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1、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王民6月2日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了中國政府接受《<京都議定書>多哈修正案》的接受書。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將其作為建設生態(tài)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開展了大量適應和自主減緩行動。中國政府已宣布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國將努力完成既定目標。
二氧化碳排放及《京都議定書》一直是近年來各國爭議較大的問題,中國充分體現了大國責任。
2、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6月6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改革要堅持從具體問題抓起,著力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著眼于解決發(fā)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把有利于穩(wěn)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做到緊之又緊、細之又細、實之又實。(選擇題)
該時事可能結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查。
3、6月8日,中國外交部在官網上發(fā)表題為《“981”鉆井平臺作業(yè):越南的挑釁和中國的立場》的文章,詳細闡述越南對我正常作業(yè)的干擾及中方立場。文中首次公布了“981”鉆井平臺的作業(yè)地點,并公布了越南船只沖闖中方警戒區(qū)及沖撞中方公務船共計1416艘次,這也是近期外交部連續(xù)第三次公布越船沖撞我船的次數。專家表示,外交部此番表態(tài)類似白皮書性質,雖然現在出具南海問題白皮書時機尚不成熟,但讓國際社會越早清楚越好,若某一天雙方進行談判,都是伸張主權的法律依據。
南海爭端是今年的熱點問題,需要引起關注,明確立場。
4、6月9日,印度總統慕克吉和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里分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外交部長王毅。在與莫迪會見中,王毅向他轉達了習近平主席口信。習近平在口信中表示,作為多極化進程中的兩支重要力量,中印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兩國是長久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而非競爭對手。在與慕克吉會見時,王毅表示,雙方應把對方作為各自對外戰(zhàn)略的優(yōu)先方向,把彼此發(fā)展視為機遇,不斷增強共同利益,實現兩國的和平發(fā)展、合作發(fā)展、包容發(fā)展,確保中印友好始終成為兩國關系的主流。
大題素材,可考查大國關系。
5、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zhàn)略時強調,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fā)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長期戰(zhàn)略,必須從當前做起,加快實施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他還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這些觀點和要求都是黨中央立足世界能源發(fā)展的全球格局,結合我國能源利用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發(fā)展做出的重要判斷,對未來我國中長期能源發(fā)展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領導人的重要講話,關注能源問題的5點要求。
6、6月20日,國內首個自主研發(fā)生產的“001號”8英寸IGBT專業(yè)芯片,在中國南車株洲所下線,并移交中國科技館收藏。據透露,這條國內首條、世界上第二條8英寸IGBT專業(yè)芯片線將于今年下半年投產。它的投產,標志著我國開始打破三菱等國外公司在高端IGBT芯片技術上的壟斷。據悉,這條8英寸IGBT專業(yè)芯片線首期將實現年產12萬片8英寸IGBT芯片,配套生產100萬只IGBT模塊,年產值有望實現20億元,未來將有望實現對進口IGBT的全面替代。
注意關鍵詞“首個”、“首條”,為重大科技進步。
7、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的“鐵飯碗”即將全面打破。我國《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明天實施。省人社廳昨日發(fā)布了關于條例的解讀,指出條例實施后最大的轉變是將事業(yè)單位與職工確定為“合同關系”,下狠招打破終身制,實現人員能進能出。日前,國家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目前事業(yè)單位的聘用合同簽訂工作還有“死角”,不少單位的合同管理流于形式、作用還沒有真正發(fā)揮,聘用合同還沒有充分體現行業(yè)、崗位特點。條例實施后要繼續(xù)擴大聘用制度的推行面,做到聘用合同應簽盡簽,消除制度推行的死角。
關注政治體制改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