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各相關考生:
根據學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安排》要求及研究生招生工作進度,現將我校第三階段統籌調劑復試專業信息予以公布,請考生自行查閱。
按照教育部要求,所有申請調劑工作均需在教育部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完成,否則調劑復試無效。
一、研招網調劑系統入口:https://yz.chsi.com.cn/yztj/
二、開放時間:2024年4月17日20:00—4月18日14:00(18個小時)。
三、程序:學校研究生院官網和調劑服務系統發布信息→→考生全面了解接收調劑專業信息→→考生自主填報志愿→→學校確定專業復試名單(系統關閉后盡快確定)→→院所組織復試
說明:調劑系統自開通時間算起,持續18個小時,逾期系統自動關閉;設定“調劑服務系統”志愿鎖定時間36個小時。考生僅限填報1個調劑志愿,如填報多個志愿,則按第一次時間提交志愿作為確定志愿納入篩選。復試名單按接受生源院所該專業招生計劃不少于300%比例,在申請考生中根據初試成績由高到低排序確定,學校、招生院所可根據生源實際情況,適當擴大比例。
第三階段調劑專業復試方式為網絡遠程復試。
四、擬接收調劑專業生源要求
基礎要求,需同時滿足以下七點:
1.符合教育部和學校要求
2.初試成績(單科、總成績)達到國家A類考生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3.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詳見廣州中醫藥大學2024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章程報考條件說明)
4.第一志愿報考專業與申請調入專業相同或相近
5.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的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統考科目應相同或相近
6.不接收同等學力、非全日制本科畢業的調劑生源,不接收報考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調劑生源
7.第一志愿報考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不得向我校普通全日制研究生申請調劑
專業要求(以下專業信息均為專業代碼前四位和專業學科名稱):
(一)1001基礎醫學
1.限第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為1001、1002或1051開頭
2.調劑考生本科專業與接受調劑專業相同或相近
(二)1002臨床醫學
1.限第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為1002或1051開頭
2.調劑考生本科專業與接受調劑專業相同或相近
(三)1005中醫學、1006中西醫結合
1.限第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為1005、1006或1057開頭
2.調劑考生本科專業與接受調劑專業相同或相近
(四)1007藥學、1008中藥學、1056中藥
1.限第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為1007、1008、1055或1056開頭。
2.調劑考生本科專業與接受調劑專業相同或相近
以上各專業調劑要求,最終以我校在教育部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發布為準。
五、注意事項:
1.設立橫琴實驗室研究生招生專項:結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簡稱:橫琴實驗室)建設,設置2024年橫琴實驗室研究生招生專項開展單獨招生和培養。該專項按照科研團隊方向開展招生,涵蓋:劉良院士團隊(二院),張忠德教授團隊(二院);楊志敏教授團隊(二院),周華及張榮教授團隊(二院)。專項依據團隊帶頭人所依托的招生院所和向社會公布的招生專業目錄設置情況,具體詳見附表,19個專碩計劃掛靠中藥學院專業目錄,11個學碩計劃掛靠第二臨床醫學院專業目錄。專項計劃均由科研團隊負責人所屬學院組織復試擬錄取工作,培養由橫琴實驗室負責。考生填報時請務必在備注欄備注所填報的團隊名稱,例如:***團隊。
2.考生在調劑復試期間請務必保持手機通訊暢通,請勿更換手機號碼。
3.我校第二階段復試初錄取考生可登錄研招網查閱初錄取情況,初錄取名單待上報學校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會議審定后方予公示。已被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初錄取考生不得再申請第三階段的調劑復試,否則取消相關資格并向初錄取院所通報。
4.考生接到研招網復試通知后須在通知規定時間內到研招網進行確認,復試時間及具體安排由各院所另行通知;考生不按時參加復試的,視為自動放棄復試資格。
5.結合調劑生源情況,學校保留對相關院所計劃進行適當調整權利。
其他未盡事宜,參照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安排執行。
研招辦
2024年4月17日
附表:調劑專業信息
院所代碼 |
院所名稱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研究方向代碼 |
研究方向名稱 |
計劃余額 |
備注 |
202 |
中藥學院 |
1056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9 |
橫琴實驗室專項19名:劉良院士團隊9名,張忠德教授團隊5名,周華和張榮教授團隊5名 |
208 |
醫學信息工程學院 |
1005Z2 |
中醫藥信息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00602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206 |
皮膚病與性病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207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211 |
婦產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214 |
腫瘤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601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9 |
其中含橫琴實驗室專項6名:劉良院士團隊2名,周華和張榮教授團隊4名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8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3 |
橫琴實驗室專項3名:劉良院士團隊2名,周華和張榮教授團隊1名 |
304 |
科技創新中心 |
100502 |
中醫臨床基礎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304 |
科技創新中心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901 |
第四臨床醫學院 |
1008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1 |
第四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2 |
第八臨床醫學院 |
100706 |
藥理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8 |
附屬廣東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5 |
番禺區中心醫院 |
100201 |
內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8 |
深圳臨床醫學院 |
100210 |
外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3 |
|
959 |
佛山臨床醫學院 |
100104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9 |
佛山臨床醫學院 |
100210 |
外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9 |
佛山臨床醫學院 |
100216 |
運動醫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0 |
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0207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0 |
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0705 |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0 |
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4 |
第六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79 |
中科中山藥物創新研究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7 |
|
980 |
廣東省人民醫院 |
100214 |
腫瘤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80 |
廣東省人民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83 |
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 |
100210 |
外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