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構成,同時也是考研政治毛中特的重要命題點,而毛中特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內容有很大的重合處,我們要以史帶論,這樣才能在2015考研政治的復習中得心應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按照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撥亂反正,為有效地調動社會各階層人員的積極性、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但是在撥亂反正的過程中,一方面廣大干部和群眾從過去一個時期內盛行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黨內外思想活躍,出現了努力研究新情況和解決新問題的生動景象;另一方面,有極少數人利用中國共產黨進行撥亂反正的時機,打著“解放思想”的幌子,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錯誤加以夸大和渲染,企圖從根本上否定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專政和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內,也有極少數人對這股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給予支持。這種情況如果任其發展,必將導致迷失政治方向、破壞安定團結、妨礙集中力量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作了題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首次提出“四項基本原則”這一概念。鄧小平在講話中提出必須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即“第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將無產階級專政改為人民民主專政);第三,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第四,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思想基本原則,“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動搖了這思想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
1987年10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把“四項基本原則”作為重要內容寫進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1992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新黨章,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正式載入黨章。
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使我國社會的生產力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因為我們的改革和建設堅持了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堅強的政治保障。這個政治保障就是四項基本原則。因此,四項基本原則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要作為政治常識以備考2015考研。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