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毛澤東思想萌芽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國民革命時期
1921年7月中共建黨到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結束是毛澤東思想的萌芽時期,這一時期毛澤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通過社會調查和實踐,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這一思想的提出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最初嘗試,也標志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這一時期毛澤東的主要著作有《國民黨右派分離的原因及其對革命前途的影響》(1925年)、《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年)、《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1926年)、《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
其中代表作: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最早論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共領導農民運動的偉大綱領。
二、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時期——土地革命戰爭前中期
從1927年的八七會議到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是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時期。這一時期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出發,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并同黨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作斗爭,基本形成了體現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這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也即“革命新道路”理論的初步形成和“活的靈魂”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基本形成是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標志。
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1928年)、《井岡山的斗爭》(1928年)、《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1929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反對本本主義》(1930年)、《怎樣分析農村階級》(1933年)
代表作:
《井岡山斗爭》、《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對工農武裝割據思想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以鄉村為中心”的思想,是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的重要標志。
《反對本本主義》——孕育了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基本因子,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和“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重要思想,標志著黨的獨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毛澤東思想的成熟時期——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
從1935年的遵義會議到1945年的中共七大,毛澤東思想得到系統的總結和多方面的展開而達到成熟,并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包括《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年)、《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年)、《實踐論》(1937年)、《矛盾論》(1937年)、《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1938年)、《論持久戰》(1938年)、《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1938年)、《戰爭與戰略問題》(1938年)、《論新階段》(1938年)、《〈共產黨人〉發刊詞》(1939年)、《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1939年)、《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改造我們的學習》(1941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論聯合政府》(1945年)等。
代表作:
《論新階段》——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
《〈共產黨人〉發刊詞》——提出黨在革命中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的理論體系;指出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兩個基本特點。第一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這個完整的概念,標志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已經形成。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科學概念
《新民主主義論》——闡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確認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這是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新民主主義論》系統地闡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毛澤東思想成熟的主要標志。
四、毛澤東思想的繼續發展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后
解放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即1945年以后為毛澤東思想的繼續發展時期。
毛澤東思想繼續發展時期的主要著作有:毛澤東的《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1945年)、《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1947年)、《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1948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1949年)、《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論十大關系》(1956年)、《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
代表作:
新中國成立前:
《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完整的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土地改革的總路線
《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實現偉大歷史性轉變的綱領。提出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
《論人民民主專政》——建立新中國的偉大綱領。闡明新中國政權的性質,新中國的對外政策等。
新中國成立后:
《論十大關系》——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探索。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光輝典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