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簡歷
考研調劑的時候要先找好自己的意向導師,如果不放心可以找兩個,但是最好不要找太多,這樣會給導師留下不好的印象。這個時間段內老師是沒有時間接聽電話的,更不可能通過電話問到老師名下還有多少招生名額,因此最好的介紹自己的方式就是給意向的導師發(fā)郵件。
郵件內容主要包括自己的簡歷、考研初試分數(shù)、實踐能力、學校榮譽、學術成果等等,其他的客套話不要有。
大學成績單和技能證書
考研學校都會需要考生提供大學成績單的,這個一定不要忘記加蓋學校的公章。學習期間的英語證書(CET4、CET6、托福、雅思)、計算機等級證書等。總之,考生本科期間獲得過的有含金量、能證明自己的證書都可以附上。
推薦信OR自薦信
這個材料視情況而定。調劑學校如果和自己所在學校有學術上的合作,或者自己學校的老師在學術上處于領先地位,可以請老師為自己寫一封推薦信。如果沒有上述情況則不用考慮推薦信了,而是換成自薦信。
自薦信和簡歷不同,簡歷是以電子版的形式發(fā)給導師,從而讓導師了解自己的基本情況;自薦信對于分數(shù)較低的考生來說就不要寫上考研成績了,而是把重點放在自己的亮點上,文筆要好,文筆不行可以找人代筆。
調劑學校要求學生必帶的材料
前三種材料以外,調劑學校要求考生攜帶的其他材料,包括身份證、照片、學生證等。
考研調劑怎么搞定
1.早做準備
不要等到第一志愿的復試結束才開始搜集調劑信息。確認自己過線之后,就可以去搜集你報考的院校專業(yè)的復試差額淘汰比例的信息。知道報考的院校專業(yè)的招生人數(shù),知道復試差額淘汰比例等就可以推算出可以參加復試的人數(shù)。然后再去了解自己的初試成績在報考的院校專業(yè)的排名,這樣就可以在學校公布復試名單前確認自己是否能參加復試,早做打算。
比如,考生所報考的院校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是10個人,復試差額淘汰比例是1:1.5,那么學校最多會允許15個人參加復試,如果考生的初試成績報考的院校專業(yè)排名在15名之內,就能參加復試了。
如果不能參加復試還想繼續(xù)讀研的話,就應該馬上開始搜集調劑院校的信息,不要等著被調劑,要主動爭取調劑院校的名額。
2.了解自己
對自己的初試分數(shù)進行分類,判斷自己是高分還是擦線;明確自己的考研動機——名校、深造還是文憑;對自己專業(yè)的認識,是堅持報考專業(yè)還是選擇相近專業(yè)也可。
只有清楚自己的調劑意向,才能在現(xiàn)有條件下選擇最適合的調劑院校。
3.信息來源
網(wǎng)站信息:研招網(wǎng)、考研網(wǎng)、考研論壇、調劑院校網(wǎng)站等
電話聯(lián)系:研招辦電話、院系研招辦電話、導師電話
注意:最好是先打電話給研招辦確認有調劑名額后,再打電話或發(fā)郵件給導師,一個專業(yè)最好聯(lián)系一位導師就行。調劑時不要忽略師哥師姐的力量及本科老師的人脈,這些往往會是消息的準確來源。
4.篩選院校
根據(jù)自己的條件和意愿初步篩選出真正能夠調劑或者自己可以接受的調劑院校,第一輪聯(lián)系之后,應該清楚哪些院校還存在調劑名額;要精準定位,將目標調劑院校控制在3-5個之內,保持聯(lián)系并關注招生單位研招網(wǎng)信息。
要清楚、準確記下學校回復的重點內容:名額數(shù)量、開放時間以及對于考生自身情況的回答,有些院校的研招辦會根據(jù)考生的初試分數(shù)等條件直接告知考生調劑成功的可能性大小,都要準確記錄。
不要忽略科研單位。一般科研單位要求較高,不過也不排除可以撿漏,有一點機會就要抓住,萬一調劑成功了呢!幫幫建議考生們務必親自核實調劑信息的真實性和時效性,這點非常重要。
當看到調劑官網(wǎng)上有心儀的學校名字時,考生們千萬不要沖動填報,一定要先上該學校主頁上查看具體的招生信息,確認調劑有無前置程序。比如部分學校要求提前寄送申請表或其他文件,最好能打電話到其研招辦確認一下,并確認調劑官網(wǎng)上公布的專業(yè)是否都可以選報,或者是否早已滿額。
堅持=另外的收獲,非自主劃線院校一般在公布復試時間前后就會停止接受調劑申請,請考生千萬注意進度,但其實部分學校截止之后也可以繼續(xù)聯(lián)系。有些考生對某個學校很有興趣,但在網(wǎng)上一看人家調劑結束了,就放棄了。其實,有些學校發(fā)出調劑結束的信息以后,還可能會有補錄的名額,只是還沒有來得及更新信息,也有可能他們看好的學生選擇了別的學校,就會空出一些名額。
總之,在考研調劑的過程中,考生們要有堅持的精神和足夠的耐心,不輕易放棄,主動聯(lián)系招生單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