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2年研究生招生專業課考試參考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中藥專業基礎綜合
基本內容:
Ⅰ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并且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Ⅱ考試內容
(一)中藥化學
1. 中藥化學定義與研究內容 2. 中藥化學成分提取、分離和結構鑒定的一般方法 3. 糖類和苷類化合物 4. 醌類化合物 5. 苯丙素類化合物 6. 黃酮類化合物 7. 萜類化合物和揮發油 8. 三萜類化合物 9. 甾體類化合物 10. 生物堿。
(二)中藥藥劑學
第一章 緒 論
1.掌握中藥藥劑學的含義、性質與特點;藥物劑型選擇的基本原則;中藥藥劑工作的依據(《中國藥典》、部頒標準與有關藥事法規等)及其性質、特點與使用方法。
2.熟悉藥劑學常用術語的概念;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及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
3.了解中藥藥劑學的發展簡況和任務;劑型的分類方法。
第二章 制藥衛生
1.掌握物理滅菌法的特點、基本原理、方法和應用和常用防腐劑的正確用法。
2.熟悉藥劑衛生的意義和基本要求,預防藥劑污染的主要環節。
3.了解中藥廠及制劑室建設的基本要求;潔凈室的等級標準;空氣潔凈技術的應用;F與F0值在滅菌中的意義與應用。
第三章 中藥調劑與醫療機構制劑
1.掌握調節工作制度和程序,審查處方和調配藥劑的要點。
2.熟悉中藥“斗譜”排列的原則;度量衡;中藥毒性藥品種及用量;處方禁忌藥。
3.了解處方種類與格式;中藥說明書的含義及內容;非處方藥的含義、特點、遴選原則、使用注意事項;中藥貯存與保管、不良反應、合理應用。
第四章 粉碎、篩析與混合
1.掌握藥料粉碎和篩析的含義、原理和各類中藥材的粉碎方法;藥篩的規格;粉末的分等。
2.熟悉粉碎和篩析常用機械的構造、性能與使用保養方法。
3.了解微粉學的含義、特性及其在藥劑中的應用。
第五章 浸提、分離、精制、濃縮與干燥
1.掌握常用提取方法與設備;常用精制方法(水醇法與醇水法);蒸餾、蒸發、干燥的含義、原理、方法及影響因素
2.熟悉浸提原理及影響因素;固體與液體分離的常用方法、基本原理與選用;蒸餾、蒸發的類型、設備、干燥與蒸發的區別、干燥設備及適用的對象
3.了解藥材成分與療效關系;常用浸提溶劑及浸提輔助劑的種類和特點。
第六章 中藥制劑新技術
1.掌握β-環糊精包合物、微型包囊、固體分散體、口服定時和定位釋藥系統、靶向制劑的含義;β-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方法。
2.熟悉環糊精包合技術、微型包囊技術、固體分散技術、脂質體制備技術在中藥制劑中的應用。
3.了解微型膠囊的制備、固體分散體的制備、脂質體的制備、口服定時和定位釋藥系統的制備、靶向制劑的制備方法及質量控制。
第七章 浸出制劑
1.掌握合劑與口服液劑、糖漿劑、煎膏劑、酒劑與酊劑、流浸膏與浸膏劑的制備方法與操作關鍵。
2.熟悉浸出藥劑的含義、特點及劑型種類;各種劑型的含義、特點、質量要求及控制方法。
第八章 液體制劑
1.掌握液體制劑的定義、分類、應用特點,掌握表面活性劑的分類、常見品種及基本性質,正確選用適宜的表面活性劑;藥劑中增加藥物溶解度的方法;乳化劑的選用;混懸劑的穩定性;真溶液型藥劑、膠體溶液型藥劑、乳濁液型藥劑、混懸液型藥劑的特點、制法與質量要求。
2.熟悉溶解、增溶、助溶、乳化、混懸的概念,高分子溶液和溶膠的性質、結構及穩定性,真溶液、膠體溶液、乳濁液、混懸液的質量評定。
第九章 注射劑
1.掌握注射劑的含義、特點和質量要求;熱原的特性、污染途徑、檢查及除去熱原的方法;用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的方法;等滲調節的計算方法;中藥注射劑制備的主要工藝流程;中藥注射劑原液的制備;掌握輸液劑與滴眼液的一般制備方法。
2.熟悉注射用水的質量要求;注射劑容器的種類、質量要求及處理方法;各種附加劑的作用及選擇;中藥注射劑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3.了解注射劑的成品質量檢查方法;滴眼劑的含義、特點及應用。
第十章 散劑
1.掌握散劑的含義、特點和質量要求;一般散劑和特殊散劑的制法。
2.熟悉散劑的質量檢查的項目和要求。
3.了解散劑的分類。
第十一章 顆粒劑
1.掌握顆粒劑的含義、特點及制備方法。
2.熟悉顆粒劑的種類、質量要求及制備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第十二章 膠囊劑
1.掌握硬膠囊、軟膠囊的制備原理和方法
2.熟悉膠囊劑的含義、分類與特點;軟硬膠囊劑的質量要求。
第十三章 片劑
1.掌握片劑的概念、特點和分類;片劑各類輔料特點及應用;制備中藥片劑的工藝及特點。
2.熟悉片劑的質量要求及測定方法;片劑包衣的材料及包衣過程。
3.了解片劑成型理論;壓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第十四章 丸劑
1.掌握各類丸劑的含義、特點、應用;蜜丸、水泛丸、滴丸的制備方法與質量要求。
2.熟悉各類丸劑的包裝與質量檢查;糊丸、蠟丸的制備方法。
3.了解丸劑的概念、特點、劑型種類;丸劑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第十五章 栓 劑
1.掌握栓劑的含義、特點與藥物吸收的途徑和影響吸收的因素;熱熔法制備栓劑的工藝過程、操作要點,置換值的含義。
2.熟悉常用栓劑基質的種類、性質;栓劑的質量要求。
3.了解栓劑的發展簡況;包裝貯藏的要求。
第十六章 外用膏劑
1.掌握軟膏劑的含義、特點、種類和質量要求;軟膏劑常用基質的種類、特點與應用;軟膏劑的制備方法。
2. 熟悉外用膏劑的含義、特點及種類,藥物的透皮吸收的過程及影響吸收因素;黑膏藥的含義、特點、基質的原料與制備工藝流程。
3.了解橡膠膏劑、糊劑、巴布劑的含義、常用基質與制法;涂膜劑的含義和常用的成膜材料。
第十七章 氣體動力型制劑
1.熟悉氣霧劑與噴霧劑的含義、特點、分類及其在臨床上的應用。
2.熟悉氣霧劑與噴霧劑的組成與制法;藥物經肺吸收的機制。
3.了解氣霧劑與噴霧劑的質量要求及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第十八章 緩控釋制劑與靶向制劑
1. 熟悉緩控釋制劑與靶向制劑基本概念、特點和釋藥機制
2. 熟悉緩控釋制劑與靶向制劑的主要制備工藝
3. 熟悉緩控釋制劑與靶向制劑的主要評價方法
第十九章 其他劑型
1.掌握膜劑、茶劑、露劑的含義、特點及制法。
2.熟悉丹劑、糕劑、灸劑、的含義、特點及制法。
3.了解錠劑、釘劑、線劑、條劑、煙熏劑、熨劑與棒劑的含義、特點及制法。
第二十章 中藥制劑的穩定性
1.掌握研究中藥制劑穩定性的意義及中藥制劑穩定性研究的內容。改善中藥制劑穩定性的常用方法。
2.熟悉影響中藥制劑穩定性的因素。
3.了解中藥制劑穩定性的考察方法。
第二十一章 中藥制劑的生物有效性
1.掌握中藥制劑生物有效性的含義;生物利用度與溶出度的含義。
2.熟悉中藥的體內轉運過程及其影響因素;影響中藥制劑生物有效性的因素(藥劑學因素、生理因素)。
3.了解藥物動力學幾個基本概念(隔室模型、藥物的轉運速度過程、生物半衰期、表觀分布容積和清除率)。
(三)中藥鑒定學
1. 中藥鑒定學定義與任務 2. 中藥鑒定發展史 3. 中藥采收、加工與貯藏原則與方法 4. 中藥鑒定方法 5. 根及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葉類、花類、果實及種子類、全草類、藻菌地衣類、樹脂類、其他類、動物類、礦物類及中成藥的來源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理化鑒定方法及鑒別特征。
(四)中藥學
1. 中藥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展;2. 中藥的產地與采集;3. 中藥的炮制;4. 中藥的性能;5. 中藥的配伍;6. 中藥的用藥禁忌;7. 中藥的劑量與用法;8. 解表藥;9. 清熱藥;10. 瀉下藥;11. 祛風濕藥;12. 化濕藥;13. 利水滲濕藥;14. 溫里藥;15. 理氣藥;16.消食藥;17. 驅蟲藥;18. 止血藥;19. 活血化瘀藥;20. 化痰止咳平喘藥;21.安神藥;22. 平肝息風藥;23. 開竅藥;24.補虛藥;25.收澀藥;26. 涌吐藥;27. 攻毒殺蟲止癢藥;28. 拔毒化腐生肌藥;29. 臨床常見病證用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