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致新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各位新生及家長:
展信佳!
為共同守護學生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確保2021級研究生新生入學報到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現將2021級新生報到注意事項告知如下:
一、報到時間及地點
1.東湖校區:
農學院、林生院、環資院、化材學院、園林學院、動科動醫學院、藝術學院、數計學院、光機電學院、食健學院、園藝學院新生于9月11日上午7:00至下午5:30在東湖校區南大門(杭州市臨安區武肅街666號)報到;
2.衣錦校區:
經管學院、文法學院、馬院新生于9月11日上午7:00至下午5:30在衣錦校區南大門(杭州市臨安區衣錦街252號)報到。
二、報到條件
(一)可正常來校報到新生
1.新生在報到前14天內身體健康,無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無新冠流行病學史(包括:旅居史、職業暴露史、接觸史、出現聚集性相關癥狀),獲取“杭州健康碼”綠碼,憑“校園通行碼”綠碼進校報到;
2.進校報到前14天內有浙江省外低風險地區出行記錄的新生,須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杭州健康碼”綠碼和“通信行程卡”,提前通過“智慧浙農林”APP向所在學院提出申請,待學院審核轉碼后,憑“校園通行碼”綠碼進校報到;
3.有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旅居史的新生,須在全域轉為低風險區后,再進行7天居家健康觀察方能來校報到,并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杭州健康碼”綠碼和“通信行程卡”,提前通過“智慧浙農林”APP向所在學院提出申請,待學院審核轉碼后,憑“校園通行碼”綠碼進校報到。
(二)暫緩來校報到新生
有以下情況者,均暫緩來校報到。同時,與相關學院辦理請假手續,待情況解除后,再來校報到。
1.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尚未治愈,或治愈后隔離期未滿,或隔離結束尚未復查,或復查未有明確排除結論的;
2.報到前14天內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相關癥狀,經當地定點醫療機構診療仍未恢復者;
3.報到前14天有國(境)外、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或經研判視同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管理范圍內旅居史的,或者被確定為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且仍在管控中的。
三、報到前準備工作
(一)網上預報到
請全體新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及時用手機下載并登錄“智慧浙農林”APP進行相關操作。
1.下載安裝“智慧浙農林”APP。8月25日前(用手機下載并登錄“智慧浙農林”APP。同時,建議提前下載安裝“通信行程卡”APP,獲取“通信行程卡”;
2.新生網上預報到。8月25日—9月4日,進入“智慧浙農林”APP→應用→“新生報到”,完成身份確認、信息完善、入學教育和網上報到登記等操作;
(1)進行身份確認,上傳相關個人照片。先進行身份確認、上傳身份證正反面照片、上傳證件照片(電子版一寸或兩寸免冠照片)、上傳人臉照片(因身份識別認證需求,請不要使用美顏相機或PS照片,照片文件小于3M);
(2)完善個人信息、網上報到登記等操作。主要為核對確認并完善個人信息;了解新生報到指南、查詢住宿信息、學習《學生手冊》、進行安全教育學習和考試等;完成網上報到登記,包括登記到校行程、登記生源地貸款信息、預定床上用品等內容。
(二)新生報到疫情防控要求
1.符合條件的新生盡可能在開學報到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2.“每日一報”健康打卡。新生于8月28日起,進入“智慧浙農林”APP→應用→“每日一報”,堅持每天按時、如實做好“每日一報”健康打卡工作,持續打卡14天,方能形成“校園通行碼”;
3.新生報到時,在東湖校區南門或衣錦校區南門,出示“校園通行碼”綠碼和“通信行程卡”,經測溫正常后,再到現場報到點進行信息化大數據簽到或掃“電子憑證”簽到;
4.新生報到時,在校門口發現新生“校園通行碼”紅碼、紫碼、黃碼或無碼等情況,首先查驗“杭州健康碼”和“通信行程卡”,如“杭州健康碼”為綠碼,且“通信行程卡”顯示近14天內無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或國(境)外旅居史的,則通過校園通行碼異常應急處置(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現場審核審批);如“杭州健康碼”顯示異常、“通信行程卡”顯示近14天內有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或國(境)外旅居史的、體溫異常(≥37.3℃)或有相關癥狀(咳嗽、乏力、咽痛、腹瀉等)的,暫緩進校報到,須自行前往醫院核酸檢測或帶離集中隔離觀察(核酸檢測點:臨安區第一人民醫院,臨安區衣錦街548號;臨安區中醫院,臨安區城中街8號);
5.陪同人員和自駕車輛謝絕入校,敬請諒解。
新生報到疫情防控要求將根據省教育廳及學校屬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及時作出調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