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擬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點擊科目查看參考書目考試大綱)
|
備注
|
019 農村發展學院(電話:84396421)
|
38
|
|
農村發展學院是學校在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新形勢下,結合國家和區域的重大需求而建立的新型學院。學院由南京農業大學農村發展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江蘇農村發展學院三個部分組成,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綜合功能。學院下設社會學系和農村發展系,擁有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學科點和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學科點。設有農村與區域發展和社會學2個本科專業;現有專兼職教師30余人,在校研究生90余人、本科生240余人。學院設有區域農業規劃研究所、社會調查研究中心、社區發展研究中心、農村老年保障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在江蘇和安徽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6個,與全國各地政府、企事業單位共建產業研究院、綜合示范基地、專家服務站等集科研中試示范、成果推廣轉化和農民技術培訓為一體的基地30余個。學院是中國社會學學會理事單位、江蘇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單位、江蘇省現代農業園區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江蘇省老年學學會理事單位。
|
030300 社會學
|
5
|
|
|
01 農村社會學
02 社會組織 03 社區研究 04 社會政策 05 民俗文化 |
|
本學科為社會學一級學科點,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資格。目前設有農村社會學、社會組織、社會政策、社區發展、民俗文化五個研究方向,其中農村社會學是本學科點的重點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當代中國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的狀況及內在機制。社會組織方向主要研究社會組織成長和運行機制、社會組織的結構和功能。社區研究主要研究城鄉社區的分化與整合、資源配置、發展模式等,分析城鄉社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途徑。社會政策方向主要研究農村社會政策的發展演變和政策構建,側重于養老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就業、住房等社會政策。民俗文化方向主要研究中國民俗文化發生、發展、演變的內部規律、民俗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價值與作用、民俗文化的保護和開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決策參考和理論指導。 本學科點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主要導師有:姚兆余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村社會學、社會組織和社會政策。李寧寧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村社會學和社會政策。張衛教授,研究方向為社會政策和社區發展。張春蘭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社會政策。屈勇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村社會學和社會政策。 本學科點具有良好的研究條件。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藏有大量的中外文專業文獻資料,社會學系擁有先進的調研儀器和數據處理設備,在江蘇和安徽等地建立了研究基地和觀測站,為開展研究工作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近年來,本學科圍繞社會組織、流動人口、養老保障、醫療服務、社區發展等問題,承擔了多項省部級研究課題,出版十余本著作,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
|
|
035200 社會工作(專業學位)
|
33
|
|
|
01 農村社會工作
02 社區社會工作 03 學校社會工作 04 老年社會工作 05 社會福利政策 |
|
社會工作碩士專業于201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旨在培養從事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結合我校社會工作的特色和優勢,設有農村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社會福利政策五個方向。農村社會工作主要通過理論學習與實務工作,掌握農村社會工作的理念、實務模式和方法技巧,探索出適合本土特色的農村社會工作方法和模式。社區社會工作運用各種專業方法和實踐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務,鼓勵社區居民廣泛參與,改善社區社會和經濟條件,提高社區居民整體素質和能力,解決社區問題,推進社區發展,實現社區和諧。老年社會工作運用老年學的相關知識和特定的評估工具,評估老年人的各種需要,幫助老年人積極應對老年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使老年人具有更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學校社會工作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方法,為學生提供多元化服務,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社會福利政策主要研究社會福利政策的理論體系,以及養老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就業、住房等具體的社會政策。 本學科點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講師4人。主要導師有:姚兆余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村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和社會政策;李群教授,研究方向為社區社會工作;張衛教授,研究方向為社區社會工作;屈勇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社區社會工作和老年社會工作;李獻斌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學校社會工作;周留根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老年社會工作;張春蘭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學校社會工作;李燕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老年社會工作;王小璐博士,研究方向為學校社會工作和社會政策;楊燦君博士,研究方向為農村社會工作和老年社會工作;路璐博士,研究方向為社區社會工作和學校社會工作;張愛華博士,研究方向為社區社會工作。 本學科點具有良好的學習和研究條件。人文學院資料室藏有大量的中外文專業文獻資料,并擁有社會工作實驗室、案例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在江蘇和安徽等地建立了實習實踐基地,為研究生專業實習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近年來,本學科圍繞農村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老年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等問題,承擔了多項省部級研究課題,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在學術界具有一定的影響。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