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擬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點擊科目查看參考書目考試大綱)
|
備注
|
004 園藝學院(電話:84395262)
|
210
|
|
|
083400 風景園林學
|
10
|
|
|
01 園林與景觀規劃設計
02 園林植物應用 03 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 04 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 05 風景園林與景觀遺產保護 |
|
核準招生時間:本學科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設立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碩士點(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掛靠園藝學),連續招收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及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已十余年,具有豐富的研究生培養經驗。200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正式設立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專業,在原有專業基礎上更加突出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特色,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教學培養體系。2011年,依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的學科目錄,在已有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二級學科的基礎上申報設立新一級學科——風景園林學,核準招生時間2012年。 學科點目前有專職教師18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9名。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教師15人。近5年已招收研究生100多人。學科梯隊的知識和年齡結構合理,治學嚴謹,勇于開拓,學術思想活躍。 學科點遵循現代風景園林學科的發展趨勢,依托和發揮南京農業大學的行業、學科和人才優勢,調整后學位授權點在具有以下優勢和特色。 一是園林與景觀設計方向,在農業園區與鄉村景觀、校園景觀環境、城市公共空間和高爾夫球場等的規劃設計方面,在規劃理論和建設實踐上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華東地區乃至全國都有較大影響。 二是園林植物應用方向,主要研究集中在園林植物資源收集評價與保存,園林植物新品種選育擴繁及應用,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及其生理生態三個方面,承擔了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為園林植物選種、生產與應用奠定了基礎。 三是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方向,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依托園林規劃設計和園林工程等的技術方法,開展城鎮園林生態環境營建方面的理論、技術和施工等相關研究。注重研究生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為風景園林行業發展培養研究和應用型的高級人才。 四是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方向,在中國古典園林環境空間研究、中國傳統園林景觀意象研究、古代農田景觀研究、中外古典園林比較研究等形成特色與優勢。并就今天我國園林建設如何借用傳統元素,融契古典園林物態化的文化底蘊,進行理論與實踐上的探討。 五是風景園林與景觀遺產保護方向,在農業與鄉村風景資源評價與保護、農業遺產與農業遺產景觀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我校的中華文明農業博物館在全國屬首例。 本學科主要導師及研究方向:姜衛兵(園林規劃與景觀設計、園林植物生理與生態);郝日明(景觀生態規劃與修復,園林植物應用);房偉民(園林植物資源、生理生態與栽培養護);張縱(園林歷史與理論、園林美學);丁紹剛(風景園林與景觀遺產、園林規劃設計);李鵬宇(城鄉規劃、園林規劃);楊志民(園林植物應用、高爾夫球場設計與管理);馬錦義(園林規劃設計);陳宇(園林歷史與理論、園林規劃設計)。 研究條件:本學科儀器設備值合計100多萬元,有中外文藏書合計1萬多冊,中外文期刊30多種。近5年來擁有縱向和橫向項目經費1100多萬元,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圖書和專著10多部。
|
|
090201 果樹學
|
30
|
|
|
01 果樹遺傳育種及生物技術
02 果樹栽培生理生態 03 果樹發育生物學 04 果樹種質資源 05 植物生長物質在果樹上應用 |
|
南京農業大學果樹學科歷史悠久,基礎雄厚,其前身為原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園藝系,曾培養了曾勉、吳耕民、王業遴等一大批著名園藝學家;分別于1986年和2000年獲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被批準設立園藝學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獲園藝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本學科現系江蘇省重點學科,是國家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依托單位,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科學研究與推廣開發相結合,促進了我國果樹科技進步和產業的發展;并與植物學、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土壤學、植物營養學、氣象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以及材料工程學等均有密切的聯系。目前已培養了200多名高素質的研究生。 果樹學科現有教師2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人,11人曾在國外學習或進修1年以上。近十年來共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5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6項,科研經費總數近4000萬元。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共6項,其中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江蘇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文章80余篇。畢業研究生一部分繼續深造,一部分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農業科技推廣部門及企業工作。
|
|
090202 蔬菜學
|
45
|
|
|
01 蔬菜作物遺傳育種
02 蔬菜生理生態 03 設施園藝與無土栽培 04 蔬菜作物生物技術 05 蔬菜基因組學 |
|
南京農業大學蔬菜學科歷史悠久,基礎雄厚,其前身為原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園藝系,曾培養了毛宗良、李曙軒、曹壽椿、陸子豪等一大批老一輩國際知名園藝學家;分別于1982年和1986年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被批準設立園藝學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獲園藝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蔬菜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9年園藝學一級學科被認定為江蘇省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本學科牽頭的“現代園藝科學”交叉學科獲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資助。本學科已形成了四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蔬菜遺傳育種、設施蔬菜栽培、蔬菜生理生態、蔬菜分子生物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科學研究與推廣開發相結合,促進了我國蔬菜科技進步和產業的發展;并與植物學、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土壤學、植物營養學、氣象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以及材料工程學等均有密切的聯系。近年來購置了流式細胞儀、細胞遺傳工作站等先進精密實驗儀器,提高了學科的科研總體實力。“不結球白菜優異種質創新方法及其應用”榮獲200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溫室關鍵裝備及有機基質的開發應用”成果本學科作為第二參加單位獲200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作為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及教學設施條件大為改善,目前學科已在蔬菜作物品質改良、功能基因組、蛋白質組學等相關研究領域具備了居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設施和條件。經江蘇省、教育部、農業部批準,近年來先后成立了江蘇省十字花科蔬菜種質資源基因庫、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華東地區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 本學科現有教授10名、副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8名、碩士生導師14名。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教師分別達100%和75%;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學術骨干為主體,業務素質優良,學緣結構合理,學術氛圍濃郁,團結合作,奮發向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本學科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主要去向為:繼續深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農業科技推廣部門等其它事業單位及企業工作。
|
|
090203 茶學
|
11
|
|
|
01 茶樹育種及栽培
02 茶葉化學與制茶工程 03 飲料植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04 茶葉經濟與茶文化 |
|
學科級別:在園藝學一級學科下招生。核準招生時間:南京農業大學茶學專業于2003年核準研究生招生。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1、生物技術與茶樹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利用;2、茶葉化學與制茶工程。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1.茶樹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2.茶葉化學與制茶工程;3.茶文化與經濟;4.優質安全高效茶葉生產技術與管理;5.茶及類茶植物資源的綜合利用。導師隊伍:現有導師有張定、楊亞軍、成浩、黎星輝、黃啟為等。學科導師主要在茶葉生物技術、茶樹育種、茶葉化學、茶樹營養、茶葉生產技術與管理、茶葉文化與經濟、茶及類茶植物資源的綜合利用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研究條件:作為新建學科,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在研項目包括江蘇省農業高科技招標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南京市重大科技項目和其他一些校企合作項目,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業務單位、茶葉行業重點實驗室和相關茶葉企業有密切的合作關系,研究條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
|
090706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
25
|
|
|
01 觀賞植物種質資源研究與創新
02 觀賞植物遺傳育種與分子生物學 03 觀賞植物生物技術 04 觀賞植物生理生態 05 觀賞植物栽培原理與技術 06 草坪科學與管理(含高爾夫草坪建造技術) 07 觀賞植物采后生理與分子生物學 08 觀賞植物生殖發育生物學 |
|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分別于1983年和1989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在農業院校中建立第一個本科專業和碩士點,2003年設置觀賞園藝博士點,現為校級重點學科。學科(花卉方向)現有師資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另有兼職教授5人。學科現有實驗室面積約1000m2,儀器設備總值800余萬元,擁有菊花(為中國菊花品種資源保存中心)、梅花、草坪草資源保存與育種基地500畝,另與企業共建花卉工程中心或研究院4個,擁有實驗室面積約4000m2。目前,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主要去向為:繼續深造;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企業工作。“十一五”以來,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公益性農業行業科研專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80余項。在菊花種質資源搜集、保存和新品種選育及花卉生長發育模擬模型等研究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培育菊花新品種300余個,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8項、國家植物新品種權34個,國際登錄梅花新品種12個,8個品種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鑒定,完成的“菊花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成果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菊花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應用”成果獲農業部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2007);“菊花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主要設施花卉品種和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成果獲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2011);“菊花優異基因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成果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2)。“主要商品盆花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與應用”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第三完成單位)。主編了《中國菊花》、《觀賞園藝學》、《觀賞園藝學通論》等一系列全國統編教材或專著,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研究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錄7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與導師隊伍:觀賞植物種質資源研究與創新(陳發棣、房偉民、蔣甲福、滕年軍、管志勇、張飛、劉建秀、黃蘇珍);觀賞植物遺傳育種與分子生物學(陳發棣、蔣甲福、陳素梅、張飛、劉建秀、黃蘇珍);觀賞植物生物技術(陳發棣、蔣甲福、陳素梅、王廣東);觀賞植物生理生態(房偉民、楊志民、徐迎春、王廣東、管志勇、羅衛紅、王亮生);觀賞植物栽培原理與技術(房偉民、徐迎春、管志勇、羅衛紅);草坪科學與管理(楊志民、劉建秀);觀賞植物采后生理與分子生物學(陳素梅);觀賞植物生殖發育生物學(滕年軍)。
|
|
095102 園藝(專業學位)
|
50
|
|
|
01 果樹良種繁育與推廣
02 蔬菜良種繁育與推廣 03 花卉良種繁育與推廣 04 茶葉良種繁育與推廣 05 果樹生產原理與技術 06 蔬菜生產原理與技術 07 茶葉生產原理與技術 08 花卉生產原理與技術 |
|
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科是我國高等教育史上最早成立的園藝類學科之一, 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7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擁有園藝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以及果樹、蔬菜、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茶學等四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園藝學一級學科為江蘇省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蔬菜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果樹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學科,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為校級重點學科。園藝學科現有教授24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導師17人,碩士生導師41人,博士學位研究人員35人;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入選者6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6名,其中首席專家1人,江蘇省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省級技術執行專家3人。已形成了老中青結合,以中青年研究人員為核心的高素質人才培養隊伍。學科建有教育部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工程中心和農業部華東地區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制重點實驗室,現代園藝科學入選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和 “985”優勢學科平臺。另外,還建有大型儀器綜合實驗室、江浦園藝教學科研試驗站及多家企業研究生生工作站或研究院等,有良好的科研條件。“十一五”期間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9項、省部級項目166項,到校科研總經費9847.5萬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二完成單位)。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157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79篇,影響因子6.0以上的論文3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9件,育成新品種21個。主要研究方向有:①果樹良種繁育與推廣;②蔬菜良種繁育與推廣;③花卉良種繁育與推廣;④茶葉良種繁育與推廣;⑤果樹生產原理與技術;⑥蔬菜生產原理與技術;⑦茶葉生產原理與技術;⑧花卉生產原理與技術。導師隊伍參見各二級學科簡介。
|
|
095300 風景園林(專業學位)
|
28
|
|
|
01 園林與景觀規劃設計
02 園林植物應用 03 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 04 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 05 風景園林與景觀遺產保護 |
|
核準招生時間:本學科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設立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碩士點(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掛靠園藝學),連續招收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及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已十余年,具有豐富的研究生培養經驗。200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正式設立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專業,在原有專業基礎上更加突出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特色,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教學培養體系。2011年,依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的學科目錄,在已有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二級學科的基礎上申報設立新一級學科——風景園林學,核準招生時間2012年。 學科點目前有專職教師18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9名。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教師15人。近5年已招收研究生100多人。學科梯隊的知識和年齡結構合理,治學嚴謹,勇于開拓,學術思想活躍。 學科點遵循現代風景園林學科的發展趨勢,依托和發揮南京農業大學的行業、學科和人才優勢,調整后學位授權點在具有以下優勢和特色。 一是園林與景觀設計方向,在農業園區與鄉村景觀、校園景觀環境、城市公共空間和高爾夫球場等的規劃設計方面,在規劃理論和建設實踐上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華東地區乃至全國都有較大影響。 二是園林植物應用方向,主要研究集中在園林植物資源收集評價與保存,園林植物新品種選育擴繁及應用,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及其生理生態三個方面,承擔了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為園林植物選種、生產與應用奠定了基礎。 三是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方向,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依托園林規劃設計和園林工程等的技術方法,開展城鎮園林生態環境營建方面的理論、技術和施工等相關研究。注重研究生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為風景園林行業發展培養研究和應用型的高級人才。 四是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方向,在中國古典園林環境空間研究、中國傳統園林景觀意象研究、古代農田景觀研究、中外古典園林比較研究等形成特色與優勢。并就今天我國園林建設如何借用傳統元素,融契古典園林物態化的文化底蘊,進行理論與實踐上的探討。 五是風景園林與景觀遺產保護方向,在農業與鄉村風景資源評價與保護、農業遺產與農業遺產景觀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我校的中華文明農業博物館在全國屬首例。 本學科主要導師及研究方向:姜衛兵(園林規劃與景觀設計、園林植物生理與生態);郝日明(景觀生態規劃與修復,園林植物應用);房偉民(園林植物資源、生理生態與栽培養護);張縱(園林歷史與理論、園林美學);丁紹剛(風景園林與景觀遺產、園林規劃設計);李鵬宇(城鄉規劃、園林規劃);楊志民(園林植物應用、高爾夫球場設計與管理);馬錦義(園林規劃設計);陳宇(園林歷史與理論、園林規劃設計)。 研究條件:本學科儀器設備值合計100多萬元,有中外文藏書合計1萬多冊,中外文期刊30多種。近5年來擁有縱向和橫向項目經費1100多萬元,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圖書和專著10多部。
|
|
100800 中藥學
|
11
|
|
|
01 藥用植物種質資源評價與創新
02 中藥資源化學與現代中藥研究 03 中藥材安全與監控 04 藥用植物栽培與生理 05 藥用植物(動)物引種馴化 |
|
““中藥學”專業簡介: 南京農業大學中藥學科(原中藥材和藥用植物專業)成立于1985年,2003年經國家教委批準,設立我國部屬高等農林院校中第一個中藥學一級學科醫學碩士點,2005年在園藝學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藥用植物學博士點。主要培養從事藥用植(動)物引種馴化、栽培(飼養)、育種、中藥資源研究和持續開發利用,以及中藥材安全與監控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已培養碩士研究生成為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相關學科、知名中醫藥生產或經營企業的業務與技術骨干,深受廣大用人單位的好評,就業形勢良好。本學科現有研究人員15人,其中具博士學位8人,教授及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7人。學科目前已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3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作為學校建設的特色專業,目前已具備了良好的實驗條件和工作環境。于2003年建立的中藥學教學實驗中心,包括4個功能實驗室,即中藥鑒定實驗室與中藥炮制實驗室、中藥化學實驗室與中藥制劑實驗室、藥用植物栽培實驗室與藥用真菌栽培實驗室、藥用植物育種實驗室與GAP研究室,另有1個實驗準備室和2個高值儀器室,各功能實驗室分別由中心教師負責,并參與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以保證能夠順利完成有關實驗教學與科研各項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本專業業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300余篇;主編出版國家規劃教材6部,其中《藥用植物資源學》2008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同時著有《中國藥用植物種子原色圖鑒》(中、英文版)等專著5部;獲省部級獎2項,其他科研獎1項。獲國家技術發明專利授權5項。本學科點面向全國招收碩士研究生,熱忱歡迎有志于從事中藥事業的人士前來報考、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為我國的傳統瑰寶——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