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培養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習慣
閱讀理解是考研英語中的重點,因其占據的分值最大,也是相對很難的一項。在考研英語復習中要以閱讀理解為龍頭帶動其他各項。閱讀理解其實在整個考試試卷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何以見得呢?
首先,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上下文的邏輯聯系來理解詞匯的詞義,這實際上帶動了完形填空的復習。
其次,在做閱讀理解練習時,注意分析段落結構和語篇結構,這大大有助于選擇搭配題的復習。
第三,做閱讀理解時把文章中的長難句拿出來分析其語法結構再把它們譯成漢語,這就等于復習英譯漢。
最后,做閱讀理解時把文章中常用的句型和成語抄錄下來背記、造句。這肯定有助于短文寫作的復習準備。
可見,通過閱讀理解練習可以做到一舉多得,大大提高整體的復習效率。
閱讀能力其實可以歸結為包括五方面的能力,分別為:大綱詞匯、長難句、邏輯思維能力、篇章分析能力和題型分析能力。就基礎階段而言,前三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在備考初級階段,把前三項能力真正把握好了,否則會非常影響之后的強化與沖刺階段的備考。那么我們該養成怎樣的閱讀習慣?
1.精細閱讀
一定要培養自己精細閱讀的習慣。要想把閱讀搞好,一是要理解、二是要速度。英語考試時間為3個小時,其中閱讀部分由4篇閱讀文章組成。時間是足夠的,但很多人會覺得時間上緊張。建議大家應該養成精讀細讀的習慣。從現在開始,讓自己沉浸在英語閱讀的氛圍里,計劃好每一周時間閱讀的量和速度。怎樣來進行閱讀的練習呢?考生需要做得1周做一套題:周一用1個小時的時間閱讀4篇文章。
2.限時完成
一定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做,培養自己在有限時間里精細閱讀的習慣。周二至周五精讀每篇文章,每天一篇。周六把這套題的閱讀部分再整體閱讀一遍,周日把最近幾周做的題系統復習一遍。基礎較差的同學須在6月底之前將閱讀材料做一遍,然后再制定出一個詳細復習這套閱讀材料的計劃。基礎好的同學可以每周做一套題的基礎上擴大自己的泛讀量,一直堅持到考試之前。
3.泛聽和泛讀
要有效地配合大量泛聽和泛讀。光有精讀是不夠的,提高你的英語水平還要通過大量的泛聽和泛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還有精力的情況下可以鎖定《經濟學人》、《新聞周刊》、《時代周刊》等英美報刊,好是最近幾年的社會科學方面和經濟類的文章。考研閱讀文章通常是400左右單詞量,因此閱讀報刊時鎖定600左右單詞量的文章就可以了。每次找一篇,把文章的語言難點弄明白就可以了。學習過程中要有自己的詞匯筆記本,將閱讀過程中的常用短語、詞匯、長難句等,按照不同閱讀的不同類型進行分類,不斷復習是學英語重要的方式。
二、考研英語閱讀一般分為三大類,共有九大題型
(1)第一類包括細節題、詞匯題、句子理解題和指代題,這類題型主要考察文章的細節
(2)第二類包括判斷題和推理題,這類題歸結到文章的段落,句子與句子的關系
(3)第三類包括例證題、主旨題和態度題,這是考察文章宏觀和整體內容。
三、對于考研英語閱讀基礎階段的復習建議
(1)要以試題為綱,前期一定要用精讀的、剖析的角度來復習試題中的閱讀文章。怎么算是精讀呢?有三個標準:一是把文章中涉及到的每個單詞用本子抄下來,翻譯二是挑選出自己認為比較難的句子親自翻譯和透徹分析,背誦句子三是把文章后面每一道題都要進行回爐,進行透徹分析,把每一個選項為什么對、為什么錯分析清楚。如果我們把用在閱讀上的精力算為100%的話,那么用在精讀應該為70%的精力,做題反而是次要的。
(2)同時我們也要進行一些泛讀。那么何為泛讀呢?選取好的素材,像國外報刊雜志,比如Economist(經濟學人)、Newsweek(新聞周刊)、Time(時代周刊)等,因為歷年試題閱讀文章絕大部分取材于此。還有新概念也是一套不錯的英語泛讀材料。
四、該怎么做閱讀理解,一般分為四步
(1)掃描題干、劃出關鍵詞。拿到閱讀的第一步先看題干,這樣可以建立目標感,對文章主要內容和脈絡有個大致了解。
(2)通讀全文、抓住中心。通讀時要把握兩個重點,一是文章首段二是其余各段的轉折和首尾句。另外通讀時要思考三個問題:文章敘述的主要內容、文章有無提到重要概念、作者大致態度。
(3)仔細審題,返回原文:關鍵詞定位法,由題干出發,尋找關鍵信息。
(4)重疊選項,得出答案:遇到難的文章可采用看一題讀一段的解題方式。
最后還是要提醒大家一點,不管什么技巧與方法,好能自己去總結一下,別人說的如果只是看看不去實踐一下,那么終究是別人的,與自身無關,對己無益。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