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個人簡介
楊維好,男,1966年1月生,安徽省淮南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巖土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1986年本科、1989年碩士、1994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1989年留校任教;主要從事巖土工程特殊施工技術與理論研究,主攻方向為:巖土工程凍結施工法、大直徑鉆井施工法、注漿施工法和地下結構;江蘇省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煤炭學會理事。
主持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近90余項課題的研究,研究經費近1.2億元;發表論文90余篇;合作專著1部;作為第一發明(設計)人,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次(第1名)、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次(第14名)、一等獎7次(第1、1、2、2、2、2、9名)、二等獎3次(第2、2、3名)、三等獎4次(第2、3、3、5名);1996年榮獲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優秀青年科技獎”; 1997年5月被評為煤炭普通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998年12月被評為煤炭系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2年入選江蘇省 “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2003年成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200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被評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1年被授予“煤炭工業科技創新人才”榮譽稱號;2011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領軍人才;2014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E-mail:whyang@vip.sina.com。
獲獎、榮譽稱號
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勵情況(按年份)
1)豎井模擬試驗臺,獲1992年能源部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五名;
2)淮北祁南礦井井壁受力模擬試驗研究,獲1994年煤炭工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三名;
3)特殊地層條件下井壁破裂機理與防治技術的研究,獲1995年煤炭工業部科技進步特等獎,第十四名;
4)地層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災害技術——鮑店煤礦主副井井壁破裂災害治理,獲1999年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二名;
5)深厚表土層中的凍結壁和井壁(著作),獲1999年新聞出版署主辦的“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暨“科技進步獎(科技著作)”二等獎,第二名;
6)深厚表土層、含水層注漿加固參數與井壁豎直附加力變化規律的研究,獲1999年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九名;
7)特厚表土中凍結法鑿井技術研究,獲2006年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二名;
8)厚沖積層立井井筒安全狀況評價及破裂災害防治技術研究,獲2006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二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三名;
9)702m深井凍結關鍵技術研究,獲2006年煤炭工業十大科學技術成果,項目負責人,第二名;
10)702m深井凍結關鍵技術研究,獲2007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二名;
11)復雜地層條件下深井井筒建設技術研究,獲2008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二名;
12)復雜地層條件下凍結法鑿井設計理論與施工關鍵技術,獲2008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一名;
13)600m特厚表土層凍結法鑿井關鍵技術,獲200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一名;
14)散料沉降特性研究及其在豎井回填工藝中的應用, 獲201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三名;
15)近700米厚表土層凍結法鑿井關鍵技術研究,獲2014年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二名;
16)深表土長斜井504m凍結技術研究,獲2014年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負責人,第八名;
17)深井凍結法鑿井關鍵技術與提升裝備,獲2016年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項目負責人,第一名。
榮譽稱號
1996年10月16日榮獲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1996年度“優秀青年科技獎”;
1997年5月20日被評為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1997年5月被評為煤炭普通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
1998年12月被評為煤炭系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
1999年6月榮獲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分會第五屆“雪冰凍土優秀應用研究獎”;
2000年10月25日獲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首屆青年優秀科技獎(銀獎);
2001年被評為校后備學科帶頭人;
2002年被聘為中國礦業大學巖土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2002年入選江蘇省“333人才培養工程(二期)”第三層次培養對象;
2003年入選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第二期計劃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
200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7年9月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三期)”培養對象——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第三層次);
2010年8月被評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11年4月被授予“煤炭工業科技創新人才”榮譽稱號;
2011年10月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四期)”培養對象——中青年科學技術領軍人才(第二層次);
2014年12月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社會、學會及學術兼職
江蘇省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研究領域
地下結構,凍結法鑿井技術,鉆井法鑿井技術,注漿技術。
科研項目
1) 表土段井壁垂直附加力的理論研究,煤炭系統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經費0.8萬元,1994年12月~1997年12月,項目負責人。
2) 車集南風井井壁破裂機理實測研究,橫向項目,經費12萬元,1994年1月~1999年6月,項目負責人。
3) 鮑店煤礦副井井壁變形監測研究,橫向項目,經費32.06萬元,1995年7月~1997年12月,項目負責人。
4) 鮑店礦主井井壁變形監測研究,橫向項目,經費21.8萬元,1995年9月~1997年12月,項目負責人。
5) 加固地層法治理井壁破裂災害技術——鮑店主副井井壁破裂災害治理,列為煤炭部一般項目(編號:97-526),經費104萬元,與兗州礦務局鮑店礦合作,1997年12月~1998年12月,項目負責人。
6) 城郊礦主、副井井壁結構模擬研究,橫向項目,經費12萬元,1996年6月~2000年6月,項目負責人。
7) 凍結壁外載的初步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49771024)子題,經費4萬元,1997年11月~2000年12月,項目負責人。
8) 地面注漿加固地層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橫向項目,經費71.79萬元,1999年12月~2002年11月,項目負責人。
9) 程村煤礦主、副井凍結壁計算研究及設計,橫向項目,經費8萬元,2001年12月~2003年6月,項目負責人。
10) 濟西煤礦主、副井凍結壁計算研究及設計,橫向項目,經費2萬元,2002年2月~2002年3月,項目負責人。
11) 濟西礦井井筒凍結壁溫度場發展及變形規律預報研究,橫向項目,經費16萬元2002年7月~2003年7月,項目負責人。
12) 鮑店煤礦主副井井壁變形監測系統維護,橫向項目,經費8萬元,2002年4月~2003年4月,項目負責人。
13) 永煤集團車集煤礦主井井壁破裂災害卸壓槽法治理工程,橫向項目,經費56萬元, 2002年9月 ~2003年11月,項目負責人。
14) 井筒周圍土層加固參數與加固工藝研究,橫向項目,經費36.8萬元, 2003年1月~2003年12月,項目負責人。
15) 丁集煤礦井筒凍結工程凍結壁厚度及溫度場計算,橫向項目,經費13萬元, 2003年5月~2003 年6月,項目負責人。
16) 龍固煤礦副井深部凍結壁厚度估算及溫度場計算,橫向項目,經費36萬元, 2002年10月~2002年11月,項目負責人。
17) 龍固煤礦風井凍結工程凍結壁厚度及溫度場計算,橫向項目,經費11萬元, 2002年10月~2002年11月,項目負責人。
18) 龍固礦井副井凍結井壁結構型式研究及計算(7.5萬元),與煤炭工業部濟南設計研究院合作,2002.9.9~2002.9.30,項目負責人。
19) 龍固煤礦副井凍結工程凍結壁厚度及應力場、位移場計算(12萬元),與中煤特殊工程公司合作,2002.10.10~2002.11.10,項目負責人。
20) 唐口煤礦風井軟巖及支護監測系統(35萬元),與淄博礦務局合作,2001.10~2004.12,項目負責人。
21) 鮑店煤礦北風井井壁變形監測,與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38萬元),2002.7.28 ~2005.7.28,項目負責人。
22) 鮑店煤礦主副井井壁破裂災害治理技術與監測研究(69萬元),與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2003.5.28~2004.11.28,項目負責人。
23) 龍固煤礦副井井筒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228萬元),與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03.8.19~2005.5.31,項目負責人。
24) 復雜條件大直徑鉆井井筒破壞基礎理論研究(50234030) (18萬元),200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復雜條件下鉆井技術基礎”之子項,2003.1~2006.12,項目負責人。
25) 內層豎向可縮凍結井壁結構研究(7萬元),中國礦業大學重大應用預研項目,2004.1~2005.12,項目負責人。
26) 花園煤礦主、副井凍結壁計算研究(14萬元),與中煤第一建設公司特殊鑿井處合作,2004.1.5~2005.12.31,項目負責人。
27) 郭屯煤礦副井凍結壁和井壁關鍵技術研究(205萬元),與山東魯能菏澤煤電開發有限公司合作,2004.2.24~2005.3.31,項目負責人。
28) 陳四樓煤礦南風井井壁結構優化及可縮結構研制(58萬元),與河南省龍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2004.1.25~2005.6.31,項目負責人。
29) 龍固煤礦副井C60~C70井壁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28萬元),與中煤第七十一工程處合作,2004.3.10~2004.10.31,項目負責人。
30) 新橋煤礦凍結壁和井壁關鍵技術研究(60萬元),與永城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04.3.15~2005.11.30,項目負責人。
31) 城郊煤礦東風井井壁結構優化及可縮結構研制(50萬元),與河南省正龍煤業有限公司合作,2004.4.15~2004.8.31,項目負責人。
32) 特厚表土中凍結法鑿井技術研究(02BK-389)(50萬元),國家經貿委技術創新項目,與新汶礦業集團公司合作,2004.6.10~2005.8.31,項目負責人。
33) 鮑店煤礦南、北風井二次治理方案設計及監測(59.9萬元),與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鮑店煤礦合作,2004.6.30~2005.12.31,項目負責人。
34) 車集煤礦副井井壁破裂災害卸壓槽法治理工程(100萬元),與河南省龍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2004.7.22~2004.12.31,項目負責人。
35) 郭屯煤礦井筒凍結工程凍結壁及凍結參數計算研究(38萬元),與中煤第一建設公司特殊鑿井處合作,2004.7.26~2006.7.26,項目負責人。
36) 趙樓煤礦主井井筒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158萬元),與兗礦菏澤能化有限公司合作,2004.10.11~2005.8.31,項目負責人。
37) 郭屯煤礦主、副井井筒外壁信息化施工技術及內壁監測研究(410萬元),與山東魯能菏澤煤電開發有限公司合作,2004.12.30~2007.6.30,項目負責人。
38) 車集煤礦南、北風井卸壓槽法治理技術(310萬元),與河南省龍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2005.1.25~2005.5.31,項目負責人。
39) 萬福煤礦井筒施工方法可行分析研究與論證(6萬元),與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合作,2005.2.5~2005.3.31,項目負責人。
40) 趙樓煤礦副井井筒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162萬元),與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合作,2005.4.25~2005.12.31,項目負責人。
41) 深厚表土層特殊鑿井法技術研究(10萬元),與永城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05.6.18~2005.12.31,項目負責人。
42) 吳桂橋煤礦主副井井壁結構優化及井壁可縮裝置研制(40萬元),與河南省駐馬店市吳桂橋煤礦有限公司合作,2005.7.5日起至2008.12,項目負責人。
43) 蘇州市小茅山銅鉛鋅礦井壁破裂災害治理方案研究及可縮層受力、變形監測(62.19萬元),與蘇州市小茅山銅鉛鋅礦合作,2005.9.15~2006.6.1,項目負責人。
44) 特厚表土中凍結壁和井壁模擬試驗研究(56萬元),與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05.2.20~2005.10.31,項目負責人。
45) 蘇州市小茅山銅鉛鋅礦井壁破裂災害治理技術(225萬元),與蘇州市小茅山銅鉛鋅礦合作,2005.10.18~2006.6.1,項目負責人。
46) 郭屯煤礦風井井筒凍結壁絕對位移及內應力實測(43.5萬元),與中煤特殊工程公司合作,2005.5.25~2006.12.31,項目負責人。
47) 萬福礦井超深厚表土層凍結井筒支護技術研究(156.9萬元)與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合作,2006.3.16~2010.12.31,項目負責人。
48) 花園煤礦主副井內層井壁豎向可縮裝置研制(40萬元),與濟寧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花園煤礦籌建處合作,2006.1.16~2009.12.31,項目負責人。
49) 郭屯礦井主井井筒凍結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49.8萬元),與中煤第一建設公司特殊鑿井處合作,2005.1.25~2006.7.31,項目負責人。
50) 鄆城煤礦主井凍脹力監測及井筒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205萬元),與山東省鄆城煤礦合作,2006.12.30~2007.12.31,項目負責人。
51) 鄆城煤礦副井凍脹力監測及井筒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165萬元),與山東省鄆城煤礦合作,2007.5.2~2008.3.31,項目負責人。
52) 鄆城煤礦風井井壁可縮裝置研制與應用(80萬元),與山東省鄆城煤礦合作,2007.1.10日起至質保期(1年)滿結束,項目負責人。
53) 李堂煤礦主井和副井井壁可縮裝置技術研究(43萬元),與徐州李堂礦業有限公司合作,2006.5.30~2009.7.1,項目負責人。
54) 霄云煤礦主副井內層井壁豎向可縮裝置研制(40萬元),與濟寧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霄云煤礦籌建處合作,2006.7.16~2009.7.31,項目負責人。
55) 深厚沖積層井壁結構設計及其應用技術(50萬元),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之子項(2006BAB16B01), 2006年1月~2009年12月, 項目負責人。
56) 特厚表土及強含水巖層中特殊鑿井技術研究與應用(23萬元),與山東魯能菏澤煤電開發有限公司合作,2006.12.20~2007.12.31,項目負責人。
57) 內層可縮井壁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15萬元),與山東魯能菏澤煤電開發有限公司合作,2006.11.20~2007.12.31,項目負責人。
58) 特厚表土中凍結壁外載與凍脹力研究(28萬元),與山東魯能菏澤煤電開發有限公司合作,2006.11.20~2007.12.31,項目負責人。
59) 永煤公司順和煤礦主、副、風井井壁可縮裝置研究(60萬元),與永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2009.10~2010.10,項目負責人。
60) 斜井凍結方案與工藝研究(16萬元),與中煤第一建設公司特殊鑿井處合作,2010.6.1~2010.7.1,項目負責人。
61) 郭屯礦特厚表土層凍結法鑿井關鍵技術研究(6萬元),與山東魯能菏澤煤電開發有限公司合作,2010.6.20~2010.10.20,項目負責人。
62) 馬泰壕礦井井壁結構優化及斜井凍結、軟巖支護技術研究(135萬元),與內蒙古鄂爾多斯永煤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2009.1.10~2011.11,項目負責人。
63) 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門克慶、葫蘆素礦井單層凍結井壁結構研究及技術服務(1000萬元),與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09.4.1~2011.12.31,項目負責人。
64) 察哈素煤礦副井單層凍結井壁技術研究與應用(45萬元),與國電建投內蒙古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09.12~2010.12,項目負責人。
65) 馬泰壕礦井主斜井凍結段井壁受力與變形實測研究(81萬元),與內蒙古鄂爾多斯永煤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2010.8.25~2012.12.31,項目負責人。
66) 龐龐塔煤礦主斜井凍結壁形成與維護技術研究(35萬元),與中煤第一建設公司特殊鑿井處合作,2010.8.1~2011.10.31,項目負責人。
67) 超大直徑深立井井壁結構研究(300萬元),與中煤邯鄲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11.1.10~2011.12.31,項目負責人。
68) 塔然高勒礦井主、副井凍結壁強制解凍及射孔注漿(1253萬元),與神華杭錦能源公司合作,2011.1.21~2011.6.30,項目負責人。
69) 納林河二號礦井副井井筒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257萬元),與烏審旗蒙大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11.3.26~2012.12.31,項目負責人。
70) 龍固煤礦北風井井筒掘砌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228萬元),與河南煤炭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11.6.20~2012.12.31,項目負責人。
71) 龍固煤礦北風井井筒CF80井壁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28萬元),與河南煤炭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11.6.20~2012.12.31,項目負責人。
72) 巴彥高勒煤礦主、副、風井井壁可縮裝置研究(120萬元),與內蒙古黃陶勒蓋煤炭有限公司合作,2011.6.25~2012.12.31,項目負責人。
73) 500m斜井凍結法鑿井關鍵技術與裝備,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2012AA06A401),經費1730萬元,2012年1月~2015年9月,課題負責人。
74) 一礦三水平下延進、回風井井筒凍結法單層井壁設計與施工技術服務(220萬元), 與平頂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一礦合作,2012.6.6~2014.12.31日,項目負責人。
75) 平禹煤電有限責任公司九礦主、副井井筒凍結法單層井壁設計及技術服務(80萬元), 與平禹煤電有限責任公司九礦合作, 2012.4.1~2012.10.1,項目負責人。
76) 黑梁煤礦主、副斜井表土段井筒施工期及凍結壁融化期監測研究(149.11萬元),與鄂托克前旗百匯商貿有限公司合作,2012.12至2014.5月,項目負責人。
77) 新橋煤礦南進、回風井井壁可壓縮層專利設計(30萬元),與永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2013年月6月28日~2013年12月31日,項目負責人。
78) 近700米厚表土層凍結法鑿井技術(64萬元),與山東新巨龍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合作,2013年月9月18日~2014年10月31日,項目負責人。
79) 李糧店礦井井筒修復方案研究(96萬元),與鄭州華轅煤業有限公司合作,2014-07-2016.05,項目負責人。
80) 孔隙含水穩定巖層中地下工程水害形成機理(41472224)(82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5.1~2018.12,項目負責人。
81)萬福礦井井筒凍結表土段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650萬元),與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合作,2015.04-2016.12,項目負責人。
82)趙固二礦西風井凍結法鑿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500萬元),與焦作煤業(集團)新鄉能源有限公司合作,2015.09-2018.12,項目負責人。
83)城郊煤礦東(回)風井井筒修復方案研究(48萬元),與河南省正龍煤業有限公司合作,2015.06-2016.05,項目負責人。
84)深井復雜多變地層高效支護關鍵技術(2016YFC0600904)(225萬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016.07-2020.12,項目負責人。
發表論文
[1]崔廣心,楊維好.凍結管受力的模擬試驗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0,19(2):57-65.此文被選登在: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1992,3(1):83-92.上
[2]Cui Guangxin,Yang Weihao.Stress Analysis on Freezing Pipes by Modeling Test[C].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Ground Freezing Symposium,1991,Beijing,China.219-223.
[3]Cheng Xilu,Yang Weihao,Zhou Guoqing et al.Predicting the Stress State of Shaft Lining Lying in Thick Overburden by Simulation Test[C].Proc.Inter.Symp.on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Motheds in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703-709.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3.5.此文的中文版見:程錫祿,楊維好,周國慶等.用模擬試驗預測深厚表土內的井壁受力狀態.見:葛修潤主編.計算機方法在巖石力學中的應用,Vol.1,508-513.湖北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5.
[4]楊維好,崔廣心,程錫祿.表土含水層水位下降時土體與井壁的相互作用[C].見:曹志遠主編.結構與介質相互作用理論及其應用——全國首屆結構與介質相互作用學術會議論文集,769-774.江蘇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3.6.
[5]崔廣心,陳先德,楊維好.厚表土層中豎井井壁幾個問題的研究[C].見:龐俊勇主編.礦山建設理論與實踐,16-21.江蘇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7.
[6]楊維好,周國慶.表土含水層疏排水時井壁破裂原因的研究[J].巖土鉆鑿工程,1995,(3-4):32-36.
[7]周國慶,楊維好.端部嵌固樁的負摩擦力彈性解[J].巖土鉆鑿工程,1995,(3-4):37-42.
[8]周國慶,楊維好.表土層沉降過程中井壁豎直附加力的數值分析[C].見:錢七虎,鄭必勇主編.第三屆華東地區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論文集,223-227.1995年7月于浙江杭州.
[9]楊維好.表土段井壁與土體相互作用的理論分析[C].見:廖濟川主編.第三屆華東地區巖土力學學術討論會暨21世紀的巖土力學專題討論會論文集,236-240.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9.
[10]楊維好.立井井壁破裂因素及防治措施[C].見:王傳久,虞咸祥主編.礦井建設技術論文集,第1集,167-170.江蘇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5.9.
[11]Фу Сяндон,Ян Взйхао.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Влияния Просадки Породного Массива На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Напряженно?деформирован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Крепи Стволов.Горный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 аналитический Бюллетень,1995,5,126-128.
[12]崔廣心,楊維好,柯昌松.厚表土層中豎井瀝青夾層復合井壁的試驗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5,24(4):11-17.
[13]周國慶,楊維好,陳先德.凍結過程中未凍細粒土固結的數值分析[C].見: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分會編.第五屆全國冰川凍土學大會論文集(上),702-705.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6.8.
[14]楊維好,侯振純.地層沉降過程中樁的附加軸向力[J].西安礦業學院學報,1996,16(3):239-242.
[15]Yang Weihao,Lu Henglin.Fracture Mechanism and Prevention of the Shaft Lining Lying in Thick Overburden[C].In: Guo Yuguang,Tad S.Golosinski,editors.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9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345-348.A. A. Balkema Publishers,Rotterdam Netherlands,1996.10.
[16]楊維好,崔廣心,周國慶等.特殊地層條件下井壁破裂機理與防治技術的研究(之一) [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6,25(4):1- 5.
[17]呂恒林,楊維好,周國慶.底部含水層疏排水時端部嵌固樁的負摩擦力[J].土木工程學報,1996,29(5):36-41.
[18]呂恒林,楊維好,崔廣心.滑動可縮井壁結構的力學分析和設計方法[J].工程力學增刊,1996,259-264.
[19]呂恒林,楊維好,程錫祿等.特殊地層條件下井壁破裂機理與防治技術的研究(之二) [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7,26(2):1-4.
[20]黃家會,楊維好,周國慶,呂恒林等.特殊地層條件下井壁破裂機理與防治技術的研究(之三)[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7,26(3):10-13.
[21]崔廣心,楊維好,李毅.受載荷的濕土結冰溫度變化規律的研究[J].冰川凍土,1997,19(4):321-327.
[22]楊維好,黃家會.凍結管受力分析與試驗研究[J].冰川凍土,1999,21(1):33-38.
[23]楊維好,金永軍.滑動可縮井壁內壁的縱向穩定性分析[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9,28(2):149-151.
[24]楊維好,黃家會.負摩擦力作用下端部嵌固樁的豎向穩定性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1999,32(2):59-61.
[25]楊維好,宋雷.頂部鉸接底部嵌固樁的穩定性分析[J].水利學報,1999,(6):71-74.
[26]楊維好,儲國平.滑動可縮井壁受力分析與設計原則[J].煤炭科學技術,1999,27(4):13-15.
[27]Yang Weihao,Lu Henglin,Huang Jiahui,Jin Yongjun.Modeling the properties of sliding layer of shaft lining[C].In: Xie Heping editors.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9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345-348.A.A.Balkema Publishers,Rotterdam Netherlands,1999.8.
[28]楊維好,王衍森.頂部彈性嵌固、底部嵌固樁的穩定性分析[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9,28(6):544-545.
[29]Yang Weihao,Fu Houli.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Vertical Additional Force of Shaft Lining in Special Stratum[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1999,9(2):129-135.
[30]周國慶,楊維好.中砂融沉位移與單樁負摩阻力關系的試驗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9,28(6):535-538.
[31]黃家會,宋雷,崔廣心,楊維好.應用跨孔雷達層析成像技術研究深部巖層特性[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9,28(6):578-581.
[32]宋雷,黃家會,楊維好.鉆孔地質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J].物探與化探,1999,23(6):454-458.
[33]楊維好,任彥龍.端部嵌固樁的穩定性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0,19(3):380-382.
[34]楊維好,宋雷.頂部自由、底部嵌固樁的穩定性分析[J].工程力學,2000,17(5):63-66.
[35]周國慶,崔廣心,程錫祿,楊維好.地下工程問題凍結模擬試驗及其應用[J].巖土工程學報,1999,21(6):715-718.
[36]Huang Jiahui,Cui Guangxin,Yang Weihao.Frozen Soil Mechanics for Deep Alluvium—A New Field of Soil Mechanics[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1999,21(4):336-338.
[37]駱念海,楊維好.直附加力影響因素分析[J].煤炭科技術,2000,28(12):41-43.
[38]金永軍,楊維好,蔣武軍.直線型凍土墻用于深基坑支護的試驗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2,31(2):124-128.
[39]金永軍,楊維好,蔣武軍.直線型凍土墻動態溫度場的試驗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2,21(6):730-733.
[40]王衍森,楊維好.深部人工凍土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方法探討[J].建井技術,2003,24(5):33-35,11.
[41]王衍森,崔廣心,楊維好.深部土的高壓K0固結試驗研究展望[J].巖土力學,2003,24(增刊):687-690.
[42]黃家會,楊維好,陳先德.加固地層防治井壁破裂技術可行性的模擬試驗研究[J].建井技術,1997,18(增刊):53-55.
[43]呂恒林,陳先德,楊維好.滑動井壁夾層的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建井技術,1997,18(增刊):65-68.
[44]黃誠,楊維好,王宗勝.超深部土體地面高壓射孔注漿現場實測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5,27(4):442-447.
[45]黃誠,楊維好.土工有限元計算中如何剔除先期固結變形[J].巖土力學,2004,25(8):1307-1310.
[46]宋雷,黃家會,楊維好.場分布參數的層析成像反演[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24(9):1577-1581.
[47]王衍森,蔣武軍,龐法揚,任彥龍,楊維好.某深基坑凍土墻應力與變形的數值計算[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2,31(3):285-288.
[48]宋雷,劉天放,黃家會,楊維好.凍結壁發育狀況的地質雷達探測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5,34(2):143-147.
[49]金永軍,楊維好.凍土墻用于基坑支護的力學設計方法探討[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3,32(2):123-127.
[50]金永軍,楊維好.凍土直墻用于基坑支護的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23(13):2280-2285.
[51]王衍森,楊維好,任彥龍.凍結法鑿井凍結溫度場的數值反演與模擬[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5,34(5):627-629.
[52]張開順,李炳勝,楊維好,王衍森,宋雷.井筒凍結壁徑向位移規律計算研究[J].中國煤炭,2005,31(11):39-40.
[53]王衍森,楊維好,黃家會,宋雷,任彥龍.龍固副井凍結鑿井期外壁混凝土應變的實測研究[J].煤炭學報,2006,31(3):296-300.
[54]楊維好,黃家會.外壁恒溫條件下凍結管壁熱流密度變化規律數值計算研究[J].冰川凍土,2006,28(3):401-405.
[55]李海鵬,楊維好,黃家會,宋雷,朱元林.試件形狀對凍結粉土抗壓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J].冰川凍土,2005,27(6):920-925.
[56]黃家會,楊維好.井壁豎直附加力變化規律模擬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6,28(10):1204-1207.
[57]王衍森,黃家會,楊維好等.特厚沖積層中凍結井外壁溫度實測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6,35(4):468-472.
[58]楊維好,李峰,王宗勝,黃家會.沖積層疏排水與注漿過程中井壁應變變化規律實測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26(S1):2713-2717.
[59]黃家會,楊維好,李峰,王宗勝.立井井壁溫度變化規律實測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7,26(3):360-362.
[60]宋雷,楊維好,李海鵬.郭屯煤礦主井凍結法鑿井信息化監測技術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0,27(1):19-23.
[61]陳曉祥,楊維好.新型單層凍結井壁溫度場相似模擬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0,39(2):201-207.
[62]陳長臻,楊維好,張濤,楊愛東.外壁恒溫條件下單管凍結溫度場發展規律[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9(2):232-235.
[63]宋雷,劉新良,楊維好,劉俊鵬,王新強,劉振興.立井回填及懸吊管豎向荷載的試驗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0,36(5):636-640.
[64]任彥龍,楊維好.雙層混凝土組合井壁極限承載力研究[C].馮夏庭,李海波主編.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2010.
[65]韓濤,楊維好,楊志江,杜子博,王勇,薛森森.多孔介質固-液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J].巖土力學,2011,32(5):1411-1417.
[66]韓濤,楊維好,任彥龍,楊志江.鋼骨混凝土井壁水平極限承載特性的試驗研究[J].采礦安全與工程學報,2011,28(2):181-186.
[67]HAN Tao,YANG Weihao,YANG Zhi-jiang,et al.Monitoring study of shaft lining concrete strain in freezing water-bearing soft rock during mine shaft construction period in West China [J].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e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10.28(B):1107-1115.
[68]楊志江,韓濤,楊維好,黃家會.管板組合式井壁可縮裝置的豎向臨界荷載[J].煤炭學報,2011,36(8):1276-1280.
[69]楊維好.十年來中國凍結法鑿井技術的發展與展望[A].中國煤炭學會,中國煤炭學會成立五十周年高層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1-7.
[70]楊維好,楊志江,韓濤,張馳,柏東良.基于與圍巖相互作用的凍結壁彈性設計理論[J].巖土工程學報,2012,34(3):516-519.
[71]韓濤,楊維好,任彥龍,楊志江.鋼骨鋼纖維高強混凝土井壁水平承載特征的數值計算和模型試驗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2,41(2):205-211.
[72]張馳,楊維好,楊志江,李海鵬.深厚含水基巖區立井外壁凍結壓力的實測與分析[J].煤炭學報,2012,37(1):33-38.
[73]張馳,楊維好,齊家根,李海鵬,張濤.基巖凍結新型單層井壁的施工技術與監測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2,31(2):337-346.
[74]張馳,楊維好,劉計寒,魏志誠,李海鵬.深厚凍結基巖中新型單層井壁的施工技術與混凝土應變實測[J].煤炭學報,2012,37(2):192-199.
[75]楊維好,楊志江,柏東良.基于與圍巖相互作用的凍結壁彈塑性設計理論[J].巖土工程學報,2013,35(1):175-180.
[76]楊維好,杜子博,楊志江,柏東良. 基于與圍巖相互作用的凍結壁塑性設計理論[J]. 巖土工程學報,2013,35(10):1857-1862.
[77]柏東良,楊維好(通訊作者),楊志江,韓濤,張馳.基于接觸面孔隙率的含水基巖井壁外荷載研究[J].煤炭學報,2013,38(4):600-603.
[78]陳曉祥,楊維好.新型單層凍結井壁水平極限承載特性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32(增2):3740-3748.
[79]柏東良,楊維好,黃家會,韓濤.孔隙含水巖石水平側壓力系數數值分析[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4,31(5):781-787.
[80]柏東良,楊維好,黃家會,張文.高孔隙水壓力下裸光纖光柵應變測試[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4,43(11):3729-3734.
[81]馮梅梅,楊維好,高娟.含裂隙構造滲流地層人工凍結壁發育及影響因素分析[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4,31(6):976-981.
[82]張濤,楊維好,韓濤,黃家會,張馳. 發泡材料隔熱條件下單管局部凍結溫度場研究[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5,32(01):119-125.
[83]張馳,楊維好,王衍森,張濤. 深部土與立井井壁豎向相互作用試驗臺研制及初步應用[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5,04:578-584.
[84]王勇,楊維好(通訊作者). 圓形水平凍結壁彈性設計理論[J]. 煤炭學報,2015,09:2049-2056.
[86]張濤,楊維好(通訊作者),黃家會,韓濤,張馳,宋雷. 管內鹽水流動狀態對單管凍結溫度場影響規律分析[J]. 煤炭學報,2015,09:2057-2064.
[87]王勇,楊維好(通訊作者). 卸載條件下二向不均等地應力場中圓形凍結壁彈性應力分析[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16,33(3):486-493.
[88]王勇,楊維好.斜井表土段凍結井壁解凍過程中受力規律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16,44(5):133-139.
[89]王勇,楊維好.基于ANSYS的三維初始地應力場模擬方法[J].煤炭工程,2016,48(10):77-80.
[90]張濤,楊維好(通訊作者),陳國華,黃家會,韓濤,張馳. 大體積高性能混凝土凍結井壁水化熱溫度場實測與分析[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16, 33(2): 290-296.
[91]王千星, 楊維好(通訊作者), 王衍森. 斜井表土段凍結井壁解凍過程中受力規律研究[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16, 33(4): 655-661.
[92]柏東良,楊維好,韓濤,張馳. 孔隙含水基巖中單層井壁外荷載實測與分析[J].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16, 12(2): 450-455.
[93]齊善忠,楊維好.內鋼板高強鋼纖維混凝土井壁力學特性研究[J].煤炭工程,2016,48(3): 103 -105,109.
出版專著和教材
[1]崔廣心,楊維好,呂恒林.深厚表土層中的井壁和凍結壁[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8.本人撰寫約7.5萬字。
科研創新
[1] 楊維好,黃家會,任彥龍,王衍森,宋雷.一種井壁可縮裝置:中國,02286442.3[P].2003-11-12.
[2] 楊維好,黃家會,任彥龍,王衍森,宋雷,劉登攀.金屬骨架混凝土井壁:中國,03220903.7[P].2004-5-5.
[3] 楊維好,黃家會,任彥龍.一種雙層鋼板混凝土復合井壁:中國,200420027499.7[P].2005-5-18.
[4] 楊維好,黃家會,王衍森,蔣武軍,宋雷,任彥龍.地下連續墻凍結施工工法:中國,03113109.3[P].2006-2-22.
[5] 楊維好,黃家會,王衍森,宋雷,任彥龍.一種軸向可伸縮井壁:中國,03152819.8[P].2007-6-6.
[6] 楊維好,黃家會,楊志江.柔性凍結管連接裝置:中國,200620071657.8[P].2007-5-9.
[7] 任彥龍,楊維好,黃家會,王衍森,宋雷.一種井壁加固裝置:中國,200520075443.3[P].2006-11-29.
[8] 楊維好,黃家會,張濤.一種凍結管外部保溫裝置:中國,200620071658.2[P].2008-3-19.
[9] 楊維好,黃家會,王衍森.帶接茬板的單層井壁及其施工方法:中國,20061008812.3[P].2009-8-12.
[10] 楊維好,黃家會,楊志江.一種帶鋼板隔水層的井壁及其施工方法:中國,200610096290.x[P].2010-5-12.
[11] 楊維好,黃家會,張 濤,李海鵬,任彥龍,楊志江,韓濤.現澆混凝土接茬板:中國,200920041615.3[P].2010-5-5.
[12] 楊維好,黃家會,任彥龍.環向可壓縮的復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中國,201010562720.9[P].2012-9-5.
教學活動
每年講授研究生課程《相似理論與模擬試驗》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