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是什么(必背)
1.實踐的定義:
是人們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客觀性=物質性=無條件性=絕對性
2.范疇
①生產②處理社會關系③科學實驗
3.基本特征
①物質性(直接現實性);
②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
③社會歷史性(受歷史條件制約)
4.實踐是形成社會關系的基礎(發源地)
①人與自身意識
②人與人(思想道德修養)
③人與自然(馬哲)
二、怎么講(必背)
1.正確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實踐使人從自然界分化出來
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時,首先要遵循客觀規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諧相處
③人類社會與自然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協調共同發展
2.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與遵循客觀規律
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人類能夠認識和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達到自己的目的;
②但人類不能不顧自然規律,為所欲為,否則,最后受傷害的還是人類自身。
3.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堅決踐行科學發展觀
①中國堅持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②積極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③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三、怎么干:調動三個積極性4點行動(必背)
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人)
②依靠技術進步,改善能源結構開發新能源和可持續能源(科技)
③控制人口,實行計劃生育。綠化改善環境,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
④加強環保的法制宣傳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