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單項選擇題
1、 馬克思主義從狹義上說是
A、 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
B、 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C、 馬克思和恩格思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
D、 關于資本主義轉化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2、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是
A、 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
B、 無產階段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C、 工人罷工和起義
D、 工人運動得到了“農民的合唱”
3、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是
A、工業革命 B、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C、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 D、階級斗爭
4.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
A。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B。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D。實現共產主義社會
5.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征是
A。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
C。堅持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場
D。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多項選擇題
1、 作為馬克思主義產生階級基礎的19世紀三大工人起義是
A 巴黎公社 B 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兩次起義 C 1838年英國憲章運動 D 1844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2、 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論貢獻是
A 辯證法 B 勞動價值論
C 唯物史觀 D 剩余價值學說
3、馬克思主義是
A。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B。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C。關于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D。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
4、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
A。馬克思主義哲學 B。空想社會主義
C。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D。科學社會主義
5、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
A。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B。理論聯系實際
C。實事求是 D。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填空題
1、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一切優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 、 和 的合理成分,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把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
2、馬克思主義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其中, 、 和 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3、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兩大理論貢獻是 和
4、馬克思主義從產生到發展,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
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5、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本質特征是 性與 性的統一。
分析題
1、 下列是一組關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材料:
材料一: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為《共產黨宣言》所寫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由于最近25年來由于大工業有了巨大發展而工人階級的政黨組織也跟著發展起來,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實際經驗而后來尤其是有了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權達兩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實際經驗,所以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特別是公社已經證明:工人階段不能簡單的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材料二:恩格斯在1895年時指出:但是,歷史表明我們也曾經錯了,暴露出我們當時(1848年革命時期,編者)的看法只是一個幻想。歷史走得更遠:它不僅打破了我們當時的錯誤看法,并且還完全改變了無產階級借以進行斗爭的條件。1848年的斗爭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經過時了,這一點值得在這里比較仔細地加以探討。
——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
材料三:恩格斯指出:“我們還差不多處在人類歷史的開端,而將來糾正我們的錯誤的后代,大概比我們有可能經常以十分輕蔑的態度糾正其認識錯誤的前代要多得多。”
——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
材料四:恩格斯在《英國狀況—評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和現在”》一文中指出:“他說的很對,只要它還把某幾個論點奉為自己的最終結論,還在開莫里遜氏丸(意即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引者注),它就遠不是完備的;我們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幾條結論,而是研究。結論要沒有使它得以成為結論的發展,就毫無足取,這一點我們從黑格爾那時就已經知道了;結論如果變成一種固步自封的東西,不再成為繼續發展的前提,它就毫無用處。但結論在一定時期應當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發展過程中應該擺脫模棱兩可的不確定性,應當形成鮮明的思想。
——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們對待馬克思主義應有的科學態度,怎樣才能把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
本期題目參考答案及解析
單項選擇題
1、 答案C
此題考查的是對馬克思主義概念的理解,C選項是從狹義上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說法。ABD項均是從它的創造者、繼承者和認識成果上來講的,是屬于馬克思主義廣義上的理解,不符合題干要求。
2、 答案B
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無產階段雖然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但是由于沒有革命理念的指導和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工人均以失敗告終。這就迫切需要總結和升華無產階級在長期斗爭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對現存社會進行革命改造的系統理論,用以指導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這就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所以B項是正確選項。
3、 答案C
本題考查的是對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條件的理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AB項均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表現,D項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條件,是錯誤選項,因此C項為正確答案。
4、 答案A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本題選擇A項。B選項是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C選項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D選項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則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
5、 答案D
本題的解題思路同以上第四題,正確選項是D項。
多項選擇題
1、 BCD
本題考查的是對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掌握。19世紀三大工人起義是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兩次起義、1838年在英國爆發的延續十余年的憲章運動、1844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本題屬于記憶性的問題,難度不大,容易掌握。
2、 CD
19世紀40到6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成果,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是馬克思主義是兩大發現,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革命。因此CD選項是正確的。A項的辯證法是是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合理內核。B項勞動價值論是資產階段古典政治學的代表最早提出的,他們認為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
3、 ABCD
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的含義,并且是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方面講的含義。從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于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馬克思主義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所以ABCD均是正確選項。
4、 ACD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所以本題選擇ACD。而B項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的學說,馬克思主義也是要繼承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成份創立的,把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
5、 ABCD
本題屬于記憶性的題目。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填空題
填空題在考研政治的真題中是沒有這種題型的,之所以日測會有填空這種題型,我們挑選的都是該知識點下需要重點記憶的內容,為了準確記憶,所以填空的形式來考查。
1、 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空想社會主義
2、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3、 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
4、 實踐
5、 科學、實踐
分析題
答案要點:
(1)、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這種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15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蓬勃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2)、這種品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的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的屬性,在于它的徹底科學性,堅定的革命性和自覺的實踐性,而徹底的科學性是最根本的。徹底的科學性是與理論的與時俱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義上說,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正是科學性的必然要求。
(3)、這種品質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具體體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這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基本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與時俱進就要把握規律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從不認為他們的理論是一成不變的,而總是要求根據實踐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豐富發展他們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以后,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著眼實際,著眼歷史條件的變化,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待自己創立的學說。
(4)、這種品質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踐沒有止境,認識和創新也沒的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也是一個不斷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借鑒當代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的過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