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得閱讀者得天下,這不僅是考研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也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一句話。100分的分值閱讀這一塊就占了40的高分,也就是說攻破了閱讀英語80+也不是夢想,說的再多不如實打實的干貨,如何從閱讀攻克考研高分呢?
考研英語會考察哪些內容,在這里幫幫以英語一為例,當然,鑒于當前英語二與英語一難度相差不大,考英語二的同學想要借鑒參考本文的學習方法也是可以的。眾所周知,英語一的題型一共是五大部分:
a.完形填空,10分20個空,每空0.5分;
b.閱讀理解,40分20個空,每空2分;
c.新題型閱讀,10分5個空,每空2分;
d.翻譯,10分5句話,每句話2分;
e.作文,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
從上述的題型分布和分值中,你就可以看出,英語一的考試中最拿分的是閱讀和作文,正所謂得閱讀者得天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與之相對應,我們的復習重點也應該是閱讀和作文。
很多同學看到這里可能會在想,“幫幫,我的單詞量很低,是不是應該先背單詞”,會擔心“幫幫,我語法一竅不通,是不是應該先學語法”,會質疑“幫幫,我打小就沒學好英語,現在還學的好嗎”。別著急,聽幫幫慢慢來說。
►黃牌警告
單詞量低就捧著單詞書死背單詞,語法不懂就捧著語法書死學語法,這是一種錯誤的學習方法。為什么錯誤,原因有三:
其一,針對性差。單詞書里面的每個單詞一般都有好幾種釋義,你全部背下來則任務太重,不全背下來則不知哪個釋義是重點,而且考研單詞往往考的不是最常用的那個釋義,例如work,常用釋義“工作”,考研常用釋義“奏效,起作用”,意思天差地別。語法也一樣,有些語法結構考研根本不會涉及,有些即使涉及也是變化多端。
其二,效果不佳。捧著單詞書背單詞,很容易背了后面忘了前面,復習前面又不記得后面;背a打頭的單詞時感覺還好,背b打頭的單詞時就感覺很吃力,等背到C打頭的時候,就完全出不來,然后永遠停留在abc打轉,陷入abc怪圈,單詞書背到老也背不到xyz。
其三,實戰秒成渣。有些同學單詞量巨大,語法背的很溜,可是一上考場就懵逼。為什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就在于所背的單詞和語法脫離了實戰,脫離了做題。雖然單詞量巨大,雖然語法背的很溜,但是讀不懂句子,看不懂文章,分析不出題干的真正含義,還是白搭。
那什么樣的方法才是正確的復習方法呢?那就是在真題閱讀中去背單詞,在真題閱讀中去學語法,在真題閱讀中去學做題。那么多真題怎么用?怎么用,就是這么用!考研真題是復習過程中最權威、最直接、最客觀的第一手資料,這么好的資料你不用,而去花錢買這個機構的題源閱讀,那個機構的模擬訓練,你傻不傻啊?好,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在真題閱讀中去背單詞、學語法、學做題?
►紅牌離場
●死扣十年真題單詞
對于在真題閱讀中出現的每一個陌生詞匯,除了極少數生僻詞匯外,都要查明它的釋義,查明它在文章中的具體含義。然后做筆記,記錄下來,可以寫在本子上,也可以寫在真題書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十年真題弄下來,一可以準確知道每一個單詞在考研里面怎么考,考什么含義;二可以清楚了解哪些單詞在考研中是高頻率詞匯,哪些單詞是低頻率詞匯;三可以積累一詞多用、一詞活用的經驗,為后面的翻譯和作文打下良好的詞匯基礎。
●死扣十年真題句子
對于在真題里出現的句子,尤其是長難句,每一個都不要放棄。不要因為它難就選擇忽視它,選擇假裝看不見它。每一個句子都要深度剖析它,進行句子劃分,什么部分是主語,什么部分是謂語,什么部分是賓語,有哪些插入成分,以什么形式插入都要弄清楚。每一個長難句都要用漢語翻譯出來,并盡可能的翻譯通順一些。同時,要對常見的長難句的句式進行一定的總結和整理,找到規律,讓自己下次再碰到類似長難句可以一眼就看出句子成分,可以通順翻譯出來,不需要磨蹭半天還翻譯地亂七八糟。
●死扣十年真題題目
上述兩個部分講的其實還是為了考試能夠讀懂文章,接下來這個才是重點,那就是做題。讀懂文章是基礎,但目的還是為了做題。對于十年真題閱讀里出現的每一個題目,都要認真分析題干,分析題目到底在問什么。弄清楚題干后,就要對每一個選項進行分析。正確的選項為什么正確,源于文章中的哪一段、哪一句話、哪一個關鍵詞;錯誤的選項為什么錯誤,是對文章中的哪一句話進行的曲解,錯在何處。十年真題閱讀做下來,要對題目進行一定的歸類和梳理,有哪些常考題型,如何快速確定正確選項。
對于十年真題閱讀,要干死它,榨干它的價值。每做一篇真題閱讀,早晨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像讀課文一樣讀幾遍,這樣做一可以加強單詞印象,二可以再次理解句子,擼順句子,溫習語法。
十年真題閱讀暑假前可以每天只做一篇,暑假后如果進度太慢則可以每天做兩篇。不要過度追求速度,要重視質量。真題閱讀與其每篇囫圇吞棗、一天做掉好幾篇,還不如每天只做一篇,充分利用其價值。
十年真題認真干完,單詞能力、閱讀能力、做題能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這個時候再去做新題型,做翻譯就不在話下,因為新題型和翻譯其本質依然是閱讀,考察的依然是閱讀能力。
►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
1.例證題:
①例證題的標記。當題干中出現example,case,illustrate,illustration,exemplify時。
②返回原文,找出該例證所在的位置,既給該例子定位。
③搜索該例證周圍的區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該例證支持的觀點。例子周圍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達通常就是它的論點。
注意:舉例的目的是為了支持論點或是為了說明主題句。舉例后馬上問這個例子說明了什么問題?不能用例子中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④找出該論點,并與四個選項比較,得出選項中與該論點最一致的答案。
⑤例證題錯誤答案設計的干擾特征經常是:就事論事。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內容拉出來讓你去選。(╳)
2.指代題:
①返回原文,找出出題的指代詞。
②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詞、名詞性短語或句子。
③將找到的詞、詞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換該指代詞,看其意思是否通順。
④將找到的詞、詞組或句子與四個選項進行比較,找出最佳答案。
3.詞匯題:“搜索代入”法
①返回原文,找出該詞匯出現的地方。
②確定該詞匯的詞性
③從上下文中找到與所給詞匯具有相同詞性的詞,代入所給詞匯在文章中的位置看語義是否合適
④找出選項中與代替詞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選項,即答案
注意:a.如果該詞匯是簡單詞匯,則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確答案。
b.考研閱讀不是考察字認識不認識,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據上下文作出正確的判斷。
c.詞匯題的正確答案經常蘊藏在原文該詞匯出現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單詞詞義直接往下推。
d.尋找時要注意同位語、特殊標點、定語從句、前后綴,特別要注意尋找時的同性原則。比如:讓猜一個名詞詞組(動詞詞組)的意思,我們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詞詞組(動詞詞組)。
隱蔽型詞匯題:題干與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兩個詞被替換掉。隱蔽型詞匯題的做法跟詞匯題的做法幾乎一樣,往上往下找。
4.句子理解題:
①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②對原句進行語法和詞義的精確分析(找主干),應該重點抓原句的字面含義。若該句的字面含義不能確定,則依據上下文進行判斷。注意:局部含義是由整體決定的。
③一般來說,選項中的正確答案與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過用其他英語詞匯換種表達而已。
④句子理解題的錯誤選項干擾項特征:推得過遠。做題時應把握住推的度。
5.推理題:“最近原則”
①標志:learn,infer,imply,inform
②看是否可以通過題干返回原文或依據選項返回原文。一般要圍繞文中的一兩個重點進行推理。推理題無論通過題干能不能定位,我們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兩點上。
③依據原文的意思進行三錯一對的判斷。先不要進行推理,若有一個選項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樣,則該選項必然是正確答案。
④推理題的最近答案原則: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遠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間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話變個說法)
6.主旨題:“串線摘帽”
①主旨題的標志:mainlyabout,mainlydiscuss,thebesttitle
②串線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話,把其意思連接成一個整體。要注意總結性的提示詞和轉折詞,特別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針對自然段少的文章;針對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題最好聯系中心句。找一個和中心句最貼近的)
③小心首段陷阱。
④主旨題錯誤選項的干擾特征經常是:⑴局部信息,即選項的內容小于文章的內容;⑵范圍過寬,即選項的內容大于文章的內容。
⑤逆向思維法、快速作文法:在兩個選項看上去都十分正確無法選擇時,試著從選項出發,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以此選項來寫文章會有那些內容,然后把它與文章的內容比較,接近的即為正確選項。
7.作者態度題:
①標志:attitude
②可以尋找文中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詞。如:fortunately,excessively,toomany.
③做作者態度題時特別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誰對誰的態度。
8.判斷題:
①看可否通過四個選項具體化到文中一點或者根據自然段原則定位。
②每個選項都應返回原文,不能憑主觀印象進行判斷。
9.細節題:
看完題目回到原文,重疊原文,得出答案
考研這一年,幫幫明白,你們壓力都很大,都很累,但是幫幫想要告訴各位,社會中的每一年都只會更累,考研,無非是增加自己手中的籌碼,所以不要猶豫,決定了就一往直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