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0810J3數字媒體創意工程
0812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30100藝術學理論
130300戲劇與影視學
0810J3 數字媒體創意工程
數字媒體創意工程是以信息技術、媒體傳播和文化創意為基礎,以數字媒體技術的理論、方法研究與技術開發為切入點,融合新聞傳播、影視創作、創意設計、版權保護等的學術研究與應用需求,強調技術與藝術、科學與文化的結合,拓展文化創意領域應用與發展空間的交叉性學科。在互動媒體、媒介融合、影視制作、動畫設計、游戲開發、展覽展示等數字內容創意行業有著廣闊的應用需求與市場前景,特別是對進一步推動我國文化建設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且有著很好的應用和產業背景。近年來承擔了一系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上海市重大和重點攻關及重點基礎研究等項目,以及一批企業和社會委托的數字媒體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并獲得十余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和技術專利。
本專業旨在培養影視娛樂、數字內容、展覽展示等業界急需的具備數字媒體技術與應用的理論及專業知識及相應的藝術文化素養,又具有戰略眼光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高級人才。其中優秀者可直接提前攻讀數字媒體創意工程學科博士學位。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數字視音頻技術及應用
02.(全日制)數字娛樂技術
03.(全日制)數字內容制作與創意設計
04.(全日制)數字內容傳播
05.(全日制)數字媒體展示技術與創意
指導教師:
張文俊教授、丁友東教授、張敏教授、陳一民教授、石川教授、許華虎教授、林少雄教授等。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301 數學一
4.875多媒體技術 或 829信號系統與電子線路 或 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5.復試科目:數字媒體綜合
備 注:
1.本專業在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培養。
2.本年度授予工學碩士學位。
0812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上海電影特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市科技委員會綜合管理,依托上海大學綜合性、多學科交叉優勢,引領行業發展的電影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產業服務的省部級特色基地。中心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有著很好的應用和產業背景。近年來,先后主持承擔了10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重要課題,獲得多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重要獎項,與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上影集團、SMG、清華大學、中科院等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密切合作關系,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在業界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計算機一級學科,涵蓋了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與理論和系統結構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按一級學科招生。本專業緊密聯系計算機發展的最新熱點以及上海市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方向,開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計算機科學及應用技術研究。本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計算機體系結構、軟件工程、數據庫、信息管理系統、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智能信息處理、信息安全等,并與上海大學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合作開展材料信息與數據科學研究。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計算機硬件、軟件基礎理論知識,能夠從事計算機應用研究與應用開發的高級專門人才,所設課程反映計算機學科的各個領域的當前國內外先進水平,旨在使學生掌握堅實的專業基礎和寬廣的知識面。本專業研究力量強,學術梯隊結構合理;近年來,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技術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項目等,多次獲得部、市科技進步獎,經費充裕。在國內外著名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大量學術論文,出版過數十本教材和著作,主辦過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在有關研究方向上聯合培養了一批外國留學生,還與國內外多所大學簽有學術交流、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協議。
數字電影特效技術為本專業新增方向,主要利用計算機技術對電影領域內的海量音視頻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通過人機交互、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云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等技術創新和豐富電影特效制作手段,提升電影特效的視聽質量和影院的觀影體驗,加快創建現代電影智能化生產創作流程和業務模式,促使電影工藝流程和產業的結構化升級,創新電影觀影模式,拓展電影市場空間,大力發展電影增值業務、擴大電影市場的收益和產業。
本方向旨在培養電影特效行業急需的具備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的理論、專業知識及相應的藝術文化素養,既有國際視野,又具有工程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基于云計算的電影大數據處理技術
02.(全日制)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電影技術
03.(全日制)基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智能電影技術
04.(全日制)動作捕捉與表情捕捉技術
05.(全日制)電影聲畫數字增強技術
指導教師:
丁友東教授、張軍教授、張偉教授、劉達教授、龔波教授、童茵教授、黃東晉博士、謝志峰博士等。
招生人數:5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301數學一
4.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或 832計算機組成原理與數據結構 或 875多媒體技術 或 829信號系統與電子線路
5.復試科目:數字媒體綜合
備 注:
1.本專業在上海電影特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電影學院)培養。
2.上海電影學院網址www.sfa.shu.edu.cn。
3.聯系人:洪代星 電話:(021)56333674。
130100 藝術學理論
上海大學是國家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也是藝術學升為門類以后第一批獲得“藝術學理論”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學術專著多次獲得學術界的好評,發表的論文多次被國內外重要刊物轉載和索引。
藝術學理論專業從宏觀和微觀視角,研究藝術的現象與本質,是門藝術與哲學、美學、文化學、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人類學、比較學、經濟學、藝術史學等相結合的學科。本學科擬在加強藝術哲學、中外藝術史研究的基礎上,不斷關注新的方法論、藝術批評和藝術產業的發展趨勢,依托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地域優勢,聚焦中國近現代藝術發源地的深厚藝術資源積淀,總結中西藝術交匯的經驗,引領當代藝術發展,在城市文化傳承創新發展中,造就一批反映時代精神的研究型人才。
本學科依托上海地域、社會、經濟、文化特點,旨在培養能夠傳承歷史文脈,關注國內外社會及文化發展,掌握系統專業知識和學科基礎理論,了解藝術學理論學科前沿發展狀況,具備理論研究能力,具有獨立的學術研究能力,德、智、體全面發展,服務于國家以及上海地區經濟建設、藝術發展需要,適應藝術學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的藝術學理論專業研究人才。
學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近現代世界藝術史研究
02.(全日制)國際化城市藝術管理體系研究
03.(全日制)中國古代藝術史論研究
04.(全日制)視覺文化與藝術創意
01、02方向在上海美術學院培養,03、04方向在上海電影學院培養。
指導教師:
01、02方向:陳平教授、陳履生教授(特聘)、羅宏才教授、李超教授、潘力教授、趙偉平教授、朱青生教授(特聘)、陳紅梅副教授、李曉峰副教授、凌敏副教授、馬琳副教授、蔣英副教授、蘇金成副教授、歐陽甦副研究員、秦瑞麗博士等15名導師。
03、04方向:金丹元教授,藍凡教授、林少雄教授、任華東教授、張慨教授、榮躍明教授、馬馳教授、陳勇教授、趙曉紅教授、周文姬博士等10名導師。
招生人數:5(上海美術學院)+5(上海電影學院)
考試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論
2. 201英語一
3. 627藝術學理論
4. 852中國藝術史(03-04方向) 或 856中外美術史(01-02方向)
5. 復試科目:(1) 藝術基本理論和藝術作品分析(01-04方向)
(2) 專業寫作;專業面試;英語面試(01-02方向)
專業面試;英語面試(03-04方向)
備 注:
1.01、02方向在上海美術學院培養,03、04方向在上海電影學院培養。
2.報考本專業的考生可在國家規定的全國各考點報名考試;藝術管理方向優先考慮有一定文化藝術管理經驗的考生。
3.參加復試的考生資格審查時須本人提交個人具有代表性的發表論文或畢業論文打印稿或光盤或獎狀復印件等材料到以下地址:
● 報考01、02方向: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南院)348室(上海市寶山區真大路520號4號樓348室)
● 報考03、04方向: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402室(上海市靜安區延長路路149號第二教學樓402室)
4.聯系電話:
● 報考01、02方向請聯系:021-36033332 聯系人:芮希彥
● 報考03、04方向請聯系:021-56333674 聯系人:洪代星
五、參考書目
627藝術學理論(01-04方向)
1. 周積寅編著:《中國畫論輯要》、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2005年。
2. 李宏編著:《西方美術理論簡史》,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
3.《新編藝術概論》林少雄,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比較文化與藝術哲學》金丹元,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2年版
5.《藝術歷史空間的哲學思考》藍凡,學林出版社,2008年版
6.《藝術哲學》 丹納著,傅雷譯,三聯出版社,2016年版
7.《藝術》貝爾著,馬鐘元、周金環譯,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年版
852中國藝術史(03-04方向)
1、《中國藝術史》邁克爾·蘇立文,徐堅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藝術發展史》貢布里希著,范景中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版
3、《美的歷程》李澤厚,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國藝術:牛津藝術史》 柯律格,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856中外美術史(01-02方向)
1. 歐陽英、潘耀昌主編:《外國美術史》,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
2. 洪再新:《中國美術史》,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0年。
130300 戲劇與影視學
本學位授權點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積累了豐富而扎實的成果,在電影研究、電視研究和戲劇戲曲研究等領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科方向。本學位授權點其主干方向電影研究是國內該領域最重要的學術中心之一,華語電影研究不但在國內居于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具有廣泛影響。同時,本學位授權點在當代影視批評和影視產業研究、戲劇戲曲研究方向上也積累了豐富的成果。近年來,本學位授權點與上海本土的文化與產業保持緊密聯系,重視對上海電影史和傳統電影理論的發掘與探索,以理論批評介入當下影視產業與創作實踐;注重中國戲曲的史論研究、戲劇與影視的互動研究、戲曲的當代傳播研究,以及當代戲劇創作與實踐的研究,切實影響了上海乃至全國的影視與戲劇的文化生態建構。
上海大學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目前設有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戲劇戲曲學三個二級學科。
電影學專業以多元的方法論視角,研究電影藝術,電影產業和電影文化現象,包括電影史、電影理論、電影批評等方向。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具有系統而深厚的理論基礎,堅持藝術、技術結合,熟悉電影運作過程,能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制作或管理工作的創新型人才。
廣播電視藝術學是高新技術與人文藝術科學交叉的產物。本專業不僅要從人文學科的角度研究影視藝術理論及影視文化傳播,更從學科綜合的角度研究影視制作的理論與實踐以及與之相關的高新技術。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掌握廣播電影電視藝術學的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富有創新思維和開拓精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獨立擔負專業技術工作或教學工作的能力,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戲劇戲曲學專業是一門研究戲劇的現象和本質、歷史和理論的學科。本專業包括戲曲史論、戲曲傳播和西方戲劇三個研究方向,著重對中國戲劇的發生與發展歷史研究、對戲曲的現代傳播研究以及西方戲劇的實踐及理論研究。本專業師資雄厚,師生比科學合理,與上海及周邊地區各大院團和文化單位有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較高文化藝術素養、具有扎實戲劇理論基礎,掌握前沿精深的專業知識的戲劇人才。其中優秀者可直接提前攻讀戲劇戲曲學博士學位。
學 制:3年
研究方向:
130302電影學:
01. 電影理論與批評
02.中外電影史
03.電影制片管理
04.電影導演研究
05.電影產業與新媒體研究
06. 電影創作研究
130303廣播電視藝術學:
01. 影視理論研究
02. 影視編導研究
03. 電視經營管理研究
04. 電視創作研究
05. 紀錄片研究
130301戲劇戲曲學:
01. 戲曲史論
02. 戲曲傳播
03. 西方戲劇
指導教師:
電影學:陳犀禾教、程波教授、徐杰教授、葛穎副教授、黃望莉副教授、王艷云副教授、徐文明副教授、齊偉副教授等。
其中06方向:陳凱歌導演、田壯壯導演、何小青教授、趙曉時、屠楠等專家導師。
廣播電視藝術學:曲春景教授、林少雄教授、劉海波教授、孫永超副教授、張斌副教授、陳曉達副教授、陳瑜副教授。
戲劇戲曲學:趙曉紅教授、廖亮副教授、萬俊副教授等。
招生人數:65
考試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論
2. 201英語一 或 203日語 或 244德語(二外) 或 245法語(二外) 或 242俄語(二外)
電影學:
3. 643電影史與電影理論
4. 878 電影產業與文化
5. 復試科目:影視作品分析
廣播電視藝術學:
3. 644影視藝術理論
4. 879中外電視史
5. 復試科目:影視作品分析
戲劇戲曲學:
3. 642中西戲劇理論基礎
4. 877中國戲劇史
5. 復試科目:戲劇戲曲基本理論 和 戲劇戲曲作品分析
備 注:
1. 本專業在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培養。
2. 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限制:色盲、色弱。
3. 歡迎有一定實踐經驗的考生報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