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導讀]對于反腐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人們通常認為“不是問題”。其實嚴厲打擊職務犯罪,就必須提高職務犯罪偵查能力和效率。而要提高能力和效率,就必須努力實現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化。腐敗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熱點話題,而且是值得研究的,所以就出現了研究腐敗和反腐敗這些方向的專業人才,而其中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性技術型更強。現在大力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加強實踐的理論指導性是很有必要的。
嚴厲打擊職務犯罪,就必須提高職務犯罪偵查的能力和效率。而要提高職務犯罪偵查的能力和效率,就必須努力實現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化。要保證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一方面要重視合格人才的遴選和引進,另一方面要加強在職人員的培育和養成
用“碩士”對付“碩鼠”?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中國人民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將聯合培養職務犯罪偵查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據了解,由檢察機關和高等院校共同有針對性地培養職務犯罪偵查專業人才,在國內尚屬首次。
這一人才培養計劃一出臺,即引來一片爭議:許多人認為設置這樣的專業沒有必要。
一方面,腐敗現象和腐敗行為長期以來倍受人們的痛恨;另一方面,人們的注意力往往過多地放在了反腐者的意志、決心和責任上,對于反腐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人們通常認為“不是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國內首個“職務犯罪偵查方向法律碩士班”的發起者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家弘教授認為,嚴厲打擊職務犯罪,就必須提高職務犯罪偵查的能力和效率。而要提高職務犯罪偵查的能力和效率,就必須努力實現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化。
最高人民檢察院相關領導也認為,這一培養計劃是“加強高層次職務犯罪偵查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實踐性、專業化、高層次職務犯罪偵查人才的培養”。
反腐研究從理論轉向實踐
著名反腐學者、中央黨校教授林喆近年來頻頻應邀前往各地培訓執法人員,對于國內首次出現的“反腐碩士”,她認為,這說明腐敗犯罪已經成為一個學科,需要培養專職人員來進行研究。
“鑒于腐敗犯罪近年來在我國的嚴重程度,在學術領域已經成為了一個研究方向,反映到研究生教學中,腐敗也已經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而且需要培養專門的人才來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林喆說。
據了解,早在2002年,林喆和某重點大學另外兩位教授合著了《腐敗犯罪學研究》。
“當時這本書的出版就標志著腐敗犯罪學已經成為了一門學科,我們當時就制定了這個學科的學科體系。現在‘反腐碩士’的出現表明反腐敗研究進入到了實踐階段,這是很有必要的。”林喆說。
事實證明,“反腐碩士”的創立者們的確更關注職務犯罪偵查的實踐和技術層面的問題。
據了解,按照最高檢和中國人民大學的合作協議規定,以最高檢反貪總局局長和兩位副局長為首的大檢察官們,將給人民大學的法律碩士上課,并且擔任他們的導師。此外,這些學生還有機會去檢察院實習。
對于學生的培養方式,何家弘介紹說,參加這個班的學生無需繳納任何額外費用,兼職教授的講課費全部由學校支付。班級的設置也并不改變現有的學科體系,只不過是在選修課上做動作。對于這個班的學生來說,必修課和其他班學生一樣。
何家弘希望這些“反腐碩士”今后能成為國家反腐系統的實用人才。但事實上,因為學科設置并無改變,他們今后所領的畢業證、學位證與其他學生并無二致。
腐敗新特點催生反腐專業人才
《法制日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從近年來腐敗與反腐敗的實踐來看,腐敗現象與腐敗行為不斷增多,新的腐敗現象和腐敗行為不斷涌現,對于反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自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數據表明,2009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查辦各類職務犯罪案件29462件37750人,與2008年同期相比,立案人數上升0.8%。其中,立案查辦貪污賄賂犯罪案件29206人,大案16756件,縣處級以上干部2108人;立案查辦瀆職侵權犯罪案件8544人,重特大案件2928件,縣處級以上干部265人。
此外,腐敗主體向基層滲透、腐敗官員年齡越來越年輕、買官賣官、“裸體”做官、官員賭博、身邊人腐敗以及各種不正之風衍生而來的形式較為隱蔽的腐敗等新特點的出現,都昭示了反腐形勢的嚴峻性。
“腐敗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熱點話題,而且是值得研究的,所以就出現了研究腐敗和反腐敗這些方向的專業人才,而其中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性技術型更強。現在大力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加強實踐的理論指導性是很有必要的。”林喆說。
何家弘說,當前,中國社會正處于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全面轉型時期。社會沒有建成穩態的法治行為環境,人們也沒有形成良好的法治行為習慣,再加上各種防范性規章制度的不健全,于是,手中握有權力的官員在各種誘惑下就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職務犯罪就會處于“多發狀態”。而這種“多發”又會淡化人們的犯罪意識,弱化法律的威懾力量,并進一步破壞社會的法治行為環境。于是,許多人都“不把違法當違法,不把犯罪當犯罪”,職務犯罪就會陷入一種“前赴后繼”乃至“越打越多”的惡性循環怪圈。
“嚴厲打擊職務犯罪,就必須提高職務犯罪偵查的能力和效率。在此,‘嚴厲打擊’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嚴查;二是嚴懲。就社會發展而言,嚴厲打擊職務犯罪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懲罰犯罪人,而是要努力減少和防止職務犯罪。誠然,讓犯罪人受到相應的懲罰,這是社會正義的體現,但是,讓潛在的犯罪人不要走上犯罪道路才更符合社會的整體利益。犯罪預防應該以科學縝密的制度設計為基礎,以嚴厲打擊的威懾力為輔助。那么,僅就嚴厲打擊的威懾力或犯罪預防效果而言,嚴查的力度和效果要大于嚴懲。特別是對那些潛在的職務犯罪人來說,嚴查往往比嚴懲具有更大的威懾力。嚴查的前提是偵查的能力和效率,而要提高職務犯罪偵查的能力和效率,就必須努力實現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化。”何家弘說。
林喆認為,卓有成效的反腐敗工作一方面需要很深厚的刑法學的知識,另一方面需要很強的法理學知識,這樣具體操作起來才會事半功倍,打擊腐敗也更具準確性和力度。“這首先需要的是專業化的人才,既然存在這樣的需求,就會出現這樣的培養方式”。
反腐專業人才培養傾向實戰型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大力培養職務犯罪偵查人才,各地培養模式的共同點就是提高職務犯罪偵查人才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
去年,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與西南政法大學共同舉辦的全區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培訓班正式開班。據了解,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三級檢察機關直接從事職務犯罪偵查指揮工作的30多名領導赴西南政法大學進行為期15天的脫產學習培訓。有關部門稱,這是自治區檢察院為培養一批具有豐富辦案經驗、善于組織查辦大案要案的偵查指揮人才而采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北京市的一名檢察官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現在偵查職務犯罪的壓力很大,案子非常多,犯罪行為和形式也日趨隱蔽。目前,檢察系統內部對于檢察官的個人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進人時一律要求名牌大學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
對于職務犯罪偵查專業人才的培養,何家弘說,實現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的專業化,就是要求從事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人員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素質、專業經驗。
“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應該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包括法律知識、偵查知識和行業知識。由于正規學習是獲取法律等專業知識的主要途徑,所以職務犯罪偵查人員一般應該具有法學的專業教育背景,并有相關的專業學習經歷。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應該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如詢問證人和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技能、觀察事件和勘查場所的技能、發現和提取物證的技能等。專業技能往往需要通過專門的培訓才能獲得。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應該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既包括先天形成的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也包括后天養成的專業思維能力和專業行為習慣。由于專業素質同時具有先天和后天的屬性,所以,要保證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一方面要重視合格人才的遴選和引進,另一方面要加強在職人員的培育和養成。”何家弘說。
此外,何家弘還認為,職務犯罪偵查人員還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工作經驗。因為職務犯罪偵查是一種實務性工作,要勝任這項工作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經驗既包括個體的經驗,也包括群體的經驗;既包括直接的經驗,也包括間接的經驗。因此,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既要注意積累個人的經驗,也要注意學習他人的經驗;而職務犯罪偵查機關也要加強群體專業經驗的總結和交流。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則指出,職務犯罪偵查的專業化首先是偵查人員的專業化。為了實現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的專業化,首先要建立現有人才的優化使用機制,以職務犯罪偵查人才庫的形式配置人才使用。各地可以以偵查指揮中心為平臺,在各下級檢察機關,甚至在審計、金融等專業部門遴選一批專業人才建立偵查人才庫。偵查指揮中心根據偵查工作的需要統一調配使用人才庫中的專業偵查人員,使現有有限的專業偵查人員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同時,要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陳衛東說,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涉及許多復雜的專業知識和特殊技能,所以在業務培訓中除學習法律知識外,更應注重偵查技能運用的培訓。通過對現有偵查人員的實行系統化的業務培訓,使其掌握相應的技能,具備相應的素質。此外,在招錄新人時,不應局限于法律專業畢業人員,而應根據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實際需要,大力吸收會計、證券、金融、心理學等專業人才,提高職務犯罪偵查隊伍的專業化程度。(法制日報 杜曉 見習記者 任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