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專業介紹
1、學科簡介
細胞生物學是一級學科生物學下設的二級學。該學科是在19世紀細胞學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其研究對象是細胞,而細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所謂生命實質上就是細胞屬性的反映。細胞生物學作為現代生物學的重要基礎學科之一,是從細胞整體、超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海洋生物的細胞結構、生命活動規律及相關開發應用的學科。隨著現代生物學各個分支學科的交叉匯合,各個學科都要到細胞中去探索各自研究領域的生命機理,從而使細胞生物學在現代生物科學中一直處于核心地位。
目前已設立細胞工程、細胞分化、細胞毒理和細胞遺傳四個主要的研究方向,已具備研究生培養的實驗室及儀器設備條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總體研究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研究領域已接近國際領先水平。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處于生命科學核心地位的細胞生物學正在蓬勃發展,它的快速發展必將不斷地把生命科學推向更高的新水平。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的碩士生首先需要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熱愛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科學發展觀,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身體健康,應具有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誠信為人的人品和嚴謹為學的學風,具有合作精神和開拓創新意識。應熟練掌握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細胞生物學的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較熟練掌握與本學科相關的綜合實驗技能,具有一定的科研創新能力和較高的科學素質,基本具有獨立從事細胞生物學專業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學位論文具有較大的科學意義或應用價值;能較熟練地使用計算機,較熟練地掌握至少一門外國語,達到較熟練進行聽說讀寫的專業英文水平。畢業后,可在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及其它企事業單位從事本專業相關的教學、科學研究和科技研發工作。
3.研究方向:
(01)細胞受體信號網絡及藥物設計
(02)細胞凋亡與再生
(03)心血管細胞信號轉導
(04)腫瘤血管新生
(05)脂肪細胞分化及胰島素抵抗
3、考試科目
(1)1 101思想政治理論
(2) 201英語一
(3) 679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4) 948生理學或949細胞生物學 (注:各個院校研究方向、考試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為例)
二、就業前景
1、就業方向
該專業可在與生物技術直接相關的醫藥、食品、農林類科研單位、高新技術企業、院校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及管理工作。該專業出國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在中國一般從事制藥業,如果專業知識很強又有門路的話可進政府機關或研究機構。
2、就業前景
生物專業的都不好就業,畢竟是純理論的,如果你想今后做研究出國,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這行競爭壓力很大,要出國的話學歷不僅要高,發的文章也要好,而且國家對純生物的基礎研究支持少,多數是應用的支持的多,而國外不盡然了。
三、推薦院校
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四川大學
四、專家建議
現在細胞生物學在產業上的應用應該有這么兩大塊:一個是細胞衍生產物,利用細胞來生產抗體、某些重要的蛋白等;另一個是應用與再生醫學的干細胞。
前者的產業已經開始運作,但是還沒有形成很大的規模。后者正在起步,只有美國已經開始有產品進行臨床研究了,用間充質干細胞來進行下頜骨重建等。但是我們國內的干細胞產業剛剛開始,并且面臨政策的不明朗性,要真正應用起來,尚需時日。但是這個應用一旦突破,將是一個極大的市場。所以該專業也還是有一定的前景的。
五、就業分布最多的5城市
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及重要的省會城市。
六、相近專業
相同一級學科下的其他專業有: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態學……
七、課程設置(以河南農業大學為例)
公共課: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碩士生英語;
專業課:現代細胞生物學、現代分子生物學、轉基因動植物的方法和原理、現代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現代生命科學研究專題、專業討論
選修課:基因組學與蛋白組學、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細胞工程、免疫學原理與技術、專業英語、動物細胞與胚胎工程、植物組織培養、現代生物化學實驗技術。
八、目標專業在全國范圍內的較強院校
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河北師范大學
九、與目標專業相近的二級學科(可供調劑的專業)
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態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