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現公布我校第一批校外調劑專業(具體如下),我校第二批校外調劑專業將于一志愿校內調劑完成后公布,敬請關注。
一、調劑我校的考生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達到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包括總分線和單科線,我校屬一區)。
(二)必須為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含應屆和往屆),一律不接收專接本、專升本、成考生和自考生的調劑。
(三)調劑臨床醫學專業者,必須具有5年制全日制臨床醫學本科學習的背景。
(四)考試科目中無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或學校自命題西醫綜合,不能調我校含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或聯考西醫綜合考試科目的臨床醫學專業。
(五)我校含數學一(或數學二)的專業一般要求調劑考試科目中有數學的考生,確因學科發展需要調劑考試科目無數學的考生則在復試中加試數學科目。
(六)必須專業對口,其中臨床醫學學術型不可以調劑到臨床醫學專業型。本科為中西醫結合、中醫類專業不得調劑西醫類專業;本科為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專業背景考生限調劑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學術型)、基礎醫學、理學專業;本科為護理專業限調劑護理學、基礎醫學專業、理學專業。
(七)調劑公共管理專業者,限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且考試科目必須一致。
(八)我校“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進入復試的成績要求為:在2017年國家復試分數線的基礎上,總分降50分,單科降10分。我校2017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名額約10人,均為專業型。調劑“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除滿足以上(二)-(七)條件外,需持有《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詳見我校2017年碩士招生簡章備注欄各專業報考說明。
二、調劑專業和調劑程序
我校第一批校外調劑專業見附表1,詳見我校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碩士研究生調劑服務系統公布的生源余缺信息(調劑網預計3月17日開放)。
請每位調劑生務必于3月20日上午8點之前登陸“國家調劑網”正式輸入“調劑志愿”,在調劑網頁中的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選擇調劑學校——溫州醫科大學;
第二步:選擇學院;
第三步:按本人的意愿選擇調劑專業和研究方向,提交即可。
特別提醒:英語六級成績≥425分的考生,請務必在“聯系電話”欄填寫“聯系電話(六級:六級成績)”。
我校將于3月20日通過“國家調劑網”發復試通知。接到復試通知后請在規定時間內盡快回復復試通知。如若超過時限視為自動放棄,我校將另行調劑。
三、注意事項:
(一)考生務必要誠信報考,對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二)請調劑生務必結合自身綜合實力填報志愿,考分較低考生和大學英語六級成績﹤425分的調劑生請慎重填報臨床醫學類等熱門專業。
(三)請每日關注我校網站的最新招生動態。
(四)請務必保持通訊手機信息暢通。
研究生院
2017年3月16日
附表1: 溫州醫科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第一批校外調劑專業
學院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類型
|
調劑名額
|
基礎醫學院
|
071003
|
生理學
|
學術型
|
若干
|
100101
|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
學術型
|
若干
|
|
100102
|
免疫學
|
學術型
|
若干
|
|
100103
|
病原生物學
|
學術型
|
若干
|
|
100104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病生)
|
學術型
|
若干
|
|
1001Z2
|
醫學生物化學
|
學術型
|
若干
|
|
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
|
071000
|
生物學
|
學術型
|
若干
|
125200
|
公共管理
|
專業型
|
若干
|
|
125200
|
公共管理(非全日制)
|
專業型
|
若干
|
|
檢驗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
071000
|
生物學
|
學術型
|
若干
|
100102
|
免疫學
|
學術型
|
若干
|
|
眼視光學院
|
071000
|
生物學
|
學術型
|
若干
|
083100
|
生物醫學工程
|
學術型
|
若干
|
|
085230
|
生物醫學工程
|
專業型
|
若干
|
|
藥學院
|
100700
|
藥學
|
學術型
|
若干
|
105500
|
藥學
|
專業型
|
若干
|
|
100800
|
中藥學
|
學術型
|
若干
|
注:歡迎符合要求考生調劑“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調劑專業:專業型專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