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林其釗
單位:熱科學與能源工程系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3系
郵編:230026
電話:+86-551-3600430
個人主頁:http://combustion.ustc.edu.cn/Lin_Qizhao.html
實驗室介紹:http://combustion.ustc.edu.cn
個人簡歷 Personalresume
1978年3月—1988年12月在大連理工大學動力系學習,1982年1月獲學士學位,1984年12月獲碩士學位,1988年12月獲博士學位。2002年—2003年,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高級訪問學者。
《燃燒科學與技術》、《工業(yè)加熱》編委,全國燃燒節(jié)能凈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41)秘書長。長期從事燃燒科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無焰燃燒和超焓燃燒的基礎與應用研究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提出了常溫空氣無焰燃燒的概念,簡化了無焰燃燒的實現(xiàn)條件,拓展了它的應用空間;在國內外首次將這種新型無焰燃燒技術應用于燃氣鍋爐中,大大提高了鍋爐熱效率;提出基于空間反應的粉煤氣化技術,為煤炭氣化提供了一個新的實現(xiàn)途徑;基于超焓燃燒與無焰燃燒技術,進行了生物質高溫燃燒研究;將無焰燃燒技術應用于中小型燃燒設備,大大提高了設備效率與性能;采用超焓燃燒的思想,研究了VAM氧化轉化。
承擔了多項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歐盟FP-6等項目。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30余篇,申請發(fā)明專利20余項。主持的“新型無焰燃燒技術在煤改氣及燃氣工業(yè)鍋爐中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獲2009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新型無焰燃燒技術在燃氣工業(yè)鍋爐中的應用獲2010年中國質量評價協(xié)會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獎;個人獲2010年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獎--突出貢獻者獎。
主要研究方向:
1)研究具有空間放熱特征的無焰燃燒機理與實現(xiàn)條件,探索其在工業(yè)窯爐、加熱爐、煤氣化等燃燒設備中的應用。
2)超焓燃燒的理論研究,以及將超焓燃燒思想應用于劣質氣體、液體、固體燃料的燃燒之中。
3)微型發(fā)動機與中低溫SOFC的研究與探索。
研究方向 Researchdirection
1、燃燒學/燃燒與污染控制技術
2、動力工程
3、熱能工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考研信息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