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7研究生復試被刷怎么辦?中國考研網在提醒考生不要慌,自亂了陣腳。復試被刷后大家還可以抓緊調劑,把握最后的救命稻草。關于調劑,下面幾個常識大家需提前了解準備。
【考研調劑七大常識】
►什么是考研調劑?
教育部規定,考生如果符合復試條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參加復試的,考生檔案應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調劑。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計劃的限制,有些考生雖然達到分數線,但并不能被安排復試或復試后并不能被錄取,對這些考生,招生單位將負責把其全部材料及時轉至第二志愿單位,這個過程即稱為考研調劑。只有參加全國統考并上了國家線的考生,才有調劑的機會。
►考研調劑基本要求
教育部規定,考生如果符合復試條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參加復試的,考生檔案應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調劑。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計劃的限制,有些考生雖然達到分數線,但并不能被安排復試或復試后并不能被錄取,對這些考生,招生單位將負責把其全部材料及時轉至第二志愿單位,這個過程即稱為考研調劑。只有參加全國統考并上了國家線的考生,才有調劑的機會。
►考研調劑有哪幾種?
一般而言,調劑分兩種:一是校內調劑,二是校外調劑。考生如果進入所考院校復試,但最后沒被所報專業錄取。可以優先申請校內調劑,即調劑到別的相近專業。校內調劑的成功率大一些,學校也會優先考慮第一志愿報本校的考生。
►調劑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學校嗎?
可以申請多所。給有接收調劑名額的學校發調劑申請,前提是你的條件符合學校要求。調劑考生應多份寄送申請表,以提升被調劑的機會;盡早與擬調劑的招生單位研招辦取得聯系,第一時間獲得調劑信息,最好能獲得擬接收調劑招生單位研招辦電話,與他們取得電話聯系確認情況。
►如何獲取院校空缺招生信息
如果院校在某些專業方面出現較大的空缺,院校會通過一些媒體公布相關信息,并查閱考生的調劑需求。有些院校如果常年某幾個專業生源不足,也可能會和其他院校形成固定的調劑關系,這主要是基于專業設置相近、考試難度相近等原因,但也不拒絕個人考生的調劑申請。
►部分研究所調劑生可公費
能夠調劑的考生都是符合國家復試條件的,在接受過程中與普通考生享受同等待遇,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在歷年調劑信息中,部分研究所發布的調劑公告中,公布有公費的名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多留意一下。
►調劑方法注意事項
(1)搞清楚初試成績的排名。
(2)全面撒網。
(3)不要被動、要主動。
(4)要打電話咨詢。
(6)不要毫無目標,要有的放矢。
(8)要抓緊時間進行有重點地復習。
(9)不放棄任何機會。
【考研調劑流程】
1、搜集調劑信息 → 2、下載并填寫調劑申請 → 3、寄送材料給調劑單位 → 4、調劑單位接收并寄回調劑函 → 5、向原報考單位申請調劑 → 6、原報考單位轉寄報考資料 → 7、接收調劑的單位接收調劑資料 → 8、調劑考生參加復試(復試成功) → 9、研招辦調檔 → 10、錄取
詳細解讀:
第一,在未通過第一志愿單位的復試,或是已通過國家線而未能接到第一志愿單位發出的復試通知,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詢復試調劑的相關信息。
比如有哪些學校還有招生名額,哪些專業與初試專業考試科目相同或是相近以便于專業調劑,這些都是重要的調劑信息。考生可以將注意力放在西部院校或者往年調劑名額較多的院校上,也可以關注本校的招生名額。西部學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報考的人數歷年較少,但學校的綜合實力較強,對考生而言仍是不錯的選擇。考研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考生應著重關注這些區域學校的調劑信息。考生的母校也是關注的重點,一來打探消息便利,二來母校與考生有較多的情感聯系,本校若有空余招生名額會優先照顧本校學生。
第二,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找到有空余名額的招生單位后,考生可以到各高校研究生院(即研招辦)下載調劑申請表,填寫個人信息。
在寫作調劑申請時應注意簡潔明了,可以附帶介紹自己的專業背景或學術成果,比如參與社會實踐,科學實驗或發表的論文,言辭懇切,重點突出;切忌調劑申請內容過于龐雜,沒有重點,廢話連篇。
第三,擬調劑考生將申請材料寄送給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研招辦。
考生應盡量多寄送調劑申請予多個學校,普遍撒網,最后才能多撈魚,這樣考生調劑成功的幾率將大大提升。考生需要通過電話或者直接與調劑單位面談這樣的形式獲取對方招生信息,并告知對方自己有調劑的請求希望對方能接受,然后寄給對方自己的申請材料,以后記得經常聯系看申請材料對方是否收到,不要通過電郵形式與對方聯系,或一次電話后就不再主動聯系對方,這樣對方也可能會逐漸忽略你的存在。
第四,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研招辦審核后發接收調劑函至考生原報考單位。
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研招辦在審核考生資格后,若考生符合該單位復試條件可以寄發調劑函至考生原報考單位,以便于將考生的報考資料調至本單位。這個過程考生可以電話以詢問的態度提示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研招辦盡快落實調劑函寄送原報考單位,讓自己安心,也可以確定時間來準備擬招生單位的復試科目。
第五,擬調劑考生向原報考單位申請調劑。
考生在明確已經獲得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許可之后,應及時主動的與原報考單位取得聯系,告知招生辦自己的實際情況。并表達希望原報考單位在接受到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調劑函后能及時轉寄報考資料,即考生的考試試卷等資料。
第六,原報考單位同意并轉寄報考資料。
第一志愿單位未錄取考生,本應由第一志愿單位招生單位負責把其全部材料轉至第二志愿單位,但學校的研招機構招生事務繁瑣,往往沒有時間和精力特意去做這件事情,即使會做在時間上也會延緩,所以考生一定的主動出擊。考生可以自己把從調劑院校拿到的相關材料,直接遞交到原報考單位以調出自己的報考資料。
第七,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研招辦接收擬調劑考生的報考資料并通知考生參加復試。
通過考生自己努力,在明確考生的報考資料已經送達擬接受調劑單位并被接受以后,當然這個過程考生可能電話打到手軟,嘴皮子磨掉一層皮,但只要一切如愿進行,便都是值得的,考生應在第一時間關注調劑單位的復試內容并著手認真進行復試準備。此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考生的專業知識、科研潛力以及綜合素質等是復試考查的重點。調劑學校在名額雖有空缺但是可選擇人數可觀的前提下,看重的仍是考生自身的素質與能力,所以考生不能馬虎必須認真對待。
第八,錄取與調檔。
考生若通過調劑單位的復試,調劑單位就會發出錄取通知并進行調檔。考生的調劑到此宣告成功落幕。
縱觀整個調劑過程,考生的主動出擊是關鍵,收集調劑信息并及時與調劑單位和原報考單位取得聯系是重要的手段,若想在首次復試失利的不利境況下,反敗為勝,就得樹立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和信心,那么未來就是光明的,前途仍是遠大的,希望考生在不得已調劑是最后都能得愿所償。
考研調劑系統使用流程:
1、進入“中國研究生招生網”點擊“網上調劑服務系統”(3月18日起開通)
2、用學信網賬號進行登錄
3、進入系統后,點擊“查詢缺額信息”查看調劑信息
4、點擊“考生調劑報名”先寫調劑志愿,可填兩個平行志愿,48小時之內鎖定,不可修改。要注意寫上聯系方式。
5、若要修改志愿,要等48小時之后,點擊“修改調劑志愿”進行修改,修改后之前報考學校信息自動刪除,院校若是還沒發復試通知也將看不到了。
6、及時關注“查看復試通知”,關注自己是否被接收調劑,進入復試,院校一般也會短信或電話進行通知。
7、若沒有進入復試可進入修改志愿重新申請,循環4、5、6,指導獲取復試資格。
8、關注復試結果,點擊“查看復試通知”,可看到自己的待錄取通知,要謹慎選擇“接收/拒絕”一旦接受了院校待錄取就不能接收其他復試院校的了,除非該院校自行解除你的待錄取,所以一定要考慮清楚,可在院校要求的時間范圍內拖著(如果有更想去的院校),直到能夠進入自己比較想去的院校。
考研調劑服務系統使用注意事項
①第一志愿沒有被招生單位錄取并且達到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統考、管理類聯考、法碩聯考以及少數民族骨干計劃考生,均可參加網上調劑。
②參加調劑的考生每人可以在網上填報三個平行調劑志愿,提交后的調劑志愿在48小時內不允許修改(每個志愿單獨計時),以供招生單位下載志愿信息和決定是否通知考生參加復試。48小時后,考生可以修改調劑志愿。
③考生在網上填報調劑志愿時,選擇調劑的招生單位、專業門類與自己的考試成績必須符合國家的調劑政策。
④考生接到招生單位發出的待錄取通知后,需在單位規定時間內登錄調劑系統確認,否則招生單位可取消待錄取通知。
⑤考生一旦接受待錄取通知,表示調劑完成,將不能再填報調劑志愿、接受復試或待錄取通知。考生如欲取消已確認的待錄取通知,必須征得已被待錄取單位允許,在招生單位取消待錄取通知,并且考生登錄調劑系統進行確認后,方可繼續填報調劑志愿、接受復試或待錄取通知。
⑥未網上確認接受復試通知的考生不能被招生單位設為待錄取(一志愿考生例外)。
⑦只有上線考生方可查詢由招生單位設定的缺額信息,填報的調劑志愿必須是招生單位設置缺額的專業。
⑧請調劑考生注意瀏覽各招生單位公布的調劑方法和復試通知。
⑨請考生與招生單位密切聯系,及時完成網上確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