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公共管理碩士專業
1、什么是公共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縮寫為MPA)是為適應社會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的要求而設立的,其培養目標是為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培養德才兼備、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畢業生成為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熟悉具體公共管理或政策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務人才。
2、公共管理碩士的學科基礎
MPA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學科基礎是作為公共部門管理及政府管理研究領域的公共管理學及公共行政學。西方公共行政學的淵源來自于政治學、法學和財政學等學科,其思想基礎則是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 )和馬克斯?韋伯(Max Weber)等人所奠定的。威爾遜在1887 年所發表的“行政(學)之研究”一文是西方公共行政學誕生的象征性標志。在百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公共部門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領域經歷了三次“范式”的變化—— 即從傳統的公共行政學到政策科學再到公共管理學的三次突破。應該說,這一領域的名稱并不是統一的,有各種各樣的名稱,如“公共行政學”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事務(學)”(Public Affairs)、“政策科學” (Policy Sciences)或“公共政策”( Public Policy )、 “公共管理學”( Public Management)等等。但在不同時期常用的名稱有所不同:60 年代以前一般稱為“公共行政學”,七八十年代流行“政策科學”或“公共政策”,80年代中期以后又出現“公共管理學”這一名稱。
二、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就業
MPA畢業生的實際就業情況與各校所提出的培養目標及去向相符。這些MPA學位獲得者的就業背景十分廣闊, 主要是在公共組織或公共部門從事公共服務工作,也有少數在私人部門(公司、企業)的行政部門就業。地方、州、聯邦政府機構,非營利的公共組織(各種協會、基金會、工會等),思想庫或咨詢公司,公司企業的人事、行政部門是MPA畢業生就業的四個主要機構。
三、公共管理碩士考研
通過對公共管理碩士的專業和就業情況分析,公共管理碩士還是很多人希望進一步學習的方向,因此考研壓力應該說是比較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建議考生們要摸清招考院校情況,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復習計劃,考上理想的院校。
1、招考院校,總的來說首批實力比較強。
首批MPA試點院校為24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 天津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2003年新批MPA培養單位23個: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湘潭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大學、南開大學、云南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蘇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山西大學、安徽大學、中南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內蒙古大學、新疆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合肥工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
2、報考準備
報考公共管理碩士,最好具備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行政學、公共管理學等學科知識背景。另外還要求具備一定的社會調查和實踐能力、統計學等方面的知識,所以建議 2012年的考生在報考相關院校時候要認真考慮,而且有些院校是要求具備高等數學等相關知識,所以不能只憑一時的興趣或是頭腦一熱報考。
3、早定目標、及早復習。
公共管理碩士的學科基礎比較固定,考研院校也比較明確,所以提醒考生要盡早定下目標,報考哪一個院校。復習工作越來越好,盡管公共管理碩士可能會要求具備一些統計學、高等數學等方面的知識,但重點還是在于記憶性的知識,所以要盡早開始復習。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