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貨幣銀行學考研復試大綱
《貨幣銀行學》考試大綱
適用專業名稱:金融碩士
|
|
科目代碼及名稱
|
考試大綱
|
25貨幣銀行學
|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測試考生對金融與經濟發展、貨幣及貨幣供需、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貨幣政策和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主要內容:貨幣與貨幣制度、信用與利率、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考察學生對相關拓展內容如金融創新、金融風險、金融危機與金融安全、金融監管等的了解情況。要求考生準確記憶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論,并能妥善運用到綜合題目的處理中。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信用與利率機制 約10分
金融市場 約5分
金融機構 約5分
商業銀行 約10分
中央銀行 約10分
貨幣供給 約5分
貨幣需求 約5分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約10分
金融創新 約10分
金融風險、金融危機與金融安全 約10分
金融監管 約10分
金融與經濟發展 約10分
題型比例:
客觀題 約30分
1.判斷題 約10分
2.選擇題 約20分
主觀題 約70分
1. 分析題 約7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信用與利率機制
考試內容
信用及其與貨幣的聯系;信用的特征;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利息與利率;利率體系;利率的計量;利率的決定;影響利率的主要因素。
考試要求
1. 了解信用的產生、信用的重要性、利息的實質、利率的作用。
2. 理解信用、商業票據、消費信用、國家信用、國際信用、基準利率與無風險利率、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年率月率與日率的概念。
3. 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論: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實際利率論、凱恩斯利率論。
4.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以及計算。
(二)金融市場
考試內容
金融市場原理;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衍生金融市場。
考試要求
1. 了解基礎性金融市場、衍生金融市場的種類及演進。
2. 理解并掌握金融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金融期貨與期權、離岸金融市場、回購市場、銀行間拆借市場、初級市場與二級市場、證券交易所與場外交易市場的概念及特征。
3. 掌握金融市場的特征、金融市場的類型、金融市場的功能、金融衍生市場主要交易的金融工具品種及主要特征。
4.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三)金融機構
考試內容
金融中介機構產生的經濟分析;金融中介機構的構成和基本內容;我國金融中介機構。
考試要求
1. 了解國際金融機構的產生和功能及存在的原因。
2. 理解并掌握我國金融中介機構體系的演變及構成。
3. 掌握現在金融體系的構成。
4.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四)商業銀行
考試內容
商業銀行的概念;特征與職能;商業銀行負債業務、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
考試要求
1. 了解商業銀行的作用及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歷史演變和發展趨勢。
2. 理解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的主要業務種類;商業銀行的風險類別。
3. 掌握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
4.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五)中央銀行
考試內容
中央銀行制度的產生和發展;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中央銀行制度的類型。
考試要求
1. 了解中央銀行的發展歷史;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中央銀行體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統。
2. 掌握中央銀行的類型;中央銀行業務經營的特點;中央銀行的職能。
3.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六)貨幣供給
考試內容
中央銀行與基礎貨幣;商業銀行與存款創造;貨幣供給理論與模型。
考試要求
1. 理解貨幣層次劃分的意義,貨幣供給量的決定因素。
2. 掌握貨幣供給、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原始存款、派生存款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影響貨幣乘數的主要因素。
3.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七)貨幣需求
考試內容
貨幣需求概述;古典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及其發展;貨幣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
考試要求
1. 了解并掌握貨幣需求、貨幣需求量、貨幣存量、貨幣流量、流動性偏好、流動性陷阱等概念。
2. 掌握費雪交易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和貨幣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
3.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八)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考試內容
通貨膨脹及其度量;通貨膨脹的成因;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通貨膨脹的治理對策;通貨緊縮。
考試要求
1. 了解西方經濟對通貨膨脹成因的幾種理論解釋。
2. 掌握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度量及其成因。
3. 掌握通貨膨脹的治理對策。
4.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九)金融創新
考試內容
金融創新的內涵;金融創新的背景與導因;金融創新的內容。
考試要求
1. 理解金融創新的含義,了解金融創新的國際背景與直接原因。
2. 掌握金融創新的內容,及其與金融管制、金融風險與金融深化之間的辯證關系。
3.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十)金融風險、金融危機與金融安全
考試內容
金融風險;金融危機;金融安全。
考試要求
1. 了解金融安全的內涵以及我國當前的金融安全情況。
2. 掌握金融風險內涵;掌握金融危機的內涵、特點及其預警等內容。
3.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十一)金融監管
考試內容
金融監管概述;金融監管的目標與原則;金融監管的內容;金融監管體制比較。
考試要求
1. 了解金融監管體制的不同模式。
2. 掌握金融監管的內涵、目標與原則,以及金融監管的內容。
3.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十二)金融與經濟發展
考試內容
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金融壓抑與金融深化;金融約束理論的發展。
考試要求
1. 理解發展中國家金融與經濟發展間的關系。
2. 掌握金融與經濟發展的一般關系
3. 掌握金融抑制與金融深化的相關內容。
4.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參考書目:
《貨幣銀行學》艾洪德 范立夫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1年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