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終極沖刺復習已經開始,為了幫助大家在最后的沖刺階段對考研政治中思想道德的重要考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名師為大家梳理了——2017考研政治思想道德部分最易考的NO.1大總結,請各位2017考研的學子能夠對這些最容易出題的考點熟記。
1.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反復強調,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
2.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任務,強調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是對新時期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等重大問題的深刻解答。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
3.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現形式,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學的信仰之。
4..理想是多方面和多類型的,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長遠理想和近期理想,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和生活理想等。在整個理想體系中,社會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個人理想則從屬于社會理。
5.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家寶。我們黨靠艱苦奮斗起家,我們事業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我們的幸福生活也靠艱苦奮斗去開創、去實現。艱苦奮斗,其主旨在于奮斗,其價值在于為事業而奉獻。
6.中華民族崇尚精神的優秀傳統,首先表現在對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互關系的獨到理解上。古圣先賢認為,人之所以異于禽獸,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物質生活固然為人所必須,但如果只沉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則無異于禽獸。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們的主流觀點。
7.習近平強調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在當代中國,興國強國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走興國強國之路,首先需要興國魂、強國魄,以強大的精神支柱為支撐,以高揚的精神旗幟為指引,團結凝聚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8.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為本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時代精神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體現民族特質并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的總和,是一種對社會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的集體意識。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緊密相連,都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撐。民族精神為時代精神提供生長根基和發展動力,是時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礎和依托;時代精神則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體現。牽引著民族精神的發展方向,并賦予民族精神以時代內涵。
9.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也是一致的,這不僅是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中國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對全體中華兒女包括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基本要求。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的一致性。在這個問題上,愛國與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則。
10.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首先體現在對社會主義中國的熱愛上,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必須堅持的立場和態度。
11.對人民群眾感情的深淺程度,是檢驗一個人對祖國忠誠程度的試金石。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