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析題: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1.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2016年7月28日,交通部聯合工信部等七部委共同發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醞釀已久的出租車新政終于浮出水面。新政最為亮眼的地方是正式明確了誕生已有數年且飽受爭議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以下簡稱“網約車”)的合法地位,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網約車合法的國家。
自網約車服務誕生以來,我們所能聽到的相關消息主要有兩種:一是消費者的熱切歡迎,二是出租車業者的堅決抵制及政府部門的管制。
在中國,出租車經營權一直被看作一種資源,絕大部分城市均需有償使用或通過拍賣的手段獲取。傳統出租車產業鏈上所涉及的主體有政府主管部門、出租車公司、出租車駕駛員以及乘客,涉及的資源則是營運車輛和出租車牌照。在網約車誕生之前,全世界的出租車均建立在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門制定的規范基礎之上,符合資質的出租車公司從主管部門取得運營牌照,駕駛員通過與出租車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或向其購買營運性質的出租車及對應的運營牌照等方式來獲取運營出租汽車的機會,普通乘客則通過道旁揚招或電話預約等方式得到服務。由于牽扯到有償使用問題,“份子錢”成為制約出租車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難題,司機多抱怨勞動強度大、成本高,而乘客往往反映打車難、服務差。
網約車的誕生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這一境遇。網約車問世后,贏得乘客好評,同時引得風險投資蜂擁而至;而在諸如北京等國內的大城市,網約車不僅為大量民眾解決了打車難的問題,良好的用戶體驗也大大提升了嫌棄傳統出租車“臉難看”的民眾對于網約車的使用黏性。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城市出行產業進行革新的網約車,無疑打破了舊模式下的信息不對稱格局,滿足了民眾碎片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很快就在市場中贏得了一席之地。
材料2
就近幾年的實際狀況看,網約車是自2015年起被納入國家經濟戰略體系的“互聯網+”行動的果實,是新媒體產業對傳統產業進行融合重構的典型,是分享經濟的代表業態和領頭者,網約車合法化是中國市場經濟法治體系進一步完善的體現。網約車在中國的發展及合法化的歷程,為一窺中國新媒體產業發展狀況提供了絕佳的范例。
被網約車重構后的新產業鏈加入了新的要素,提升市場活力的同時呼喚著管制體系的改革。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主管部門援引既有法條對其進行管制、制止的做法不同,中國大陸應對網約車這一新業態的態度空前開明,而這一個小小的例子正體現了中國追求經濟創新轉型發展的決心,折射出中國抓住新媒體產業革命戰略機遇、主動推進產業鏈重構的宏大意圖。
摘自《人民日報》(2016年10月10日)
請回答:
(1) 運用矛盾學說相關原理分析,交通部發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是如何解決傳統出租車與消費者個性化出行需求之間矛盾的?(5分)
(2)結合材料2,說明交通部《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對于改革創新有何啟示?(5分)
2.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78年以前,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市場經濟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的專利,人們談之色變。改革開放后,我們對市場機制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鄧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從黨的十二大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黨的十三大提出“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市場化改革輪廓逐漸清晰。
1992年,黨的十四大將“市場經濟”第一次寫在社會主義旗幟上,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強調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深刻改變中國面貌的一次重大突破。此后,對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我們一直在根據實踐拓展尋找新的科學定位。可以說,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就是不斷認識和探索政府和市場關系的過程。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核心還是要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的關系。這個問題能否解決好,不僅直接關系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也關系整個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取向和最終成敗。
——摘自《中國青年報》文章“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用好
材料2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請回答:
(1)如何協調市場“看不見的手”和政府“看得見手”的關系?(4分)
(2)政府如何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6分)
3.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他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使具有60多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里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徹底擺脫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這三個“深刻改變”、三個“偉大飛躍”、三個“新的蓬勃生機”,站在中華文明5000年、世界社會主義500年和人類社會發展史的高度,深刻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于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和中國人民的幸福安寧的偉大歷史意義,深刻揭示了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史必然性。
-------《光明日報 》2016年07月13日
材料2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
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 人民日報 》2016年07月02日
請回答:
(1)為什么說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是歷史的必然?(5分)
(2)結合材料2,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5分)
4.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習近平三年十一次接受紅色基因教育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和一心為民的革命精神和服務品格,是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守的信仰和情懷。不斷接受紅色基因熏陶,已經成為習近平的習慣,且每一次他都會有新感受、新思考。2016年2月2日,習近平在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時指出:“多來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讓廣大黨員干部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
——來源:學習中國2016年2月4日
材料2
習近平井岡山再談繼承紅色基因三條主線開啟治黨新局面
2016年2月2日,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如約來到江西。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習近平表示,要讓廣大黨員千部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這并不是習近平首次向廣大黨員干部強調黨的優良傳統的重要性。2015年2月,同樣是春節前夕,習近平在陜西視察時強調,延安精神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在習近平看來,繼承紅色基因也是重要一環。可以說,上述三條主線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局面。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足跡已經遍布革命老區:河北西柏坡、山東臨沂、福建古田、陜西延安銅川、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革命老區有優秀的紅色精神,多次到老區,既是對老區人民生活的牽掛,也是對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洗禮,正如習近平所說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習近平表示,要讓廣大黨員干部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在井岡山茅坪八角樓革命舊址群,習近平叮囑要保護好毛澤東住處的原物;與全國道德模范以及革命烈士后代圍爐而坐時,習近平說,偉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井岡山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之作,從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萬里,不忘初心。
在河北西柏坡,習近平語重心長地叮囑機關干部:“大家要牢記,權カ是人民賦予的,要為人民用好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九月會議舊址,習近平主持召開座談會,平山縣縣鄉村干部、老黨員和群眾代表暢談了他們對反對“四風”、樹立良好作風的感想。習近平表示,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對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學習多重溫,心中就會增添許多正能量。
2015年2月,習近平到陜西調研,在西安聽取工作匯報時強調:“我們黨是一個具有長期奮斗歷史和優良革命傳統的黨,也是一個緊跟時代步伐、善于與時倶進的黨。黨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結合時代條件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貫穿始終,提高辯證思維、系統思維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為黨和人民事業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來源:中國青年網2016年2月5日
請回答:
(1) 如何在道德方面理解材料中“紅色傳統基因”的內涵。(5分)
(2) 材料中為什么要把“紅色傳統基因一代代傳下去”?(5分)
5.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3年耕耘,我們有了不少收獲。在雙方努力下,中美兩國在雙邊、地區、全球層面眾多領域開展合作,推動兩國關系發展取得新成果。兩國貿易額和雙向投資達到歷史新高,人文和地方交流更加密切,網絡、執法等領域合作和兩軍交往取得新進展。兩國發表了3個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達成具有歷史意義的《巴黎協定》。兩國在朝鮮半島核、伊朗核、阿富汗、敘利亞等熱點問題上也保持了有效溝通和協調。這些合作給中美雙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進了亞太地區及世界和平、穩定、發展。
3年的成果來之不易,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雙方要堅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堅定不移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這個選擇符合中美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各國人民普遍愿望。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都應該堅持這個大方向,毫不動搖為之努力。
現在,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世界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深入推進,各種挑戰層出不窮,各國利益緊密相連。零和博弈、沖突對抗早已不合時宜,同舟共濟、合作共贏成為時代要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發達國家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兩國更應該從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勇于擔當,朝著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方向奮力前行。
——摘自習近平:《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而不懈努力——在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6月6日)
材料2
今天的中美關系正處在又一個關鍵時刻。
美國有些人認為,中國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挑戰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海問題。南海問題的實質是領土和海洋管轄權之爭。中國所做的不過是鞏固和捍衛長期堅持的合法權益。但中國的行動被嚴重誤讀,被一些人視作挑戰美國在亞太和世界霸權的戰略性舉措。中國與傳統西方大國不一樣,作為一個五千年的東方文明,中國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傳統、政治思維和國際視野。我們沒有野心統治亞洲,更沒有野心統治地球,就是南海,我們也從沒有說過全都是我們的。我們只有一個“野心”,就是做好中國自己的事情,讓近14億中國人能過上比較體面的、有尊嚴的日子。中國要和平崛起的神圣權利,中國人要過好日子的神圣權利是不應該被任何人剝奪、也是任何人也剝奪不了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反對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中國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中國不覬覦他國權益,不嫉妒他國發展,但決不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摘編自人民網(2016年5月20日,7月2日、7月5日)
請回答:
(1)如何理解“中美新型大國關系”?(5分)
(2)結合材料分析“中美關系正處在又一個關鍵時刻”?(5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