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每一年考研的小伙伴都會為政治分析題感到頭疼,因為不管背了多少遍書,過了多少遍知識點,我們在真正做題的時候依然老是拿不到高分。因為一般政治分析題都是需要結合不同的材料來作答的,所以即便是我們把標準答案都背下來,我們也不能保證下一次能夠回答的毫無瑕疵。那我們分析大題的時候究竟要怎么辦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題模板來幫我們了。而這些所謂的答題模板也不是說要小伙伴們死記硬背的,主要是要幫大家理清答題思路,建立一個完整的審題答題的思維體系,學會將材料、問題還有知識點串聯起來。
問題一:經濟全球化
一旦小伙伴們在題目中看到國際投資變化、國際貿易變化和國際金融變化等關鍵詞的時候,就可以斷定這是一道關于經濟全球化的問題了。而關于經濟全球化的問題,主要的考查點一般會圍繞著經濟全球化會加大南北的發展差距的問題所展開,使得發展中國家更容易受到外部波動的影響。而造成這個局面的根源,一是少數西方發達國家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居于主導地位,二是現有的世紀經濟規則對發展中國家不利。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發展中國家既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同時還要盡量趨利避害;既要積極參與規則的制定,也要加快自身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各國共贏、平等、公平、共存的經濟全球化。
問題二:三農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三農問題”是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問題。其中涉及兩個方面。一是農村改革的問題,其實質是陳述了農村改革的歷史;第二個是農村存在的問題,陳述了農村改革的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目標是降低農業勞動力的比重,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具體的執行措施包括,首先要改變農村的產業結構,大理發展非農業產品;其次為農民進城鎮就業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加快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使農民變為城鎮居民。而對于新農村的建設,有這樣一些要求,要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面貌,培養新型農民,增加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要促進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加快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問題三: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相關考題一般會要求小伙伴們結合具體材料進行分析。小伙伴們在分析材料的時候要結合具體的考點進行回答。在外交政策方面,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氣質,堅持奉行獨立自主和和平外交的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問題四: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在碰到有關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相關題目的時候,首先我們要能回答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的核心的是改革創新。民族精神具體要求包括捍衛國家利益、參與全球化競爭。其次,時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創新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是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第二,其他一切創新的重要保障是制度創新;第三,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科技創新能力;第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需要是大力推進文化創新;最后,創新的基礎和希望是人才。
問題五:科學發展觀
遇到有關科學發展觀的問題,首先要先回答什么是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指的是新型工業化道路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在新世紀階段,我國的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一方面我國經濟社會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另一方面,我國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尖銳,社會利益關系日益多樣化,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不協調狀況凸顯。為了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態勢,解決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問題六:矛盾的對立和統一規律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之間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的關系;矛盾的斗爭性指的是矛盾之間相互排斥、相互制約的關系。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矛盾雙方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相互聯結相互制約,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的時候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矛盾的對立和統一不僅揭示了事物聯系的實在內容,而且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
問題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之后才實現的,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五個階段。第一,在1938年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做了名為《論新階段》的報告,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第二,在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實際領導,開始從理論上系統總結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第三,經過了延安整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成為了全黨的共識;第四,在黨的七大上,劉少奇同志所做的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進一步從理論上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第五,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并被寫入黨章。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具體化賦予中國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問題八: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分別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同時二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在實際的認識過程當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又是相互交織相互滲透的。
問題九:分配制度問題
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我國實行按勞分配。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所決定的。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是由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所有制基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
以上這九個問題,就是小編為小伙伴們整理的考研政治的九大考點。關于公共課的復習,真誠固然很重要,但是我們同樣需要一點點的套路來讓我們的額答案顯得更加漂亮。這些答題模板小伙伴們快快收好,希望能在考場上助小伙伴們一臂之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