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毛中特第八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的一節內容,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建設的一部分。
(一)考情分析
從2010年至2016年,和諧社會建設在考研政治中一共考察過五次,共計五道題,其中4道選擇題,1道分析題,所占分值大致為0-10分。具體考情為:
2010年分析第35題,
2011年單選第7題,
2012年多選第25題,
2013年無,
2014年多選第25題,
2015年無,
2016年多選第24題。
從考查頻率上說,和諧社會建設部分呈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從2012年起基本上隔年考查;從考試題型來看,自2010年考查過分析題后,一直都以選擇題考查為主,其中多選題居多。這為大家的復習指出了方向,即以能夠命制選擇題的細節知識點作為和諧社會建設部分的復習重點。
(二)歷年真題
近幾年有關和諧社會建設部分的歷年真題大多都呈現出一大特點,即與時政緊密結合,尤其是與黨的最新會議或最新政策相關,如:
(2011)黨的十七大通過的黨章把“和諧”與“富強、民主、文明”一起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寫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其原因在于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2014)《中共中央關于全國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限期實行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類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可以(降低政府治理成本,增強公民對社會的認同感,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2016)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但是到2014年末,全國仍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實施這一方略的主要舉措有(產業扶持,轉移就業,社保政策兜底,易地搬遷)。
(三)復習指導
基于以上對和諧社會建設部分內容的命題規律分析,各位同學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諧社會建設部分內容共包括三節:
第一節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第二節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三節創新社會治理體制
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務必將這些基礎理論做到了熟于心,并以此作為答題時應堅持的基本立場。
其次,關注時政動態。對于黨召開的最新會議、實施的相關政策及有關民生動態的相關舉措同學們要做到及時了解,可以通過電視新聞、報紙、網絡等媒介等獲取信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