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學校概況
上海財經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管為主,法、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由教育部、財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二.學院概況
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前身為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迄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1997年10月會計系更名為會計學院,在國內會計學界有很高的聲譽,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1981年被批準為全國首批會計學博士點,1987年被財政部、中國財貿工會委員會評為“全國財稅系統先進集體”,1988年被國家教委遴選為國家重點學科,1992年被國家教委批準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同年被財政部評為“全國財政先進單位”,1995年被財政部評為“全國先進財會工作集體”,1995年被授予“上海市模范集體”榮譽稱號,1997年被評為財政部重點學科,2000年申報的“會計與財務研究院”被教育部評為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會計學會教育分會秘書處常設單位。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52名,其中博導12名,教授15名,副教授20名,教師中已取得博士學位的40人。學院目前設有會計理論、審計理論、財務會計、國際會計、成本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和會計信息系統等研究方向。截止2010年6月,共有全日制本科學生1308名,碩士生202名,博士生32名。
通過十幾年來的教學和科研機制改革,致力開展海外合作,1993年以來,學院相繼與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澳洲會計師公會(CPAAustralia),澳大利亞國家會計師協會(NIA)建立了合作關系,1996年與香港城市大學、加拿大注冊會計師協會聯合建立了“中國會計教育與研究中心”,進行相互間的資料交換、人員互動和合作研究,2006年11月取得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最高培訓機構資格。2007年10月獲得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公會(ACCA)授予的國內首個最高級別培訓證書——白金級。
2002年進行了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完善碩博連讀生培養制度:在培養研究型學生的同時,本學科還積極拓展專業性培訓市場,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培養體制,其中之一是開設MPAcc(會計碩士專業學位),開拓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本科已經成為各類高層次會計與財務人才的教育培訓基地。通過科學研究,設立良好的研究平臺,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干。學術帶頭人陳信元教授2000年被教育部遴選為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并被上海市教委評為杰出曙光人才,上海市首屆十大青年經濟人物,2001年獲得“上海市勞動模范稱號”,2003年被教育部評為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2004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稱號,2006年獲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近五年來,本學科教師承接國家級課題16項目,58項省部級項目,橫向課題61項。在《經濟研究》和《管理世界》期刊上發表論文27篇,在其他國家一級期刊上發表論文138篇,完成著作64部,在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5篇,尤其是在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上發表的論文,實現了國內學者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零的突破。一項研究項目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組織的結題項目績效評估會上,被評為特優,這是工商管理領域自1992年至今唯一獲得特優的項目。十五項成果分別獲得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和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等省部級獎。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進行的教學改革都分別獲得了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篇博士論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會計學院一直致力追蹤國際上會計學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最新動態,抓住國內外會計師領域的重點、熱點和難點,提倡“敢為人先”精神,“踏實肯干、追求卓越”作風,“尊重成果、珍惜人才”風尚,重視國內外學術交流,鼓勵跨學科、跨地區的合作研究,推動教學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社會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的高級會計和財務管理人才,使該學科在教學科研上逐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