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學校簡介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位于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21世紀大學協會成員,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全國重點大學。
二.學院概況
復旦大學社會學學科為“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高校一流(重點)學科(B類);在教育部第二、三輪學科評估中,社會學一級學科名列前茅,師資規模位居第一。
據教育部第二輪學科評估報告,復旦大學社會學二級學科的整體水平在參評單位中排在第2名。設有社會學、社會工作本科專業,擁有社會學博士、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設有社會學博士后流動站。社會學系現有全職教師21人,其中,超過一半的教師為海外名校留學歸來的博士,有教授12人;另有聘自海外名校的顧問和特聘教授5人、訪問教授2人,來自社會工作系、心理學系的研究生導師8人。在教師中,有國家****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上海市曙光學者2人、浦江人才7人。在長三角等地建有多處社會調查研究基地,擁有先進的社會研究方法多功能實驗室;由本系教師負責、參與的國家協同中心、校級學術中心等十余個,其中,當代中國生活資料中心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民間文獻資料。在科研上,本系致力于開展以理論創新為導向的經驗研究;在社會學理論、制度變遷與社會轉型、社會分層與社會公平、社區研究、社會運動、社會信任、公眾政治參與、文化與宗教、當代社會生活史等領域里,取得了在海內外學界有影響的成果。
本系創建以來,已培養本科生1700余人、碩士博士研究生200余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在教學上,本系以培養社會學專業的高級人才為目標,注重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并通過社會實踐領會到社會學作為知行之學的價值;注重使研究生具備同國際學術前沿對話的基礎和獨立開展學術研究的能力。本系每年大約招收社會學專業本科生65名、碩士生15名、博士生7名。
本系鼓勵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鍛煉成長。1988年秋開始實施的教學計劃及以后的調整都明確規定大學四年學習期間,要有一定的社會實踐時間和任務,進行成績評定,給予學分,近幾年來對社會實踐優秀者還給予獎勵,發給紀念獎牌。
1995年,本系吳燁宇、桂勇、刁鵬飛、沈揚等10位同學完成的“浦東新區社會調查”,獲第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指導教師范偉達。2003年,本系莊好、魏炯翔同學完成的調研報告《融入大上海:臺商低調策略》,獲第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指導教師張樂天、瞿鐵鵬。范偉達榮獲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教委等六個部門聯合頒發的“上海市2007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榮譽證書。2001級碩士研究生馮艾兩次參加西部計劃服務隊工作,2003年11月,作為扶貧支教代表出席全國經驗交流會,受到中央首長的接見并作了發言,先后獲得中國青年志愿扶貧服務金質獎章、第五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稱號、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1991年由本科生建立的社會學社和2002年秋開始舉辦的每年一次的“社會人節”,持續地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學術講座和課題研究,培養了同學的團隊精神和科研能力。
從美國斯坦福大學著名社會學教授A•英克爾斯1983年5月12日來復旦訪問作學術講演開始,特別是本系重建以后,對外交流日益增多。2005年以來,本系對外交流日益增多,有60%以上的教師應邀作學術出訪或講學。
本系恢復重建以來,已有美國、南斯拉夫、法國、瑞典、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和港臺的20余名教授,在本系講授社會思想史、社會學理論、社會研究方法、質性研究方法、宗教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美國社會結構分析、南斯拉夫社會學的發展、日本社會學研究之現狀等課程;Michael Burawoy、Arthur Kleinman、林南、Alice Schelgel、Martin K.Whyte、Eric O. Wright等著名學者先后來本系作學術講座數十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