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外國語言文學考研的熱門學科,小編整理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學校概況和學院的優勢,希望對2017年考生有所幫助。
一.學校概況
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計劃”,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后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于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后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截至2014年9月,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北京市海淀區三環路兩側分設東、西兩個校區,館藏紙質中外文圖書124.7萬余冊;轄21個教學系部,開設本科專業73個;有在職在編教職工1303人,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教師142人,普通本科在校生4814人,研究生22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92人、碩士研究生1840人),外國留學生1324人。
二.院校優勢
學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主體,文、法、經、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其中外國語言文學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具有傳統優勢的特色學科。目前學校開設英語、俄語、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瑞典語、柬埔寨語、越南語、老撾語、緬甸語、泰國語、印尼語、馬來語、僧伽羅語、土耳其語、朝鮮語、斯瓦希里語、豪薩語、波蘭語、捷克語、匈牙利語、羅馬尼亞語、保加利亞語、斯洛伐克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阿爾巴尼亞語、芬蘭語、烏克蘭語、荷蘭語、挪威語、丹麥語、冰島語、希臘語、希伯來語、波斯語、印地語、烏爾都語、菲律賓語、斯洛文尼亞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愛爾蘭語、馬耳他語、孟加拉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祖魯語、拉丁語、吉爾吉斯語、普什圖語、阿姆哈拉語、梵語、巴利語、索馬里語、尼泊爾語、泰米爾語、土庫曼語、加泰羅尼亞語、約魯巴語、蒙古語、亞美尼亞語等67種外國語課程。
學校開設專業78個,覆蓋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和工學五個學科;有1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有1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學科),即英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語言文學。7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即俄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西班牙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
學校與世界上87個國家和地區的245所高校和學術機構簽訂了校際交流協議,與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俄羅斯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德國哥廷根大學等國外著名院校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系。學校承辦了22所海外孔子學院,位于亞、歐、美17個國家,包括德國紐倫堡孔子學院、德國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比利時列日孔子學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波蘭克拉科夫孔子學院、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孔子學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學孔子學院、美國夏威夷大學孔子學院、德國慕尼黑孔子學院、馬來西亞馬來亞孔子漢語學院、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西班牙巴塞羅那孔子學院、俄羅斯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阿聯酋扎耶德大學孔子學院、英國倫敦大學孔子學院、阿爾巴尼亞地拉那大學孔子學院、德國哥廷根大學孔子學院、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孔子學院、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孔子學院。
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中外文圖書129.5萬余冊,中外文電子圖書48.2萬余冊,中外文報刊1174種,中外文數據庫56個,形成了以語言、文學、文化為主要資料的館藏特色。近年來,隨著我校學科建設的發展,法律、外交、經濟、新聞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獻逐漸形成藏書體系。
在74年的辦學歷程中,北京外國語大學緊密結合國家發展需要,形成“外、特、精”的辦學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成為培養外交、翻譯、經貿、新聞、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為國家培養了9萬余名高質量的涉外人才。僅以外交部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駐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參贊的1000多人,北京外國語大學因此贏得了“共和國外交官搖籃”的美譽。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