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石。這一理論同時也是考研政治政治經濟學部分常會考查的重點內容,通常會命制選擇題。其中,對于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的三種具體的形式這一考點,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極易混淆,下面我們著重來區分下這三者:
一、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延長工作日的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除了延長勞動時間外,資本家還用提高工人勞動強度的方法來增加剩余價值。提高勞動強度,是讓工人在同樣的時間內消耗更多的體力和腦力,這與延長工作日并沒有本質區別。這種方式主要出現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延長工作日是資本家提高剝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但這同時比較容易受到工人的激烈反抗。因此,這種攫取剩余價值的方式很快被資本家拋棄了,在考研中對其的考查也相對較少。
二、相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生產的剩余價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是通過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實現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會使勞動價值下降,會使剩余勞動時間相對延長。這種剩余價值主要出現在個體發起的生產效率進步已經導致了社會生產效率提升并實現新的整體平衡的時候,其屬于社會層面的范疇,是資本家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的最基本的一種方法。
三、超額剩余價值:是指企業由于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差額。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個別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而達到提高個體勞動生產率的目的。這種剩余價值主要是在個體引發的生產效率進步尚未被全體成員消化和掌握之前、這種改變仍處于影響沒有波及和擴散、新的整體平衡還未形成的時候,其屬于個體層面的范疇,也是資本家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的最基本的一種方法。
綜上,絕對剩余價值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很快被資本家拋棄了,資本家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的最基本的兩種方法是相對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的生產,之上是對生產剩余價值的三種方法的詳細解讀,考生需要著重把握其不同之處,希望以上內容對2017考研考生復習有所幫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