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今年抗日戰爭最火爆的一年,抗戰勝利70周年必考抗戰,但是出乎所有小伙伴的意料,抗日戰爭居然考了一個特別偏的考點。抗戰的戰役是老師在基礎階段給小伙伴普及的知識點,2017考研的小伙伴對于這個考點,搶先一步把抗戰十大戰役收入囊中。
(一)2016年考研政治真題
11.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的正義戰爭。抗戰初期,在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戰役,也是國共兩黨軍隊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戰役是:()
A.臺兒莊戰役B.長城戰役C.平津會戰D.忻口會戰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基本史實,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戰役。忻口、太原會戰是平津失陷、淞滬會戰開始之后,國民黨正面戰場第二戰區組織的一次以保衛太原為目的的大會戰,這次會戰從1937年10月13日——11月8日,歷時近一個月。會戰中,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和一二九師一部先后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和夜襲陽明堡戰斗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會戰。忻口、太原會戰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在這次會戰中,國民黨將士與八路軍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以傷亡10萬余人的代價,殲滅日軍3萬余人,創華北戰場殲敵之最新紀錄。本題正確答案是D。
(二)抗戰戰役考點鏈接
第一戰役:淞滬會戰(先后兩次,中日雙方參戰部隊累計高達100萬人次,戰爭場面規模宏大,號稱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方幾乎出動了國民革命軍的所有精銳部隊,蔣介石親自指揮全局作戰。由于雙方均是大兵團作戰,武器以重裝備為主,故雙方均傷亡慘重,故戰場被稱為人血磨房和絞肉機)
第二戰役:徐州會戰(雙方參戰兵力達幾十萬人,在魯南和蘇北地區反復拉鋸作戰,其中,國軍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指揮下取得了著名的臺兒莊大捷,一戰擊潰日軍兩大精銳師團的合圍)
第三戰役:太原會戰(包括忻口戰役、太原戰役、娘子關戰役和平型關戰役等一系列戰事,國民黨部隊損失極為慘重,兩名軍長陣亡,最后太原失守,但卻堅持貫徹了國民政府以時間換空間的戰略意圖)
第四戰役:武漢會戰(先后兩個階段,中日雙方參戰部隊高達100萬人次,日軍糾集十二個師團,配合海軍陸戰隊及飛機五百架分四路進攻武漢。國民政府則調集陸海空三軍,計有戰艦40余艘,飛機100余架,陸軍110個師總兵力約120萬人。)
第五戰役:長沙會戰(先后進行了三次,中日雙方參戰兵力達幾十萬人次,戰斗空前慘烈,雙方均動用了飛機、大炮和坦克,雙方均損失慘重,在會戰前夕,意外地發生長沙大火,使“焦土抗戰”不幸成為了嚴酷的現實)
第六戰役:上高會戰(總指揮薛岳,副總指揮羅卓英,參戰主力74軍王耀武、張靈甫部隊取得萬家嶺大捷,幾乎全殲日軍松蒲106師團,是一次完勝日軍的大戰役,為74軍贏得抗日鐵軍的稱謂)
第七戰役:滇緬會戰(1944年初,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在滇緬邊境、即緬北進行反攻,全殲日軍兩個師團,重創日軍兩個師。同年春月,為打通中印公路,以中國駐印軍指揮官鄭洞國、孫立人、廖耀湘、黃伯韜、邱清泉率新一軍、新六軍反攻緬北,越崇山峻嶺,進擊新平洋,與日軍戰于太白家。三月五日,克孟關,后又克孟拱,密支那,發動滇西攻勢策應駐印軍作戰。同時,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指揮五個軍強渡怒江,發動滇西攻勢,策應駐印軍作戰,疊克日軍堅固據點龍陵、騰衡,直搗畹町。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國滇西軍與駐印軍會師芒友,完全打通中印公路,旋協同盟軍收復了緬北。)
第八戰役:桂南會戰(白崇禧指揮以杜聿明率領的第五軍為首的四個集團軍與南下日軍主力激戰,取得昆侖關大捷,摧毀日軍號稱“鋼軍”的精銳師團,殲滅日軍官兵達上萬人之多)
第九戰役:湘西會戰(抗日鐵軍74軍在此戰役中與其他中國部隊合圍痛擊西犯日軍主力,把幾萬日軍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狼狽逃竄,取得一次戰役殲滅日軍達2萬余人之多的雪峰山大捷)
第十戰役:百團大戰(八路軍彭德懷部發動的共產黨部隊規模最大的一次對日作戰行動,又稱“正太線破襲戰”,參戰部隊多達105個團,幾乎占了八路軍總兵力的80%,共發動了上百次大小戰斗和襲擊,共殲滅、俘虜日偽軍3萬余人,彭德懷因此受到國民政府的嘉獎,成為共產黨部隊中名副其實的抗戰第一名將)
另外,還有:棗宜會戰(張自忠將軍在此戰役中英勇殉國)、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常德會戰、浙贛會戰、中條山會戰、鄂豫湘西戰役、豫南會戰、鄂西會戰、隨棗會戰等著名大會戰。
(三)2017考研政治復習如何搶先一步
抗日戰爭的十大戰役,老師在以后還會為小伙伴們詳細解讀。有決心考高分的小伙伴可以提前閱讀。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