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刑法關于刑法溯及力問題采取的原則是( )。
A.從新原則B.從舊原則C.從新兼從輕原則D.從舊兼從輕原則
2.根據刑法第 13 條的規定,犯罪是指危害社會的、依法應當受到刑罰的處罰的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認為是犯罪B.也應當以犯罪論處 C.可以認定為犯罪也可以不認為是犯罪 D.可以判處刑罰也可以免予刑罰處罰
3.建立我國刑法分則體系的重要根據是( )。
A.犯罪對象B.犯罪的同類客體C.犯罪的一般客體D.犯罪的直接客體
4.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
A.犯罪結果沒有發生B.犯罪行為沒有實施完畢
C.犯罪目的沒有達到D.行為沒有具備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
5.甲誤以失效的農藥投毒殺乙,未發生乙死亡的結果。甲的認識錯誤屬于( )。
A.法律的認識錯誤B.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
C.犯罪手段的認識錯誤D.行為差誤
6.某甲販運假煙,駕車路過一檢查站時,被工商部門攔住檢查,檢查人員朱某正登車檢查時,甲突在發動汽車奪路而逃,朱抓住汽車把手不放,甲為擺脫朱某,在疾駛后突然急剎車,朱某被摔在地,頭部著地死亡。甲對朱某死亡的心理態度 是( )。
A.直接故意B.間接故意C.過于自信的過失D.疏忽大意的過失
7.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盜竊。甲負責望風,乙入室行竊,丙負責接應轉運贓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屬于( ) 。
A.簡單的共同犯罪B.復雜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組織的共同犯罪
8.行為人基于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叫( )。
A.牽連犯B.吸收犯C.想象競合犯D.異種數罪
9.避險過當的,( )。
A.應當從輕處罰 B.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可以從輕處罰D.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0.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在二年期滿后減為 15 年以上 20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條件是( )。
A.沒有故意犯罪B.遵守監規C.確有重大立功表現D.接受勞動改造
11.中國公民特別是有一定社會地位和影響的中國公民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領 土完整與安全的,構成( )。
A.背叛國家罪B.分裂國家罪
C.間諜罪D.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
12.行為人在組織、領導或者參加恐怖活動組織后又具體實施殺人、綁架、爆炸等犯罪行為的,應當( )。
A.以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從重處罰B.從一重處斷
C.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D.以故意殺人、綁架或爆炸罪從重處罰
13.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行為成立犯罪,必須是銷售金額達到( )。
A.5 萬元以上B.10 萬元以上C.20 萬元以上D.50 萬元以上
14.行為人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構成( )。
A.偷稅罪B.騙取出口退稅罪
C.偷稅罪與騙取出口退稅罪兩罪D.偷稅罪與騙取出口退稅罪的想象競合犯
15.對偷盜嬰幼兒的行為以綁架罪論處,必須是行為人( )。
A.導致該嬰幼兒死亡B.出于出賣的目的C.以勒索財物為目的D.完成了該行為
16.根據刑法規定,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構成( )。
A.詐騙罪B.信用卡詐騙罪C.盜竊罪D.侵占罪
17.非法組織他人賣血,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構成( )。
A.非法組織賣血罪 B.故意傷害罪 C.非法組織賣血罪與故意傷害罪 D.醫療事故罪
18.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主體為( )。 A.一般主體 B.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與人民團體
C.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當事人 D.司法工作人員
19.依照刑法的規定,行賄罪的構成在主觀方面必須是( )。
A.具有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B.具有謀取個人利益的目的 C.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D.具有謀取利益的目的
20.司法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構成( )。
A.徇私枉法罪B.玩忽職守罪C.枉法裁判罪D.濫用職權罪
二、多項選擇題
21.我國刑法所明文規定的刑法基本原則有( )。
A.罪刑法定原則B.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D.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22.成立不作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義務來源為( )。
A.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B.職務上、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 C.道義上的義務
D.行為人先行行為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于危險狀態時所引起的負有防止危結果發生的義務
23.下列情形中,不成立正當防衛的有( )。
A.對精神病人的暴力侵害的反擊 B.假想防衛 C.防衛挑戰 D.事前防衛
24.根據我國刑法理論,下列犯罪形態適用“從一重處斷”原則( )。
A.繼續犯B。吸收犯C.牽連犯D.想象競合犯
25.強奸未遂與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區別是( )。
A.主體不同B.客體不同C.犯罪客觀方面不同D.目的不同
26.屬于危險犯的犯罪有( )。
A.破壞交通設施罪B.爆炸罪C.綁架罪D.殺人罪
27.以特定目的作為犯罪構成必要要件的犯罪是( )。
A.走私淫穢物品罪 B.傳播淫穢物品罪 C.集資詐騙罪 D.侵占罪
28.下列人員中,屬于報復陷害罪犯罪對象的有( )。
A.舉報人B.控告人C.申訴人D.批評人
29.洗錢罪中的“錢”是指下列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 )。
A.毒品犯罪B.貪污犯罪C.走私犯罪D.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
30.根據刑法第 356 條的規定,對毒品犯罪人從重處罰的充分條件是( )。
A.行為人過去因毒品犯罪被判過刑 B.行為人過去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被判過刑
C.行為人過去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過刑 D.行為人過去因犯走私制毒物品罪被判過刑
三、不定項選擇題
31.下列情形中,屬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有( )。
A.犯罪行為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 B.犯罪結果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
C.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 D.犯罪行為地與結果地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
32.在犯罪的客觀方面要件中,屬于必要要件的有( )。
A.危害行為B.犯罪的地點C.犯罪的時間D.犯罪的方法
33.根據刑法的規定,應當從重處罰的情節有( )。
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B.累犯C.教唆未滿 18 周歲的人犯罪的教唆犯D.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罪
34.下列犯罪形態中,屬于實質的一罪的有( )。
A.繼續犯B.結果加重犯C.連續犯D.吸收犯
35.下列罪犯中,可以依法獲得假釋的是( )。
A.甲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15 年B.乙犯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C.丙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10 年D.丁刑滿釋放后又犯詐騙罪,構成累犯,依法被從重處罰判處有期 10 年
36.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構成的是( )。
A.非法拘禁罪B.招搖撞騙罪C.玩忽職守罪D.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
37.下列犯罪中,以非法占有目的為構成要件的是( )。
A.合同詐騙罪B.侵占罪C.挪用資金罪D.挪用公款罪
38.下列情形中,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判刑的有( )。
A.刑訊逼供致人死亡的B.聚眾斗毆致人死亡 C.強奸致被害人死亡的D.搶劫致人死亡的
39.對盜竊罪,可以適用死刑的情節的( )。
A.盜竊公私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且情節特別嚴重的 B.多次盜竊,情節特別嚴重的 C.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D.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40.下列犯罪中,可以由單位構成的有( )。
A.集資詐騙罪B.貸款詐騙罪C.信用卡詐騙罪D.保險詐騙罪
四、法條分析題
41.刑法第 395 條第 1 款規定:“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或者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的,可以責令說明來源。 本人不能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差額部分以非法所得論,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財產的差額部分予以追繳。”
試分析條款規定。
五、案例分析題
42.甲,男,30 歲,1998 年 4 月因侮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2 年,緩刑 3 年。1999 年 12 月,甲教唆乙(1984 年 10 月生 ) 與一名癡呆女性強行發生性關系,甲在一旁觀看取樂,但其本身并未與該癡呆女子發生性關系。乙回家后,被其父發現異常 , 隨后追問出真情,將乙捆綁后送至當地公安機關。乙到案后說出行為的前因后果,公安機關遂將甲抓獲歸案。 請你就本案 應如何處理表明觀點,并陳述理由。
43.甲、乙、丙經事先商議,欲前往某辦公大樓盜竊 29 寸彩電一臺。商議后某日在該大樓下班后,三人一起前往。盜 得彩電后,由甲乙兩人裝入紙箱,一人一邊用手抬下樓。丙因空手,便搶先下樓。丙走至大樓門口,恰逢大樓值班員老頭丁 從旁邊廁所走出準備打掃衛生。見丙形跡可疑,大吃一驚,欲用拖把上前阻攔。丙見狀搶過拖把,將丁推倒在地,并用拖把 塞住了丁嘴,不讓其叫喊。此時,甲乙抬著彩電從樓下走上,見此狀,兩人邊說:“快走,快走”,邊從丙丁身旁走過。見 甲乙兩人走遠,丙扔掉拖把,隨后趕上,三人一起逃離現場。事后,此案被公安機關及時偵破,三人一并歸案。 請你就本 案甲乙丙三人的行為性質作出評析。
44.某甲,26 歲,1995 年因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 3 年,1998 年刑滿釋放。甲服刑前曾借給乙 2000 元錢。刑滿出 獄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種種借口不予歸還。2001 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僅拒絕還款,并對甲進行 辱罵。甲惱怒之下沖上去與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絆倒,頭部撞在桌角上,當即休克。甲見此情景后慌忙離開乙家 , 但想到自己 2000 元錢未討回,于是又返回乙家,從乙家床頭柜中翻出 18000 元現金后攜款離去。乙妻回家后,見乙已死亡 且家中凌亂,即以搶劫罪報案。后乙被抓獲。
試分析對甲的行為應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節。
六、論述題
45.試根據刑法規定,論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和處罰原則,以及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既遂的關鍵區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