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我校創建于1934年,中共陜西省委黨校創建于1934年,是我黨創辦最早的地方黨校,1935年、1942年曾兩度并入中央黨校,1955年、1959年兩度改為中共中央西北局黨校和中共中央第二中級黨校,至今已有76年的歷史。劉志丹、習仲勛、馬文瑞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先后擔任過校長。
校園座落在西安南郊文化區,占地232畝,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設有37個處級部門,其中教研部10個,研究所1個,學員管理部門6個。現有教職工487人,其中高級職稱10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三五人才”第二層次人選近20人,博士31人。現有碩士授權專業點9個。有四大省級學會、兩個研究基地設在我校,主要負責人大都由我校領導或專家教授擔任。學校主辦的《理論導刊》是國內知名的政治類期刊,已連續五屆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陜西黨校報》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的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我校與美國喬治亞大學卡爾•文森政府研究所、越南胡志明國家政治學院三區政治學院、德國波鴻人民學院,以及朝鮮勞動黨金日成高級學院等十多所院校建立了廣泛的校際合作關系。
按照中央和省委“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的要求,我校全面推行“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的教學科研一體化模式,積極開發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的最新專題,大力實施案例教學、體驗式教學、現場教學和自主選學,打造精品課程、品牌專題和名優教師,全方位提高培訓質量,受到學員普遍好評。近幾年來,除培訓輪訓市廳級領導干部班、中青一班、中青二班、縣(區)委領導干部班、鄉鎮黨委書記班等常設主體班次6000多人外,還通過視頻、三秦大講堂及舉辦專題、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共培訓輪訓干部16萬人次。
科研工作幾年來共完成各類科研成果1500多項,獲得國家、中央黨校及省部級課題46項,完成國家、省部級、校級課題95項;出版專著100多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等權威報刊發表研究成果164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0余項,有兩項課題結項成果以《成果要報》形式報送中央政治局參閱。有58項成果報送省委省政府領導參閱。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方面,切實發揮了思想智庫和理論支撐的作用。
我校實行優厚待遇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鼓勵現有人員在崗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占到教研人員總數的80%以上;學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13個第一層次學科、71個第二層次學科和18個重點學科的建設都得到長足發展,我校“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獲得陜西省“三秦學者”崗位。
我校辦學條件優越,硬件設施一流。擁有可容納800多人的學苑大廈、學苑賓館等6棟學員宿舍;有可容納540多人的大禮堂;有功能齊全的報告廳、微機室、語音實驗室、體育活動中心,以及電子閱覽室、遠程教學設備、校園網站、與全省市縣黨校連通互動的視頻會議系統等教學輔助設施。校園綠化覆蓋率達60%以上,先后獲得省、市 “園林式校園”、“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中央黨校的大力指導下,我校堅持走“一主多翼”,跨越式、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提前實現了“三年上臺階、五年大變樣”和創建西北一流省級黨校的階段性目標,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綜合實力、社會影響力大幅提升,呈現出蓬勃向上的良好發展勢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曾任陜西省委黨校校長,并多次給學員講課;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先后三次來我校視察指導工作,對設在我校的全國婦女研究培訓基地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景田多次聽取我校工作匯報,提出了寶貴指導性意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主管黨校工作的省委副書記,都非常關心黨校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趙樂際書記、趙正永省長多次聽取黨校工作匯報并作十七大精神、科學發展觀等專題輔導報告,還現場辦公研究解決問題;省委副書記兼黨校校長王俠,多次到黨校講課,聽取校委工作匯報,視察校園建設。領導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不僅解決了我校發展中的許多問題,而且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了辦好黨校的信心和決心。2006年至2009年,我校獲得全省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四連冠”,榮獲聯合國國際和平周特別貢獻獎、“中國當代和諧名校示范單位”、“省級文明機關”等榮譽稱號。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