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是1949年11月22日,經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三位副主席親自批準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軍事院校。因海軍裝備復雜、技術密集,學院一成立就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實施指技合訓,堅持把艦艇指揮建立在工程技術基礎之上。建校初期聘請了84名原蘇聯專家為顧問,又經中央組織部和教育部特批,先后從留學歸國的專家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湖南大學等名牌學府選調了32名專家學者任教,并從這些大學招收了67名在讀大學生作為我院第一期本科學員。肖勁光、張學思、劉華清、鄧兆祥等領導先后擔任過我院的主要領導職務。
學院的使命任務和地位作用是:以研究生教育為龍頭、本科教育為基礎,是培養水面艦艇技術指揮軍官、海軍政治軍官和海洋測繪、水文氣象專業技術軍官的基地;是水面艦艇軍事理論、戰法、訓法、戰場環境的研究中心;是鄧小平理論和海軍政治工作的研究中心;是海軍對外開放、進行軍事學術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完成統一祖國大業的軍事斗爭中,水面艦艇是海軍克敵制勝的主要力量之一。水面艦艇技術指揮軍官和政治軍官占海軍水面艦艇軍官 80%以上,他們的素質直接關系未來海戰的勝負,這就決定了我院在海軍戰斗力建設中擔負著重大而特殊的使命。
學院實施本科教育50年來,為軍隊培養輸送了三萬余名海軍軍官,他們大都是艦艇部隊一線指揮員,遍布祖國萬里海疆。其中有海軍、艦隊、基地、支隊、大隊等各級領導,有 152人成為將軍或軍以上領導,有數以千計的三級艦以上的艦長、政委,還有千余名專家、教授和高級專門人才。第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軍事學科評議組 19 名成員中,有糜振玉、郭其喬、許心文、熊吉光等 4位是我院的畢業生。畢業學員中還涌現出大批的功臣模范和先進典型人物,西沙海戰一等功臣張云卿、南沙海戰一等功臣楊志亮以及“上天能駕機,下海會操艦”的新型軍事人才柏耀平等都是我院的畢業學員。學院被譽為“中國海軍軍官搖籃”。
學院始終堅持正規辦學、從嚴治校、嚴謹治學,逐漸形成了“獻身、嚴格、圖強、求實”的良好校風。我院學員代表共和國海軍12次參加北京國慶閱兵,每次都受到中央軍委的表彰和嘉獎。我院的教學改革和正規化管理以及政治思想教育一直走在全軍院校的前列。學院在全軍院校中第一個實行本科教育跨專業通科培訓教學改革,榮獲全軍院校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第一個實行學員管理體制改革,成立了軍校第一旅;學院曾兩次被評為全軍管理教育先進單位;先后榮獲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和“全軍政治理論教學先進單位”等稱號。
我院從1985年開辦研究生教育,1990年成為全軍指揮院校中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1995年被總部確定為全軍“研究生培養單位重點建設院校”。現有 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 3個是全軍重點建設學科。去年全軍院校整編后,海軍政治學院作為政治系并入我院,加強了我院的整體實力,形成了軍事學、工學、理學、法學四個學科門類,使我院成為指揮和工程技術合訓,軍事和政治合訓,初級和中級指揮人才合訓全軍僅有的兩所院校之一。學院現設有基礎部、航海系、艦炮武器系、水中武器系、導彈系、指控信息系、海洋測繪系、政治系、外訓系、學員旅、海上實習中心等11個教學實體。現有教員665名,在校學員2500名,占地1300余畝,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
我院也是全軍最早對外開放的院校,至今已接待60多個國家的 170多個代表團前來參觀訪問和學術交流。我院所屬的兩艘訓練艦代表人民海軍出訪美國、泰國、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新西蘭、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我院出國學習、考察、講學人員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我院還為8個國家培養了近200名留學生,有的已成為將軍和所在國的海軍司令。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