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沈陽工業大學坐落在中國東北地區現代化的中心城市沈陽市,是一所以工為主,涵蓋工、理、經、管、文、法、哲等七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陽機電學院更名為沈陽工業大學,原為國家機械工業部所屬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
學校由位于遼寧省沈陽市的中央校區、興順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位于遼寧省遼陽市的遼陽校區等四個校區組成。中央校區(主校區)位于沈陽市裝備制造業聚集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校園內碧波蕩漾,草木蔥蘢,精致典雅,如詩如畫,是陶冶情操和讀書治學的理想之所。
學校總占地面積159.6萬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積61.9萬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3個教學部和2個工程實踐中心,共設46個本科專業、18個專科專業。
學校現有普通本科生14782人,各類研究生2590人,高職專科生1711人,成人教育學生8497人,沈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獨立學院)學生4305人。
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49個學科和學科領域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1個一級學科和10個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建有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有電機與電器國家重點學科,有4個省重點一級學科、16個省重點二級學科。建有國家稀土永磁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風力發電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高電壓強電流與新型電機重點實驗室、復雜曲面數控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鎂合金及其成型技術等省級重點實驗室、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等一批國家和部省級科技創新基地。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名師云集。現有師資隊伍1188人,其中院士3人、教授186人、副教授360人、講師538人、博士生導師41人、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25% ,具有碩士
和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70%。師資隊伍中有全國優秀教師和勞動模范、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全國專業學會理事長、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國家和省級優秀科技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和省部級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省部級優秀人才、 學科拔尖人才、教學名師和優秀創新團隊等一大批優秀人才隊伍,學校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師。
學校把教學工作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將教學質量視為學校的生命線,“十五”以來,建設4個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遼寧省示范性本科專業、1個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獲18門省級精品課,有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承擔一批國家和遼寧省教學改革課題,其中國家級教改課題3項、省級以上教改課題29項,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35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380篇。我校多次在省內高校基礎課全省統考中連續穩定高居榜首。近幾年,我校學生在國家和省、市舉行的各種科技文體賽事中均取得好成績,名列省內高校前列,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機械設計、廣告藝術等競賽中獲國家級獎勵29項、省級獎勵247項,并獲全國高校“外研社杯”英語辯論大賽全國第三名、全國“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銀獎、李寧杯全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賽冠軍等。
“十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十五”攻關、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等國家級計劃項目122項,省部級等計劃項目990項,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1635項,完成了一批獲得社會認同的具有較高水平和較大應用價值的科學技術成果,共取得鑒定成果、國家專利49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59項。 2009 年科研經費到款1.51億元。
學校面向世界,開放辦學,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芬蘭、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 34 所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際合作關系。從 1985 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從 2001 年開始與英國貝德福特大學、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美國班尼迪克大學在本科、研究生層次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已經形成 700 多名學生的培養規模,與美國班尼迪克大學聯合培養的 MBA 研究生已畢業三屆,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
如今,完成了校園換建的沈陽工業大學傳承歷史,放眼未來,肩負歷史責任,秉承“自強,篤行”的校訓和“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工大精神,邁上了穩步發展的新旅程,正朝著高水平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目標大步前進。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