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廣西中醫學院創建于1956年,1971年南寧醫專并入,由二個醫學高校組成新的廣西中醫學院,目前我校是我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唯一獨立建制的中醫藥院校,也是廣西唯一一所具有以中醫藥、民族醫藥為特色與優勢的本科和研究生培養資質的高校。廣西中醫學院現已發展成為全自治區唯一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擁有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門類的高等中醫藥院校,構建起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研究生教育為重點,并發展留學生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及成人教育的教育層次清晰、教育結構合理的大學教育體系,具有較高的教學與醫療水平、較強的“產學研”實力和較好的辦學效益,具有鮮明的中醫藥特色和廣西民族醫藥特色,是我區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人才培養、產業研發,中醫與中西醫結合醫療及執業中醫師、執業藥師、中藥師培訓與繼續教育的最大最強的綜合性基地。2003年廣西中醫學院是全自治區第一所獲得國家教育部本科評估優秀的高校,也是中國西部最早獲得國家教育部本科評估優秀的的中醫藥院校。
我校現有各類注冊在校生19223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為8208人,研究生為1401人,留學生為232人;有22個碩士學位點,5個博士培養協作點,23個本科專業。全校在崗教職工、醫務人員50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112人,高級職稱478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者555人;現有附屬醫院8所,其中直屬附屬醫院2所,1家校辦制藥廠,1所附屬中醫學校,全校可控財力2009年達10.2億元;學校現有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擁有自治區科技“金源”單位、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等;目前承擔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西區科技廳等各類科研項目452項,近5年年均獲得各類科研經費6902.95萬元,2009年獲得科研經費達9393.56萬元,近5年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獎勵30項,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
我校是教育部確定招收華僑、港澳留學生和可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高等院校,至今已為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近千名中醫藥專業留學生,在新加坡已形成“廣西手法醫學流派”。目前在校外國學生中80%來自東盟各國與地區。
學校醫、產、學、研四位一體,服務廣西經濟社會發展。8所附屬醫院共有病床4000多張。我校還充分發揮廣西中草藥資源優勢,成功開發了一系列中藥新產品。我校研制的“百年樂”牌復方扶芳藤合劑、芒果止咳片等32個品種的中成藥獲得生產批文。我校制藥廠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曾被評為“全國100家最大醫藥工業企業”。
我校新校區工程列入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項目用地866658㎡(1300畝),項目總投資約8億元人民幣。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于2009年2月開工建設,2009年12月建成,現已有3200多名學生入住;二期工程于2010年2月開工建設,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
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距離最近,經貿交往最活躍,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2003年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計劃的啟動,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為加快發展面向東盟的對外教育、科技交流創造了難得的機遇。我校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支持廣西實施壯瑤醫藥振興計劃,支持廣西“民族醫藥興桂”戰略,打造包括壯藥產業在內的醫藥制造等千億元產業戰略,推進廣西民族地區又好又快發展。廣西中醫學院正以“保持和發揚傳統特色,走現代化的道路”的辦學理念,為建成國內外知名、產學研結合突出、具有鮮明中醫藥特色和廣西民族醫藥特色的現代化中醫藥大學而努力奮斗。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