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廣西醫科大學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創建于1934年11月21日,是全國建校較早的22所醫學院校之一,是全國最早定點招收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和華僑學生的8所醫學院校之一,是全國首批有資質開展全英授課的30所高校之一,是廣西政府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是廣西醫學教育、醫學研究、臨床醫療和預防保健的中心。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創建時稱廣西省立醫學院,之后校名曾先后改為廣西大學醫學院、廣西軍醫學校、廣西省立醫藥專科學校、廣西省醫學院、廣西醫學院。校址也因時局多次遷徙,1954年7月,學校從桂林搬遷到南寧現址。1996年6月,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
學校現設有23個二級學院,1個教學部,11所附屬“三級甲等”醫院(含8所非直屬醫院),71個教學實習基地。其中第一附屬醫院、腫瘤醫院、口腔醫院3所直屬附屬醫院分別是廣西規模最大的“三甲”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均獲“百姓放心醫院”稱號;第一附屬醫院是全國“百佳醫院”。
學校擁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兒科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藥理學、腫瘤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耳鼻咽喉科學、內科學、外科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9個學科有博士學位授予權,4個一級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和3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MPH)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有1個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藥學 、護理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 、醫學檢驗、英語、公共事業管理 、生物醫學工程、社會工作、生物技術等12本科專業, 9個高職專科專業(醫療美容技術、康復治療技術、 醫學檢驗技術 、口腔醫學技術、藥學 、護理學、計算機信息管理、心理咨詢、醫學營養)) ;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04年獲廣西高校第一批“廣西臨床醫學人才小高地”。
截止2010年5月,全日制在校生(含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留學生、本專科、成人教育脫產本專科、進修生、預科生)達11000多人。學校(含直屬附院)有在編教職醫務員工36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913名;有博士251人,碩士740人;博士生導師83人,碩士生導師598人;正高職稱302人,副高職稱56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8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19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3人,獲省級勞動模范和優秀專家、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52人次,還有一批優秀人才被選為國家級和省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人才工程重點培養對象。
學校腫瘤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區域性高發腫瘤早期防治研究實驗室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西醫結合腦病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地方性高發疾病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為自治區重點實驗室;醫學科學實驗中心、公共衛生學院中心實驗室、基礎醫學中心實驗室、臨床檢驗診斷學實驗室、腫瘤學實驗室等5個實驗室為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中醫藥免疫學實驗室、分子藥理學實驗室、藥物毒理學實驗室等3個實驗室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中醫藥免疫學實驗室、分子藥理學實驗室、藥物毒理學實驗室、腫瘤防治實驗室、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室等5個實驗室為廣西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兒科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藥理學、腫瘤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耳鼻咽喉科學、內科學、外科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等10個學科為廣西省級重點學科。神經病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中西醫結合臨床、泌尿科學研究所、血液內科、急診醫學、腫瘤物理診斷學、腫瘤放射治療學、創傷骨科外科中心、普通外科、心血管科、呼吸疾病研究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兒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普瘤外科學、腫瘤藥物治療學、婦科腫瘤學等18個學科為廣西醫療重點建設學科。
學校在血紅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肝癌防治研究、婦科腫瘤研究、肝臟移植、斷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等研究領域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廣西常見頭頸部惡性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獲廣西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博士研究生論文《白細胞介素-5在支氣管哮喘發病機理中的作用》被評為2002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是廣西高校首篇全國優秀博士論文。主辦有《廣西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社會科學版)、《中國癌癥防治雜志》(衛生部主管)以及《結直腸肛門病外科雜志》(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專業期刊)3種學術期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廣西醫科大學學報》為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多次榮獲國家和廣西優秀期刊稱號。
學校先后與美國、英國、丹麥、日本等54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研究所、醫院等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每年選派優秀教師和科研人員出國講學、進修、攻讀學位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同時也邀請外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與科研合作。
迄今為止,學校已培養了3萬多名大學畢業生,校友遍布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引領廣西高等醫學教育、醫學科學研究和醫療衛生服務事業發展的骨干力量。在廣西省市縣三級醫院擔任行政領導職務和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人員中,我校畢業生占大多數。近兩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在92%以上,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臨床執業醫師)通過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以上。
2008年,學校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成績。目前,全校師生員工秉承“造就本省人才,為本省之用”的辦學傳統,牢記“厚德勵志,博學弘醫”的校訓,以國家發展戰略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為導向,積極實施科學發展三年計劃,向著“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盟,走向世界,努力建設區域性具有特色優勢,以醫學為主,理、工、文、管、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的目標不斷邁進!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