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湖北文理學院是湖北省屬多科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位于有著2800年歷史的中華腹地山水名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市,地處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中華民族智慧化身諸葛亮的故居——古隆中。
歷史沿革學校的前身是創辦于1958年的襄陽師范專科學校;1966-1978年,武漢大學襄陽分校在此設立;1998年3月,襄陽師范專科學校、襄樊職業大學、襄樊教育學院合并組建襄樊學院,2000年湖北工藝美術學校整體并入;2012年2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湖北文理學院。
辦學條件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了中央部委和省市的大力支持,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共建高校。學校占地面積943.9千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526.6千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7億元,紙質藏書190.1萬冊,電子圖書2800GB,各類實驗室30個,校內外實訓基地250個。校園網覆蓋校園所有區域。
辦學思想學校立足襄陽,面向區域,輻射全國,堅持“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深入實施服務地方戰略、學科立校戰略、人才強校戰略和開放辦學戰略,努力讓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致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世界眼光、創新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服務。
人才培養以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主旨,深化“21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年基礎,1年專業,1年實踐)和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探索孔明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榮獲湖北省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創新學生教育管理,完善資助幫扶體系,重視學生就業創業。學生學科競賽獲獎率、考研錄取率、自主創業率屢創新高。榮獲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505人,專任教師902人,其中教授118人,副教授271人,博士研究生138人,碩士研究生469人。有“千人計劃”學者1人,“百人計劃”學者2人,高水平學科科研團隊5個。設有“楚天學者”崗位8個、“隆中學者”崗位20個。聘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陳剛、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等客座教授78人,有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66人,有一批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的中青年專家。
學科專業現開設有本科專業50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藝術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9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招生,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7241人。擁有省級重點學科4個,校級重點學科4個;擁有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級品牌專業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形成了工科為主、文理支撐、突出應用、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
科學研究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協調發展,努力服務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現擁有國家和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創新團隊4個。近兩年獲得國家基金項目17項,其中自科11項,社科6項;“863”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58項,省教育廳項目12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2項;橫向項目到帳經費4500萬元;獲授權專利133項;發表學術論文(作品)1691篇(幅),其中核心期刊476篇(幅),權威檢索172篇。
校園文化以弘揚“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校訓精神為核心,校園三國歷史文化景觀和自然景觀相得益彰,“隆中講壇”、“隆中科技文化節”、“隆中諸葛讀書工程”等校園文化活動異彩紛呈。“到諸葛亮讀書的地方上大學”、“像諸葛亮一樣讀書去”、“新一代臥龍出山”等特色語系感召著青年學生求學、探知、成長;“盤踞隆中四春秋,淡泊湖邊寒窗求;待日學成鋒芒露,秉承諸葛嘯蒼穹!”洋溢著隆中學子奮發成才、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
對外交流積極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韓國等國家的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舉辦相應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常年選派教師出國進修、訪問或參加學術會議,選派出學生赴國外高校交流學習。常年聘請近20名外籍教師來校任教。學校的留學生培養工作正逐步推進。
發展目標湖北省“一主兩副”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的全面推進,為學校的建設發展創造了大好機遇,提供了廣闊空間。學校正以“內涵建設、實力提升、特色凸顯”為主線,創新發展舉措,加快發展步伐,努力建設全國知名、區域一流、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襄陽大學!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