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位于創新求索、文化薈萃、包容并蓄的黃浦腹地,紅墻映日、梧桐環繞。其前身是由圣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97年,學校通過了“211工程”立項。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學院成為衛生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個重點高校中的一員。
歷經百余年的春華秋實和六十載的風雨征程,醫學院秉持“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院訓及“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學院精神,始終以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真知、踐醫學之神圣為己任,與時代同呼吸、與社會共命運,在醫療衛生事業的壯美畫卷中留下了諸多濃墨重彩的筆觸,為社會輸送了7萬余名醫學人才。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享有較高國際聲譽,優勢特色明顯,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成績卓著,集醫、教、研以及社會服務全面發展的研究型院校。
醫學院堅決貫徹“人才強院”的主戰略,切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師云集、人才薈萃。現有教職醫務員工22707名,專任教師634名,在職高級職稱2433人,博導541名,碩導948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1人,國際牙醫學院院士1人,中組部“千人計劃”11人,“青年千人”5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0人(13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18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上海市教學團隊5個,上海市教學名師8人。2011年,我院王振義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醫學院持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以基地建設與臨床優勢為依托,以轉化醫學理念內涵的“卓越醫學教育”體系建設,注重學生醫學與人文、生理與心理、知識與能力、求真與道德融通培養。
醫學院現擁有重慶南路、閔行、南匯三個校區,包含21個學院(系),13所附屬醫院,1所衛生學校。覆蓋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有臨床醫學八年制(授予博士學位)、口腔醫學七年制(授予碩士學位)和6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營養學),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為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八年制(法文班)與(4+4碩博班)、臨床醫學五年制(兒科學方向)與(英語班)是學院的特色班級。目前在校學生7019名,其中本科及長學制學生3151名,研究生3616名,留學生252名。2010年起,醫學院深度參與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每年招收200名左右住院醫師專業學位研究生,占到上海市招錄總數的近一半。
歷年來,我院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國家級雙語課程3門。我院信息中心圖書總藏量達57.8萬冊,覆蓋醫學各學科,為國內重點收藏單位,也是全國法文醫學特藏中心。
作為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示范中心學科組長單位,我院具有臨床模擬功能齊備、師資團隊雄厚、醫療資源豐富、操作平臺先進的基地優勢,并通過器官系統整合式課程、臨床技能操作、客觀化臨床考試實現全面提升醫學生臨床技能和創新意識。2012年成功主辦全國首屆中華臨床醫學教育與模擬醫學教學大會。同年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擔任上海市卓越醫學教育計劃專家組組長單位。
21世紀恰逢醫學生命科學的戰略機遇期。我院緊緊圍繞基于轉化醫學理念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主題,整體布局、重點突出,全力推進國家轉化醫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現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三級學科)16個,即:內科學(含8個)、整形外科學、骨外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口腔臨床醫學、口腔基礎醫學、遺傳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上海市重點學科18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9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學、口腔醫學、臨床醫學外科、臨床醫學內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醫學技術)。
根據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最近公布的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我院臨床醫學全國排名第一、口腔醫學排名第二、基礎醫學排名第三、護理學排名第五、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排名第十,標志著我院學科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醫學院瞄準科學技術發展這一重要生產力,瞄準國家《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方向,深化科研體制改革、聚焦優先發展領域,科學統籌科研項目,著力推動醫工、醫理等學科的交叉與合作,基礎研究面向國際學術前沿,應用研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衛生醫療水平提升。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高,科研成果豐碩、成績斐然。
醫學院共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67項,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1項。近五年來,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累計達1544項,2012年獲得489項,同比增長26%,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一。2011年度,發表SCIE論文1527篇,醫學學科SCI收錄論文數再次名列全國第一。2005年-2012年我院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篇,提名獎16篇。
醫學事業承載著祖國衛生事業發展之大計,關乎于社會百姓健康維系之命運。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項目的基礎上,我院各附屬醫院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現共有13所附屬醫院,其中8所綜合性醫院、5所專科性附屬醫院。各附屬醫院具有高水平的臨床醫療實力,擁有一批蜚聲中外的臨床醫學專家,曾在各個歷史階段時期創造了一批醫學史上的奇跡。
在2012年公布的《2011年度中國最佳醫院排行傍》中,附屬瑞金醫院保持在排名全國第四的高位。在19所入圍的上海市醫院中,我院有9家。目前醫學院系統共有53個國家重點臨床專科,數量占上海市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總數的53%。
2012年,各附屬醫院門急診人次達2500.25萬,開放床位數15226張,出院人次62.49萬,住院手術人次37.15萬。并與上海長寧區政府、奉賢區政府和閔行區政府簽訂了合作共建協議,推進地區醫療發展。與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建立實質性合作,推動公共衛生學科建設和發展。
醫學院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注重對外交流,醫學教育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已與19個國家和地區的63所大學及科研機構開了了廣泛的合作。聘請了200余位國外專家作為學院的名譽教授、顧問教授和客座教授,舉辦了300余次有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會議。并與世界衛生組織、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世界大學法語聯盟有著廣泛的合作。2012年10月24-25日,與國際醫學院校聯盟(AssociationofAcademicHealthCenters,AAHC)合辦世界知名醫學院校長大會暨國際醫學院校聯盟第三屆亞太會議,這是該聯盟大會首次在華舉辦。
目前,我院共簽署各類國際合作項目30余項,現有45個短期海外游學項目,2012年共有255名學生,赴14個國家和地區的32所合作院校進行海外游學,游學人數占比36%。
撫今追昔、知史鑒往,繼往開來、任重道遠,全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人將化夢想為行動,執著醫學信念、探索科學真理,凝心聚力、抓住機遇,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為努力創建世界一流的醫學院,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不懈努力。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