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 2021-10-12 相關院校:延安大學
延安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工作政策、建設聚才引才平臺,不斷提升人才服務保障能力,扎實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完善政策體系,規范工作運行機制。堅持黨管人才,不斷優化人才制度體系,將“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制度有機整合,發揮人才制度整體優勢。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人才引進扶持政策,進一步拓寬政策支持渠道,加強與延安市人才政策體系對接。著力破解人才引進、培育、使用方面的難題,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人才治理體系。先后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短期外聘高水平師資管理暫行辦法》《教師進入博士后流動站暫行規定》《教師攻讀博士管理辦法》等制度,規范和指導人才引進培養工作。推行“年薪制博士”“訂單博士”“柔性引智”等人才政策,對領軍人才開辟“綠色通道”,采取年薪制、月薪制、協議工資制等薪酬方式,完善更加靈活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為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吸納人才,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注重平臺建設,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實施“高層次人才引育計劃”,提升人才資源總量和質量。不斷調整人才策略,加大人才引進的資金配套和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創新人才、緊缺人才和重點領域人才引進機制,進一步拓展聚才廣度,提升引才精度。圍繞延安紅色文化資源、陜北國家級能源重化工基地和區域生態環境的恢復與保護等三條主線,重點引進學科建設急需學術骨干,打造一批優秀創新人才、創新團隊和創新群體。擴大招才引智宣傳覆蓋面,赴各大招聘會及相關高校上門招聘。設立引才獎勵制度,激發二級學院招才納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發掘海內外人才資源,做好“陜西省三個人才計劃”等各類人才項目的推薦工作,通過高端引領,構筑創新型學術梯隊,助推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不斷取得新發展。
深化綜合改革,激發隊伍生機活力。堅持以改革為先導,系統設計、統籌推進人事制度綜合改革。出臺《崗位設置考核及績效工資分配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完善融崗位設置、聘用、考核、績效分配“四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實施崗位設置與分層分類管理改革,實行崗位分類細化的科學設定和管理;實施績效考核與分配制度改革,構建以崗位績效考核為重點的校內薪酬分配體系;建立完善以分類管理為基礎、能力業績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推動個人與學校的融合發展。圍繞“人才鏈”構建“服務鏈”,實施“暖心工程”,推行“一站式”服務,著力健全高質量、高效率、有溫度的人才服務保障機制,努力解決青年教師工資福利、住房、子女入學等實際困難。優化財務支出結構,穩步提高教師收入待遇,完成人才房裝修設施配備,解決引進人才配偶工作安置問題,為廣大教師安心從教、潛心科研創造良好環境。
傳承延安精神,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堅持以延安精神立師德、鑄師魂,結合新形勢下師德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在內容、形式、方法、機制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完善,構建以延安精神為特色的育人文化和師德建設體系,教育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切實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引路人和指導者的責任。通過舉辦“八九十年代教師教材教案展”“茗約蘭蕙”和“師德教育工作坊”,組織新入職教師赴梁家河、南泥灣舊址進行現場教學等多種形式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引導青年教師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老區、樂于奉獻”的延大精神。成立鄉村發展研究院,為陜北革命老區鄉村全面振興發揮高端智庫作用。組建“延安紅色筑夢博士創業聯盟”,團結、引領、集聚一批以博士為主的高層次人才,為推動區域經濟文化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