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 怎樣到美國讀本科 |
作者: | 杜芳 | 開本: | 16開 |
原價: | 28
| 頁數: | 259 |
現價: | 22.4 | 出版時間 | 2012-03-01 |
ISBN號: | 9787515305776 | 印刷時間: | 2012-03-01 |
出版社: | 中國青年 | 版次: | 1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內容提要
杜芳編著的《怎樣到美國讀本科》這本書是為國內對高考和本科教育感到困惑的那些學生和家長們寫的。如果你對頻繁考試、每月排名次的高中生活感到迷惘;如果你回望幾年的高中生活,自問除了考卷和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外,不知學到了多少真正的知識,不知道那些知識如何應用,想不起來從學習中得到多少快樂;如果你對本科學習感到失望,在大學里只見到了若干漂亮的男生女生,卻沒有見到令你信服,給你指點迷津的“白發的先生”;如果你對畢業后的前景沒太多信心,感覺自己還不能成為真正的“國際化人才”……那么這本書也許會給你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怎樣到美國讀本科》這本書是為那些正在猶豫不決,不知是否應該赴美國攻讀本科的學生和家長們寫的。到美國拿一個本科學位也許對你只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美國的本科教育和中國 的本科教育到底有什么本質的差別?本科留學和研究生的留學經歷有何不同?本科留學的所有付出是否值得?中美兩種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在新世紀成功的概率到底如何?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將提供一些答案。 如果你已經有了本科出國留學的愿望,但是不知具體該如何操作才能被好的本科學校錄取,爭取到優厚的獎學金,那么這本書的第二部分將指導你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第三部分將詳細分析成功申請的幾大要素,如個人簡歷、申請論文、推薦信等等。
作者簡介
杜芳,新航道留學服務中心美國留學高級顧問。2009年至今擔任美國俄亥俄州蒙拓優寧大學評估及項目發展處主管。2003—2009年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莫里斯分校多種族裔學生處副主任。擁有九年在美國大學擔任中高層管理者的實踐經驗,曾親自輔導近百名中國赴美本科留學生。 國際關系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學士、碩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高等學校政策與管理專業博士。
目錄
留學美國,成就人生 胡敏前言為什么要到美國讀本科 本科留美的理由 美國本科教育與國內本科教育的不同 你是適合本科留美的學生嗎? 案例分析:查爾斯的良師益友 案例分析:一場由女朋友引發的牢獄之災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本科學校 美國高校的排名制度 幾個比較另類的排名 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本科學校 如何區別美國的正規大學和“野雞”大學 案例分析:三個不同的選擇 案例分析:選錯學校入錯行怎樣才能申請成功 申請留學的幾個重要入門問題 申請過程中學習成績的重要 通過課外活動和義工展示自己的綜合素質 如何通過個人申請論文(Peonal Statement)展示自己 如何準備個人簡歷(Resume) 關于推薦信的建議 關于獎學金和助學金 四篇個人申請的全文、譯文和點評 案例分析:打工賺錢的七種武器 案例分析:一筆大額獎學金和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如何做到四年畢業、成功考研或找到工作 人在旅途:關于行李攜帶、入關的文件和手續以及接機的有關事項 選擇專業科系 與學術輔導員和教授良好互動 課堂外學習:建立人脈并培養綜合素質 困難時刻與安全因素 感恩節、圣誕節和中國春節 怎樣和室友相處 案例分析:三年搞定學位,兩個月找到工作 案例分析:被騙走的4715美元附錄 2011年夏天《福布斯》全美大學排行榜 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2012年度全國文理學院排名前100名 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2012年度全國綜合大學排名前100名 各類學校2009—2010年SAT/ACT考試平均成績一覽表 美國對國際學生提供優厚獎學金的大學列表后記
精彩導讀
自理能力較強的孩子適合出國 這里所說的自理能力并不簡單指洗衣、做飯的本領。美國大學的食堂飯菜花樣很多,很多還是自助式,所以只要交了伙食費,吃飯隨便就能解決。周末和假日,快餐館滿大街都是,林林總總,應有盡有。打個電話,比薩店會送餐上門。學生宿舍里都有很多洗衣機和烘干機,基本上是免費使用,洗衣服也不是問題。 我說的自理能力是指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如說,每天早上七點鐘,不用父母催促,能自己按時起床去上課的能力; 按時查閱信用卡的賬單、學校里的個人賬戶,按時交學雜費的能力;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并自我監督,按時完成作業的能力;想要出門旅游,自己訂機票,安排食宿的能力等等;還有自己收拾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保持宿舍清潔的能力。如果對這些問題,你都能拍著胸脯,很自信地說”Yes,I can!”,那么你就是適合出國的那一類人。 自我監督,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的孩子暫時不適合出國 每個學生申請出國的時候,都有美好的愿望,想要好好學習,有一番作為。但是真正實施起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的習慣都會影響到學習的效果。比如說,隨大流的習慣。本來你計劃晚上七點鐘開始寫作業,但是七點半的時候,隔壁的同學進來邀請你和他一起看一個電影,如果你不習慣說NO或者不知道怎么說NO,跟著一起去看了電影,然后再聊聊天,那么作業肯定無法完成或者完成的質量不高。如此反復幾次,學習成績就會受到影響。再比如說一心只想著學習,沒有時間去應付一些生活上的瑣事,沒有按時付信用卡的賬單,被信用卡公司追加了高利息的罰款等等,這些都會影響你在國外的心情。 英語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適合出國 學生的英語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才能選擇美國大學?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問題。對這個這個問題的回答要因人和因申請的學校而異,很難給出千篇一律的答案。有的人托福或雅思的考試成績不太好,但是到了美國后因為有了語言環境,英語水平突飛猛進。也有的人考試成績不錯,但是到美國以后面對林林總總的書面語、口頭語、俚語,反而總是犯暈。到麥當勞去點餐,收款員問他:“pay with cash or credit card?”說了三遍也聽不懂。自信心受挫后,不去店里點餐了,打電話叫比薩餅,對方接電話,上來就是一個問題:”May I have your address please?”又讓他暈了半天。平常寫作業和看書還可以,但教授如果問一句”How are thilags going?”卻又不知該回答些什么。總的來說,英語的筆試水平要達到申請的大學的錄取線,而英語的口頭表達能力要足夠好,才能過美國簽證這一關。我曾親眼在美使館看見拿到錄取通知的本科生因為聽不懂簽證官的英語提問,回答問題時口語又不夠流利而被拒簽,與美國大學失之交臂。只要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能拿到錄取通知書和簽證,到了美國,學習英語就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了。 內心不夠堅強,抵御不了寂寞的人不適合出國 離開父母、朋友和家人,去國離鄉的寂寞感,沒有類似經歷的人是無法體驗的。曾有人在聚會上說,留學生最大的敵人不是英語而是“寂寞”,立即得到周圍很多人的附和,大家都心有戚戚焉。寂寞在國外是無處不在的,但是每個人抵御寂寞的方法又因為性格的關系而很不相同。有的人努力入鄉隨俗,處處融入美國文化,周末去看橄欖球比賽,平時和美國室友一起看美國的電視,參加外國學生為主的社團。一開始也許很難,但慢慢就適應了,不僅英語提高很快,更重要的是在國外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也有的學生感到壓力和寂寞,整天就是上課和下課,心事沒有辦法向別人訴說,也不知道別人都在忙些什么,都快憋得發瘋了。我認識一個這樣的女學生,我勸她多和美國同學接觸,但她說,平常上課,寫作業用英語,已經讓她快發瘋了;休息的時間再講英語,看美國人的電視那可真是累上加累。她說只有一個人關上宿舍的門,和國內的朋友在網上聊聊天,才覺得自己還活著。只有看看國內的電視連續劇,才覺得放松一些。 總這樣一個人悶著,這位學生就慢慢地由寂寞發展成了輕微的抑郁。我有一次去宿舍看她,發現她已經不洗漱,不怎么吃飯,一個人上網好幾天了。宿舍里面也是亂七八糟,滿地都是衣服,衣服下面還有一些垃圾。我把她拽出宿舍,給她做了點可口的飯菜,總算讓她暫時開朗了一些,又可以按時上課下課了。但要是真正走出海外寂寞的怪圈,她還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家庭經濟情況較好的學生適合出國讀本科 美國的本科教育千好萬好,但相對于國內的本科,費用還是高一些。有一些學校會有獎學金給國際學生,但只有極少數能申請到全獎。所以學雜費、食宿費和其他生活開支種種算下來應該至少會有每年2萬~4萬美元的開銷。四年下來,還是一筆不小的錢數。美國移民局對本科學生打工有嚴格的限制,所以想通過打工賺學費也不太現實。如果這筆錢對你的家庭是一筆極大的開銷,那么暫時還是推遲一下出國讀本科的打算,拿一個國內的本科文憑之后,再申請美國的研究生院。美國的研究生院的全獎更容易申請,在校內打工的機會也很多,這樣不至于給自己和家人造成太大的負擔。我自己就是研究生階段出國的。我的家庭屬于中產階級,但在1998年,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還非常高,國內人的工資也不像現在這么高,所以即使是考GRE和托福的費用,每一所大學50~80美元的申請費我都要靠自己去賺。現在回頭想一想,我很自豪,因為我的出國沒有給父母造成經濟上的負擔。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已經讓我慚愧,所以我不能再要求父母將自己的養老錢拿出來給我念書,那樣我會感到很不安。 也許你會比父母想象的更堅強 也許你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了,但是你的父母還是擔憂不已,覺得你現在還不能出國念書,怕你在外國不會照料自己,怕你生病,怕你不懂事,等等。其實,很多人在出來以后,遠離父母,遠離自己熟悉的環境,反而迅速成長起來。也許你比你自己和你的父母想象的更堅強。我認識一個女孩子,家境很好,父母對她極為疼愛,出國之前反復對我說,她從小到大沒吃過什么苦,也沒為什么大事情操過心,總而言之是一百個不放心。可是這個學生來到美國后,經過短暫的適應期,成了一個很堅強獨立的人。感恩節期間,整棟宿舍樓除了她一個,其他人都回家了,她一個人住在空空蕩蕩的小樓里,一點也不抱怨。我夸獎她,她說其實她小的時候,父母都忙于工作,她經常一個人呆在家里,早已經學會自己處理事情。在國內的時候,有父母在身邊,依賴感比較強,現在出國了,身上的潛能反而被激發出來了。有的時候,你也許不能完全料到將要遇到什么困難,但是只要相信自己,就會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挺能干的。 總之,國外的學習環境相對輕松,選擇專業相對自由,應付考試的時間相對減少,但并不意味著每一個在國內學習不好的孩子到國外都會脫胎換骨,自動成功。強烈的求知愿望和自理能力是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 P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