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 看就業選專業(報好高考志愿2012年版) |
作者: | 麥可思研究院 | 開本: | 16開 |
原價: | 36
| 頁數: | 235 |
現價: | 30.9 | 出版時間 | 2012-01-01 |
ISBN號: | 9787302278009 | 印刷時間: | 2012-01-01 |
出版社: | 清華大學 | 版次: | 1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內容提要
《看就業選專業(報好高考志愿2012年版)》內容介紹:在高考分數的 范圍內,仍然有很多大學和專業可供考生選擇,分數能提供的只是“選擇邊界”,卻無法提供大學、專業的“最優解”。如今,大學門檻一再降低 ,進一所大學已不再困難,難的是孩子畢業時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的工作,“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已愈來愈成為考生和家長的共識。高考志愿填 報這場由分數決定的游戲,也正演變為志愿選擇的“智力賽場”。在這場競賽中,學生、家長、老師往往缺乏了解大學各專業就業情況的渠道,必 須借助專業、權威、公正的第三方關鍵信息。麥可思(MyCOS)的大學、專業、職業規劃與就業信息是專業、權威、第三方公正的。本書基于國際先進調查系統和覆蓋全國2093所大學(包括“211”、非“211”本科以及高職院校)、606個本科專業、641個高職專業、640個職業和316個行業的麥可思權威、獨家、第一手就業數據編寫而成 ,是麥可思奉獻給高考生和家長最好的志愿填報實用信息!想知道哪些熱門專業是就業陷阱?想知道同一所大學有哪些專業就業 好?想知道今天選擇的專業未來能夠從事哪些職業、薪資如何?甚至,干脆了解一下某種職業一天都在做些什么事情,是不是適合自己? 選專業就是選職業。從進入大學開始,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工作要找的人,不做找工作的人! 《看就業選專業(報好高考志愿2012年版)》的作者是麥可思研究院。
作者簡介
麥可思(MyCOS)是專業的、得到政府、學術界、商業機構和社會公眾共同認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和評估機構,專精于就業能力測量與評估。麥可恩從2007年開始,每年一度對畢業半年后大學生的就業狀態和工作能力進行全國性研究,累計有效樣本在60萬份以上,2009年抽樣調查了44.4萬名畢業生,回收有效樣本21.8萬份。
目錄
第1章 為什么需要這樣一本書 1.1 考得好不如報得好 1.2 怎樣報贏高考 1.2.1 選大學,不要迷信大學綜合排名 1.2.2根據職業規劃選專業 1.2.3 基于就業信息確定就業目標 1.3 本書內容導航 第2章 專業“就業詳單” 2.1 專業就業情況概覽2.2 “熱選專業”是不是就業熱門 2.3 專業“紅黃綠牌” 2.3.1 哪些專業的就業堪憂 2.3.2 哪些專業有就業前景 2.4從“畢業后做什么”看專業 2.4.1 各專業畢業生從事的職業 2.4.2 各專業畢業生所進入的行業 第3章 從職業規劃入手選專業3.1 你適合什么職業 3.2 揭開職業的神秘面紗 3.3 從高薪職業看專業 3.4 行業需求、薪資速查 第4章 另類思路選專業4.1 男/女生都有就業優勢的專業 4.2 從工作相關度高低選專業 4.3 讀研、留學比例高的專業 4.4 自主創業比例高的專業第5章 填報高考志愿時常見問題的解答 5.1 如何填報高考志愿 問題1:填報志愿時應考慮哪些因素?問題2:在志愿填報之前應該了解哪些信息?:如何了解? 問題3:在填報志愿時,選專業和選學校哪個更重要?問題4:在選擇專業時,是否應以未來收入為標桿?問題5:目前,很多省對于高分考生都有保護的政策,盡量不讓這些高分考生落榜,那是否說明隨便怎樣填報志愿都能保證這類考生有書讀?問題6:選中某所重點大學后,專業又該如何選擇呢? 問題7:成績中等的考生如何填報志愿?問題8:經常聽說填報志愿時應該注意拉開幾個志愿間的梯度,應如何操作,有什么好處? 問題9:如何填報好高考第一志愿?問題10:如何填報好高考第二志愿? 5.2 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州 問題1:性格比較內向和外向的人,選什么專業比較合適?問題2:新專業的熱門是否代表未來職業的熱門呢?問題3:家長發現不少新專業是由原來的專科提升演變而來的,這些專業成為本科專業后,教學基礎是否牢靠?問題4:如何選擇重點學科?如何選擇“冷”、“熱”院校及其“冷”、“熱”專業? 問題5:如何判斷“熱門”專業是否適合自己?問題6:收費標準高的專業就一定好嗎?好專業就一定收費高嗎?問題7: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及社會工作等專業,畢業后會從事什么職業? 5.3 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問題l:高考填志愿,怎樣才算不浪費分數? 問題2:在達不到自己理想專業的分數線的情況下,想利用轉專業的形式達到“低分高就”應該怎樣做?問題3:對于平行志愿填報,有沒有什么訣竅或建議?到底應該參考往年各高校的分數線,還是其錄取學生的成績排名?問題4:填報志愿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問題5:往屆生報考重點院校有沒有影響?問題6:報考交大、北航、北郵這些專業特征較明顯的院校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7:填報志愿的時候用不用考慮招生計劃沒有完成,而產生降分錄取的因素?問題8:學生因為彼此比較熟悉,可能會出現大家扎堆報考相同專業、相同院校或互相攀比的情況,應如何處理?問題9:在考慮按大類招生的院系時應該特別注意哪些事項?比如,招生按大類報名,同一大類包括幾個專業,而且根據規定一個學校可以報5個專業,報這個大類算是報了一個專業還是報了多個專業?問題10:怎樣根據一模成績考慮志愿如何填報?如果一模成績不佳,應該如何應對? 5.4 高考招生和錄取解疑問題1:擴招后會不會降低教學水平?面對擴招的院校,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應該如何去選擇? 問題2:定向就業招生和非定向招生錄取時有何區別?問題3:如果考生的考分比3個平行志愿學校的投檔線都高,會按哪個學校錄取? 問題4:剛剛踩線的考生能不能不投檔?問題5:填報了提前批,但未被錄取,會對其他批次的錄取構成影響嗎? 問題6:達線考生一定能100%被錄取嗎?問題7:高考錄取與否全在于考分高低,這個看法對嗎?問題8:在報考本科第二批院校時,是否每所學校的專業都要填?如果都填了是否對錄取有好處?問題9:本科第二批和本科第三批有何區別?本科第三批是什么學校? 問題10:司法院校的面試是省招辦負責。還是所報學校負責?問題ll: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后怎么辦? 問題12:報外地大學*要遷出去嗎? 問題13:報考提前錄取且分數達到后,可不可以反悔?問題14:藝術、體育類院校未被錄取,考分如果達到了文理科其他批次的投檔線,還能不能參加文理科的投檔?問題15:北京有哪些高校在單獨招收小語種的學生? 問題16:學校有哪些辦法保證貧困生學習? 問題17:獨立學院姓“公”還是姓“民”?問題18:獨立學院在三本錄取,是不是“正宗”的本科? 問題19:獨立學院頒發什么文憑?其文憑是否能夠得到國家的承認?附錄大學生最有可能從事的常見職業列表
精彩導讀
人生,從選擇開始。 無論是幼兒園、小學及中學,還是繪畫和舞蹈興趣班等等,父母們都期望讓自己的孩子擁有最好的教育資源,這其中除了“望子成龍、望女成 風”的期待之外,更多的是父母們抱有希望孩子在將來能夠過上具有物質保障的幸福人生的樸實心理。 于是,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在每一個選擇的岔路口,孩子們都在為能夠實現更好的選擇而努力,家長們則做好一切的“后勤 ”工作,為支持孩子的選擇而加油鼓勁。對于一路從“重點學校”走來的孩子而言,選擇一所好大學和一個好 專業,便是父母們的“重”望所歸;而對于在學業上成績差強人意的孩子來說,“上大學”也會是其家庭的最低期望。畢竟,在大學生就業難的今 天,即使是上了大學都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不上大學就想找到好工作更是難上加難了。 然而重視選擇,并不意味著在填報高考志愿時父母和孩子們就能知道如何選擇了,或者說知道如何更好地作出選擇。因為長久以來,習慣于接 受分數篩選的父母和孩子們,心中多少都會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分數決定一切。 的確,在招生分數線的硬性限制下,差一分,就會與理想的大學和專 業失之交臂。考不上大學,選擇便無從談起。考上大學了,也并非萬事大吉。“能 考上什么樣的大學就報什么樣的志愿”并非是負責任的最佳決策,畢竟在分數允許的范圍內,還是有很多大學和專業可以供孩子們選擇的。分數或 許能限制選擇范圍,但卻無法讓高考生和家長得到選擇范圍中的“最優解”,“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已愈來愈成為家長和孩子的共識。 事實上,自高校擴招以來,大學門檻已經一再降低。據統計,2011年全國高考報名錄取率比2010年的69.5%增加近3個百分點,達到了72.3%,甚至普遍高于高中的錄取率。而與此相對應的卻是“大學生淪為了大白 菜”,在其調侃的背后顯現出就業難的真實現狀。在這樣的錄取形勢下,考取一所大學并非難事,難的不僅是孩子大學 畢業后如何順利就業,還是孩子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求職決戰中找份好工作、謀求好發展、成就好人生。高考已不光是分數的較量,也是志愿選擇的 “智力賽場”。而在這場競賽的主力陣容中,學生、家長和老師,無論誰在主導決策,都難免存在局限性。 學生的認識有限 作為一名一直生活 在校園中單純的高中生,無論是生活的經歷,還是對社會的了解以及對職業的認識都極為有限,即使開明的父母將選擇權完全下放,他們也只會茫 然無措,根本不知道怎樣選擇;或者僅憑一時喜好就誤以為是自己的職業興趣而盲目選擇專業。有這樣的學生,喜歡玩電腦游戲,就認為自己會喜 歡從事和計算機有關的工作,于是在高考時選擇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以后卻被證明這樣的選擇是錯誤的、,但悔之晚矣。 家長的經驗不可靠 那么,是否家長的意見就完全可靠呢?一些家長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從各方道聽途說的零碎信息認定某所學校的名聲好,某個專業是熱門,于是 指導孩子按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認為“選這個學校和專業肯定沒錯,孩子畢業后一定可以順利地找到好工作”。然而,現實真的如此嗎?據麥可思2011年最新調查結果顯示,10個熱門本科專業中競有8個失業率最高,其中就包括了前幾年高考生和家長“熱捧”的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 學及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可見,家長對職業和對就業市場的認識依然是有局限性的,僅根據自己片面的生活經驗與知識去指導孩子填報高考志 愿是不可靠的。 老師的指導偏于學習成績當高考生和家長都手足無措之時,聽聽老師的意見應該會有些幫助吧 。但遺憾的是,老師也只能從學生平時的成績及模擬考試的成績出發,結合各大院校歷年的招生錄取分數線,指導高考生選擇那些能夠被順利錄取 的專業和院校。除此之外,其實老師和家長一樣,對于就業市場的認知有限,僅憑個人經驗和知識,是無法從職業規劃的角度給予學生更為科學的 指導與幫助的。其實,高考志愿的填報是一個盡可能占有更多可靠信息的科學決策過 程。如此棘手的選擇難題,需要更有力的信息作為“外援”,才能求解出最佳的專業和大學選擇方案。 而本書,正是高考生和家長們值得信賴的最好的“信息智囊”!想知道不同專業在就業上的優劣之別嗎?想知道同一所大學的不同專 業中哪些是就業的熱門專業嗎?想知道今天選擇的專業,未來能夠從事哪些職業及薪資如何嗎?干脆先確定個職業目標,看看職業對專業背景的要 求是什么吧。 所有這些疑惑,或許你在本書中都能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本書基于麥可思(MyCOS)公司的調查數據而編寫。麥可思一年一度進行 的“中國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在中國第一次以全國性科學調查為基礎,以第一手數據為根據,全面詳細地回答了各大學和各專業的就 業情況。正如《第一財經日報》中的評價 “雖說各高校就業指導處都有一本畢業生的就業賬,掌握了70%以上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但麥可思公司完 成的‘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卻勾勒出整體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圖景。” 本書正是針對家長和學生對各大學和各專業就業信息的需求,專門為2012年高考生設計的,能夠在分數所滿足的可選項中,推薦就業狀況更好 的專業。此外,對于從高中開始就進行職業規劃的學生而言,僅借助職業測評 并不能真正的了解職業內涵。它的工作內容是什么?任職要求有哪些?該職業是否符合你的風格、能帶來怎樣的價值滿足感?等等。只有建立在對 職業認識上的職業規劃才是科學的,才能幫助學生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和適合某個職業,并有針對性地依據職業對專業的要求來填報高考志愿。 本書基于麥可思自主開發的中國獨家的職業信息數據庫,列舉了部分常見職業的真實1天。該職業具體做什么?有哪些對性格、能力和任職資格 的要求?該職業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進行工作且薪資如何?以及該職業能帶來怎樣的價值滿足感等。能夠從職業規劃的角度,通過職業測評、職業介 紹和職業所對應的專業這幾個環節科學地指導考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提前鎖定職業目標,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涯與職業發展目標。 那么,在這一點上麥可思數據的準確性又將如何呢?麥可思(MyCOS)是目前中國最大、最全面,唯一得到政府、學術界、商 業機構和社會公眾共同認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和評估機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產學合作教席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和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單位。麥可思從2007年起,已經連續5年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態和工作能力進行了全國性調查,由此而形成了全國大學畢業生就業 數據庫,累計有效樣本100多萬份。麥可思研究團隊作為唯一作者已經連續3年撰寫并發布了就業藍皮書,即2011年、2010年及200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同時也為《中國社會藍皮書》、《中國教育藍皮書》和《中國 工程教育藍皮書》提供數據支持。麥可思的大學生就業研究報告已經被中國眾多高校、各級政府教育和人力資源主管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各級學 術研究機構及大學畢業生和高考生等廣泛參考。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