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種技術(董炳友) 董炳友 ..
- 所屬分類:
農林牧漁教..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9787122152121
- 出版日期:
-
原價:
¥32.00元
現價:¥0.00元
圖書簡介
品牌:圖書詳情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作物育種技術(董炳友) 作者: 董炳友 市場價: 32元 文軒網價: 25.3元【79折】 ISBN號: 9787122152121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商品類型: 圖書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簡裝 開本:其他 語種:中文 出版時間:2012-11-01 版次:1 頁數: 印刷時間:2012-11-01 印次:1 字數:
內容簡介 董炳友《作物育種技術》按照作物育種的工作過程,以作物育種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為基礎,拓寬并豐富了作物育種的實用技能知識,包括:緒論,育種目標,種質資源,作物的繁殖方式與育種,選擇與鑒定,引種與選擇育種,雜交育種,回交育種,雜種優勢利用,誘變育種,遠緣雜交育種,倍性育種,抗病蟲性育種,生物技術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和新品種審定、登記、保護與利用。另外,為了提升學生作物育種專業實踐技能水平,還設計了相關的實用技能實訓內容。
《作物育種技術》可供高職高專院校農學專業、作物生產專業和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以作為其他相關專業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相關教師、廣大作物育種工作者、種子生產者與經營者等農業科技工作者、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作物育種的意義及其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一、作物進化與遺傳改良
二、作物育種的意義與發展
三、作物育種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第二節 作物品種及其作用
一、作物品種的概念
二、作物優良品種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第三節 作物育種的成就與展望
一、我國作物育種工作的主要成就
二、作物育種工作的展望
思考題
第一章 育種目標
第一節 現代農業對作物育種目標的要求
一、高產
二、品質性狀
三、穩產
四、生育期適宜
五、適應農業機械化
第二節 制訂作物育種目標的一般原則
思考題
技能實訓1.1育種材料播前的準備工作
技能實訓1.2小麥面筋含量及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技能實訓1.3面粉沉降值測定
第二章 種質資源
第一節 種質資源在育種上的重要性
一、種質資源的概念
二、種質資源在作物育種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節 作物起源中心學說及其發展
一、瓦維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學說
二、作物起源中心學說的發展
第三節 種質資源的研究和利用
一、種質資源的類別及特點
二、種質資源的搜集
三、種質資源的保存
四、種質資源的研究和利用
思考題
技能實訓2.1玉米種質資源的觀察識別
技能實訓2.2小麥品種和變種的鑒定和識別
技能實訓2.3水稻品種資源的認識及鑒別
技能實訓2.4谷子不同品種的鑒定和識別
第三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與育種
第一節 作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繁殖
二、無性繁殖
三、作物授粉方式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遺傳特點及其與育種的關系
一、自花授粉作物
二、異花授粉作物
三、常異花授粉作物
四、無性繁殖作物
第三節 作物品種類型及育種特點
一、作物品種的類型
二、各類品種的育種特點
思考題
第四章 選擇與鑒定
第一節 選擇的原理與方法
一、選擇的意義
二、選擇的基本原理
三、選擇的作用
四、選擇的基本方法
五、作物的繁殖方式和常用選擇方法
第二節 性狀鑒定
一、性狀鑒定的作用
二、性狀鑒定的一般原則
三、性狀鑒定的方法
思考題
技能實訓4.1小麥育種材料的田間調查與室內考種
技能實訓4.2水稻育種材料的田間調查與室內考種
技能實訓4.3大豆育種材料的田間調查與室內考種
技能實訓4.4玉米育種材料的田間調查與室內考種
第五章 引種與選擇育種
第一節 引種
一、引種對發展農業生產的作用
二、引種的原理
三、重要生態因子、品種特性與引種的關系
四、作物引種規律
五、引種的程序和方法
第二節 選擇育種
一、選擇育種的簡史和成效
二、選擇育種的意義和特點
三、選擇育種的原理
四、選擇育種的程序
五、提高選擇育種效率的幾個問題
思考題
第六章 雜交育種
第一節 親本選配
一、選擇適宜親本
二、配制合理組合
第二節 雜交方式和雜交技術
一、雜交方式
二、雜交技術
第三節 雜種后代的處理
一、系譜法
二、混合法
三、衍生系統法
四、單籽傳法
第四節 雜交育種程序和加速育種進程的方法
一、雜交育種的程序
二、加速育種進程的方法
思考題
技能實訓6.1小麥有性雜交技術
技能實訓6.2大豆有性雜交技術
技能實訓6.3水稻有性雜交技術
第七章 回交育種
第一節 回交育種的特點及遺傳效應
一、回交育種的概念與意義
二、回交育種的優缺點
三、回交育種的遺傳規律
第二節 回交育種技術
一、親本的選擇
二、回交的次數
三、用于回交所需植株數
四、回交育種程序
思考題
第八章 雜種優勢利用
第一節 雜種優勢利用的概況及其表現特性
一、雜種優勢利用的簡史與現狀
二、雜種優勢的類型與度量
三、雜種優勢的表現特性
四、雜種優勢的固定
五、雜種優勢利用與常規雜交育種的比較
第二節 雜種優勢的遺傳基礎
第三節 雜交種品種的選育
一、利用雜種優勢的基本原則
二、不同繁殖方式作物利用雜種優勢的特點
三、自交系的選育與改良
四、配合力及其測定
五、雜交種品種的親本選配原則
六、雜交種品種的類型
七、利用雜種優勢的途徑
八、雜種優勢利用的育種程序
第四節 雄性不育性在雜種優勢利用中的應用
一、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種的意義
二、雄性不育的遺傳類型
三、質核互作雄性不育性的應用
四、核基因不育系的應用
第五節 自交不親和系的選育和利用
一、作物的自交不親和性
二、自交不親和性在雜種優勢中的利用
第六節 作物雜交制種技術
一、選地與隔離
二、制種田的規格播種
三、精細管理
四、花期預測方法
五、去雜去劣
六、去雄和人工輔助授粉
七、分收分藏
思考題
技能實訓8.1玉米的自交和雜交技術
技能實訓8.2育種試驗田的小區收獲
技能實訓8.3育種試驗地的場圃觀摩
第九章 誘變育種
第一節 誘變育種的依據、特點和意義
一、誘變育種的依據
二、誘變育種的特點
三、誘變育種的意義
第二節 誘變因素
一、物理誘變
二、化學誘變
三、理化誘變劑的特異性和復合處理
第三節 誘變育種的方法和程序
一、處理材料的選擇
二、誘變劑量的確定
三、處理群體大小的確定
四、誘變處理后代的選擇
五、不同繁殖方式的作物誘變處理的特點
六、誘變育種的育種程序
第四節 提高誘變育種效率的方法
一、根據影響誘變效果的因素,采取相應措施,提高誘變育種效率
二、提高誘變育種效率的其他方法
思考題
第十章 遠緣雜交育種
第一節 遠緣雜交的概念和作用
一、遠緣雜交的概念
二、遠緣雜交在育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節 遠緣雜交不親和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一、遠緣雜交不親和性及其原因
二、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性的方法
第三節 遠緣雜種夭亡、不育及其克服方法
一、遠緣雜種的夭亡與不育性
二、克服遠緣雜種夭亡和不育的方法
第四節 遠緣雜種后代的分離與選擇
一、遠緣雜種后代性狀分離和遺傳的特點
二、遠緣雜種后代分離的控制
三、遠緣雜種后代處理的育種技術
思考題
第十一章 倍性育種
第一節 多倍體育種
一、植物多倍體的種類、起源及其意義
二、多倍體育種技術
第二節 單倍體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
一、單倍體的起源、類型及特點
二、誘導產生單倍體的途徑和方法
三、單倍體的鑒別與二倍化
四、單倍體在育種上的應用
思考題
第十二章 抗病蟲性育種
第一節 抗病蟲育種的意義與特點
一、作物抗病性、抗蟲性的概念
二、抗病蟲育種的意義與作用
三、抗病蟲育種的特點
第二節 作物抗病蟲性的類別與機制
一、病原菌致病性及其變異
二、作物抗病蟲性的類別
三、抗病蟲性的機制
第三節 抗病蟲性的遺傳與鑒定
一、抗病蟲性的遺傳
二、基因對基因學說
三、抗病蟲性鑒定
第四節 抗病蟲品種的選育及利用
一、抗源的收集和創新
二、選育抗病蟲品種的方法
三、抗性品種的利用策略
思考題
第十三章 生物技術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
第一節 細胞和組織培養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
一、體細胞變異與突變體的篩選
二、離體培養技術在植物育種中的應用
三、細胞和組織培養技術的其他利用途徑
第二節 作物原生質體培養與體細胞雜交
一、原生質體的分離與培養
二、體細胞雜交技術
三、雜種細胞的選擇
四、雜種細胞的鑒定
五、誘導雜種細胞產生愈傷組織和再生植株
第三節 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
一、目的基因的獲取
二、載體系統及其改造
三、重組DNA的制備
四、植物的遺傳轉化
五、轉基因植株的鑒定
第四節 分子標記與育種
一、分子標記的分類
二、構建遺傳圖譜
三、分子標記基因定位
四、分子標記在種質資源研究上的應用
五、分子標記在輔助選擇中的應用
第五節 人工種子的生產程序和方法
一、人工種子的概念和研究進展
二、人工種子的結構和研制意義
三、人工種子的制作
四、存在問題和展望
思考題
第十四章 新品種審定、登記、保護與利用
第一節 品種的區域試驗與生產試驗
一、區域試驗
二、生產試驗和栽培試驗
三、試驗總結
第二節 新品種審定與品種登記管理
一、品種審定的意義與任務
二、品種審定與登記管理
第三節 植物新品種保護與合理利用
一、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意義及概念
二、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體系
三、品種保護與品種審定的區別
思考題
技能實訓14.1品種(系)區域試驗總結
參考文獻
目錄
品牌:圖書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商品名稱: | 作物育種技術(董炳友) |
作者: | 董炳友 |
市場價: | 32元 |
文軒網價: | 25.3元【79折】 |
ISBN號: | 9787122152121 |
出版社: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簡裝 | 開本:其他 | 語種:中文 |
出版時間:2012-11-01 | 版次:1 | 頁數: |
印刷時間:2012-11-01 | 印次:1 | 字數: |
內容簡介 | |
董炳友《作物育種技術》按照作物育種的工作過程,以作物育種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為基礎,拓寬并豐富了作物育種的實用技能知識,包括:緒論,育種目標,種質資源,作物的繁殖方式與育種,選擇與鑒定,引種與選擇育種,雜交育種,回交育種,雜種優勢利用,誘變育種,遠緣雜交育種,倍性育種,抗病蟲性育種,生物技術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和新品種審定、登記、保護與利用。另外,為了提升學生作物育種專業實踐技能水平,還設計了相關的實用技能實訓內容。 《作物育種技術》可供高職高專院校農學專業、作物生產專業和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以作為其他相關專業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相關教師、廣大作物育種工作者、種子生產者與經營者等農業科技工作者、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
目錄 | |
緒論 第一節 作物育種的意義及其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一、作物進化與遺傳改良 二、作物育種的意義與發展 三、作物育種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第二節 作物品種及其作用 一、作物品種的概念 二、作物優良品種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第三節 作物育種的成就與展望 一、我國作物育種工作的主要成就 二、作物育種工作的展望 思考題 第一章 育種目標 第一節 現代農業對作物育種目標的要求 一、高產 二、品質性狀 三、穩產 四、生育期適宜 五、適應農業機械化 第二節 制訂作物育種目標的一般原則 思考題 技能實訓1.1育種材料播前的準備工作 技能實訓1.2小麥面筋含量及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技能實訓1.3面粉沉降值測定 第二章 種質資源 第一節 種質資源在育種上的重要性 一、種質資源的概念 二、種質資源在作物育種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節 作物起源中心學說及其發展 一、瓦維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學說 二、作物起源中心學說的發展 第三節 種質資源的研究和利用 一、種質資源的類別及特點 二、種質資源的搜集 三、種質資源的保存 四、種質資源的研究和利用 思考題 技能實訓2.1玉米種質資源的觀察識別 技能實訓2.2小麥品種和變種的鑒定和識別 技能實訓2.3水稻品種資源的認識及鑒別 技能實訓2.4谷子不同品種的鑒定和識別 第三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與育種 第一節 作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繁殖 二、無性繁殖 三、作物授粉方式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遺傳特點及其與育種的關系 一、自花授粉作物 二、異花授粉作物 三、常異花授粉作物 四、無性繁殖作物 第三節 作物品種類型及育種特點 一、作物品種的類型 二、各類品種的育種特點 思考題 第四章 選擇與鑒定 第一節 選擇的原理與方法 一、選擇的意義 二、選擇的基本原理 三、選擇的作用 四、選擇的基本方法 五、作物的繁殖方式和常用選擇方法 第二節 性狀鑒定 一、性狀鑒定的作用 二、性狀鑒定的一般原則 三、性狀鑒定的方法 思考題 技能實訓4.1小麥育種材料的田間調查與室內考種 技能實訓4.2水稻育種材料的田間調查與室內考種 技能實訓4.3大豆育種材料的田間調查與室內考種 技能實訓4.4玉米育種材料的田間調查與室內考種 第五章 引種與選擇育種 第一節 引種 一、引種對發展農業生產的作用 二、引種的原理 三、重要生態因子、品種特性與引種的關系 四、作物引種規律 五、引種的程序和方法 第二節 選擇育種 一、選擇育種的簡史和成效 二、選擇育種的意義和特點 三、選擇育種的原理 四、選擇育種的程序 五、提高選擇育種效率的幾個問題 思考題 第六章 雜交育種 第一節 親本選配 一、選擇適宜親本 二、配制合理組合 第二節 雜交方式和雜交技術 一、雜交方式 二、雜交技術 第三節 雜種后代的處理 一、系譜法 二、混合法 三、衍生系統法 四、單籽傳法 第四節 雜交育種程序和加速育種進程的方法 一、雜交育種的程序 二、加速育種進程的方法 思考題 技能實訓6.1小麥有性雜交技術 技能實訓6.2大豆有性雜交技術 技能實訓6.3水稻有性雜交技術 第七章 回交育種 第一節 回交育種的特點及遺傳效應 一、回交育種的概念與意義 二、回交育種的優缺點 三、回交育種的遺傳規律 第二節 回交育種技術 一、親本的選擇 二、回交的次數 三、用于回交所需植株數 四、回交育種程序 思考題 第八章 雜種優勢利用 第一節 雜種優勢利用的概況及其表現特性 一、雜種優勢利用的簡史與現狀 二、雜種優勢的類型與度量 三、雜種優勢的表現特性 四、雜種優勢的固定 五、雜種優勢利用與常規雜交育種的比較 第二節 雜種優勢的遺傳基礎 第三節 雜交種品種的選育 一、利用雜種優勢的基本原則 二、不同繁殖方式作物利用雜種優勢的特點 三、自交系的選育與改良 四、配合力及其測定 五、雜交種品種的親本選配原則 六、雜交種品種的類型 七、利用雜種優勢的途徑 八、雜種優勢利用的育種程序 第四節 雄性不育性在雜種優勢利用中的應用 一、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種的意義 二、雄性不育的遺傳類型 三、質核互作雄性不育性的應用 四、核基因不育系的應用 第五節 自交不親和系的選育和利用 一、作物的自交不親和性 二、自交不親和性在雜種優勢中的利用 第六節 作物雜交制種技術 一、選地與隔離 二、制種田的規格播種 三、精細管理 四、花期預測方法 五、去雜去劣 六、去雄和人工輔助授粉 七、分收分藏 思考題 技能實訓8.1玉米的自交和雜交技術 技能實訓8.2育種試驗田的小區收獲 技能實訓8.3育種試驗地的場圃觀摩 第九章 誘變育種 第一節 誘變育種的依據、特點和意義 一、誘變育種的依據 二、誘變育種的特點 三、誘變育種的意義 第二節 誘變因素 一、物理誘變 二、化學誘變 三、理化誘變劑的特異性和復合處理 第三節 誘變育種的方法和程序 一、處理材料的選擇 二、誘變劑量的確定 三、處理群體大小的確定 四、誘變處理后代的選擇 五、不同繁殖方式的作物誘變處理的特點 六、誘變育種的育種程序 第四節 提高誘變育種效率的方法 一、根據影響誘變效果的因素,采取相應措施,提高誘變育種效率 二、提高誘變育種效率的其他方法 思考題 第十章 遠緣雜交育種 第一節 遠緣雜交的概念和作用 一、遠緣雜交的概念 二、遠緣雜交在育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節 遠緣雜交不親和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一、遠緣雜交不親和性及其原因 二、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性的方法 第三節 遠緣雜種夭亡、不育及其克服方法 一、遠緣雜種的夭亡與不育性 二、克服遠緣雜種夭亡和不育的方法 第四節 遠緣雜種后代的分離與選擇 一、遠緣雜種后代性狀分離和遺傳的特點 二、遠緣雜種后代分離的控制 三、遠緣雜種后代處理的育種技術 思考題 第十一章 倍性育種 第一節 多倍體育種 一、植物多倍體的種類、起源及其意義 二、多倍體育種技術 第二節 單倍體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 一、單倍體的起源、類型及特點 二、誘導產生單倍體的途徑和方法 三、單倍體的鑒別與二倍化 四、單倍體在育種上的應用 思考題 第十二章 抗病蟲性育種 第一節 抗病蟲育種的意義與特點 一、作物抗病性、抗蟲性的概念 二、抗病蟲育種的意義與作用 三、抗病蟲育種的特點 第二節 作物抗病蟲性的類別與機制 一、病原菌致病性及其變異 二、作物抗病蟲性的類別 三、抗病蟲性的機制 第三節 抗病蟲性的遺傳與鑒定 一、抗病蟲性的遺傳 二、基因對基因學說 三、抗病蟲性鑒定 第四節 抗病蟲品種的選育及利用 一、抗源的收集和創新 二、選育抗病蟲品種的方法 三、抗性品種的利用策略 思考題 第十三章 生物技術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 第一節 細胞和組織培養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 一、體細胞變異與突變體的篩選 二、離體培養技術在植物育種中的應用 三、細胞和組織培養技術的其他利用途徑 第二節 作物原生質體培養與體細胞雜交 一、原生質體的分離與培養 二、體細胞雜交技術 三、雜種細胞的選擇 四、雜種細胞的鑒定 五、誘導雜種細胞產生愈傷組織和再生植株 第三節 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 一、目的基因的獲取 二、載體系統及其改造 三、重組DNA的制備 四、植物的遺傳轉化 五、轉基因植株的鑒定 第四節 分子標記與育種 一、分子標記的分類 二、構建遺傳圖譜 三、分子標記基因定位 四、分子標記在種質資源研究上的應用 五、分子標記在輔助選擇中的應用 第五節 人工種子的生產程序和方法 一、人工種子的概念和研究進展 二、人工種子的結構和研制意義 三、人工種子的制作 四、存在問題和展望 思考題 第十四章 新品種審定、登記、保護與利用 第一節 品種的區域試驗與生產試驗 一、區域試驗 二、生產試驗和栽培試驗 三、試驗總結 第二節 新品種審定與品種登記管理 一、品種審定的意義與任務 二、品種審定與登記管理 第三節 植物新品種保護與合理利用 一、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意義及概念 二、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體系 三、品種保護與品種審定的區別 思考題 技能實訓14.1品種(系)區域試驗總結 參考文獻 |
同類熱銷圖書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價格 | 購買 |
林學概論 | 陳祥偉,胡..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30.00¥25.10 |
詳情 |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 | 宋建英 主..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38.00¥32.30 |
詳情 |
林業經濟管理學 | 高嵐 主編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20.00¥16.80 |
詳情 |
食品營養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孫遠明 著 | 科學出版社 | ¥35.00¥28.00 |
詳情 |
物理化學實驗——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農林類 | 尹業平,王.. | 科學出版社 | ¥18.00¥13.10 |
詳情 |
植物害蟲檢疫學 | 科學出版社 | ¥36.00¥26.10 |
詳情 | |
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海水養殖和淡水漁業專業用全國高等.. | 李愛杰 主.. | 中國農業出版社 | ¥17.50¥15.30 |
詳情 |
植物生理生態學 | (英)蘭伯.. | 浙江大學出版社 | ¥60.00¥41.60 |
詳情 |
流域綜合管理導論/生命之河系列叢書 | 楊桂山,于.. | 科學出版社 | ¥38.00¥27.60 |
詳情 |
現代草坪管理學 | 張志國,李..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32.00¥26.80 |
詳情 |
家畜育種學(21世紀教材)(張沅) | 中國農業出版社 | ¥31.80¥27.70 |
詳情 | |
植物生物學實驗教程 | 汪矛 主編 | 科學出版社 | ¥28.00¥20.30 |
詳情 |
經濟林栽培 | 王立新 主..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32.00¥27.20 |
詳情 |
社會林業 | 馬洪軍 主..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21.00¥14.50 |
詳情 |
無土栽培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 中國農業出版社 | ¥38.00¥33.10 |
詳情 | |
林學概論 | 陳祥偉,胡..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30.00¥0.00 |
詳情 |
插花藝術基礎(第二版)/黎佩霞/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黎佩霞/.. | ¥23.00¥0.00 |
詳情 | ||
木材加工工藝學(2版) 顧煉百 編 .. | ¥48.00¥0.00 |
詳情 | ||
野生植物資源學/戴寶合 戴寶合 .. | ¥40.60¥0.00 |
詳情 | ||
畜牧獸醫法規與行政執法(第2版)/王喆韓昌權 王?//韓昌權.. | ¥27.80¥0.00 |
詳情 | ||
N畜牧獸醫法規基礎/韓昌權 .. | ¥18.80¥0.00 |
詳情 | ||
普通動物學(第4版) 劉凌云鄭光美 .. | ¥49.90¥0.00 |
詳情 | ||
犬貓疾病學(第3版) .. | ¥48.00¥0.00 |
詳情 | ||
現代木質門窗生產技術 倪貴林 .. | ¥64.00¥0.00 |
詳情 | ||
園林樹木栽培學(第2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 吳.. | ¥34.00¥0.00 |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