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_files/book/fa7eac8ed40165e75184234d33f0504d.jpg)
培根隨筆集(世界文學名著) 弗蘭西斯·培根(Bacon.F.) ..
- 所屬分類:
FOR 老外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9787511701671
- 出版日期:
-
原價:
¥12.00元
現價:¥0.00元
圖書簡介
品牌:圖書詳情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培根隨筆集(世界文學名著) 作者: 弗蘭西斯·培根(Bacon.F.) 市場價: 12元 文軒網價: 8.6元【72折】 ISBN號: 9787511701671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商品類型: 圖書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軟精裝 開本:32開 語種:中文 出版時間:2010-04-01 版次:1 頁數:211 印刷時間:2010-04-01 印次:1 字數:218.00千字 溫馨提示:出版時間超過3年的圖書,因長時間儲存可能會產生紙張缺陷,敬請諒解!
內容簡介 《培根隨筆集(插圖本)》的內容涉及到經濟、宗教、愛情、政治、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方面,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見解。《隨筆集》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據說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這《培根隨筆集(插圖本)》的熏陶。對于今天的青年讀者,讀《隨筆集》就像聽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談,因為《隨筆集》里包含著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弗蘭西斯·培根(Bacon.F.) 譯者:王義國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作家和科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而且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一生著述頗豐.主要作品有《培根隨筆集》、《偉大的復興》、《政治和倫理論文集》、《學術的進展》、《新工具論》.《亨利七世史》等。
王義國,男,1944年生于山東龍口,教授。1962年考入山東師范學院外文系。1978-1981年在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讀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學位。終生以教書為業,曾在山東和北京幾所高校任教,2000年春調入臺州學院。
以英美文學和翻譯見長。主要譯著有:
《培根論說文集》、《報業巨頭》、《阿姆斯特丹》、《神話與傳說》、《美國大學批判》、《說我是誰,我就是誰》、《讀書療法一女性生活各階段的讀書指南》、《最后一役》、《培根論人生》、《遙遠的橋》、《尋找靈魂的現代人》、《歐文散文》、《瓦爾登湖》,《小邏輯》。
目錄 譯序
導論(奧利芬特·斯米頓)
題獻
培根隨筆集,又名《在世俗上和道德上的忠告》
一 論真理
二 論死亡
三 論宗教之統一
四 論報復
五 論逆境
六 論作偽與掩飾
七 論父母與子女
八 論結婚與獨身
九 論嫉妒
十 論愛情
十一 論高位
十二 論大膽
十三 論善與性善
十四 論貴族
十五 論反叛和*
十六 論無神論
十七 論迷信
十八 論旅行
十九 論君權
二十 論進言
二十一 論拖延
二十二 論狡猾
二十三 論為了私利的智慧
二十四 論革新
二十五 論迅速
二十六 論表面上的聰明
二十七 論友誼
二十八 論消費
二十九 論王國和政府的真正偉大之處
三十論 養生
三十一 論懷疑
三十二 論談吐
三十三 論殖民地
三十四 論財富
三十五 論預言
三十六 論野心
三十七 論假面劇和盛典
三十八 論人的天性
三十九 論習慣與教育
四十 論命運
四十一 論有息貸款
四十二 論青年與老年
四十三 論美
四十四 論殘疾
四十五 論建筑
四十六 論園藝
四十七 論談判
四十八 論隨從和朋友
四十九 論請托者
五十 論學業
五十一 論黨派
五十二 論禮貌和尊重
五十三 論贊揚
五十四 論虛榮
五十五 論榮譽與名聲
五十六 論司法
五十七 論憤怒
五十八 論事物的盛衰浮沉
論謠言(片斷)
書目
作者年表
精彩內容 彎;而且在他們認為情勢確實要求作出掩飾的時候,如果他們因而使用了掩飾,那么以前有關他們的真誠和待人清白所廣為流傳的見解,也就使得他們幾乎辨認不出來了。
這種自我遮蓋和掩飾有三個層次。第一是謹慎、保留和保密,也就是一個人使自己不被注意,或者讓人看不出他的本色。第二是掩飾,這是用的否定的方法,也就是一個人露出跡象端倪來,以說明他并不是他那個人。第三則是作偽,這是用的肯定的方法,也就是一個人有目的地和明確地冒充和假裝成為并非他本人的那個人。
就這些當中的第一層次——保密——而言,它確實是告解神父①的美德。而且無疑,保密的人能聽見許多的懺悔。因為誰肯向一個信口雌黃者或者愛嘮叨的人敞開心扉呢?但如果一個人被認為是保密的,人們也會要求他把秘密給透露出來,正如憋進去的空氣越多,就越會把它吐出來一般。在懺悔的時候,隱私的披露并不是出于世俗的需要,而是為了緩解心里的壓力,保密的人也能以同樣的方式得知許多事情,因為人們更樂于宣泄心事而不是增加心事。簡言之,神秘之處是由保密所造成的。除此之外,(說實話)不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肉體上,裸露都是不合適的;而且如果人的舉止和行動并不是完全不加掩飾的話,那么給人的舉止和行為所增加的受人尊敬之處也就不會少。至于饒舌者和易泄密的人,他們通常是輕率且又輕信,因為言其所知的人,也會言其所不知。 ……
目錄
品牌:圖書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商品名稱: | 培根隨筆集(世界文學名著) |
作者: | 弗蘭西斯·培根(Bacon.F.) |
市場價: | 12元 |
文軒網價: | 8.6元【72折】 |
ISBN號: | 9787511701671 |
出版社: | 中央編譯出版社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軟精裝 | 開本:32開 | 語種:中文 |
出版時間:2010-04-01 | 版次:1 | 頁數:211 |
印刷時間:2010-04-01 | 印次:1 | 字數:218.00千字 |
溫馨提示:出版時間超過3年的圖書,因長時間儲存可能會產生紙張缺陷,敬請諒解! |
內容簡介 | |
《培根隨筆集(插圖本)》的內容涉及到經濟、宗教、愛情、政治、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方面,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見解。《隨筆集》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據說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這《培根隨筆集(插圖本)》的熏陶。對于今天的青年讀者,讀《隨筆集》就像聽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談,因為《隨筆集》里包含著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
作者簡介 | |
作者:(英國)弗蘭西斯·培根(Bacon.F.) 譯者:王義國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作家和科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而且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一生著述頗豐.主要作品有《培根隨筆集》、《偉大的復興》、《政治和倫理論文集》、《學術的進展》、《新工具論》.《亨利七世史》等。 王義國,男,1944年生于山東龍口,教授。1962年考入山東師范學院外文系。1978-1981年在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讀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學位。終生以教書為業,曾在山東和北京幾所高校任教,2000年春調入臺州學院。 以英美文學和翻譯見長。主要譯著有: 《培根論說文集》、《報業巨頭》、《阿姆斯特丹》、《神話與傳說》、《美國大學批判》、《說我是誰,我就是誰》、《讀書療法一女性生活各階段的讀書指南》、《最后一役》、《培根論人生》、《遙遠的橋》、《尋找靈魂的現代人》、《歐文散文》、《瓦爾登湖》,《小邏輯》。 |
目錄 | |
譯序 導論(奧利芬特·斯米頓) 題獻 培根隨筆集,又名《在世俗上和道德上的忠告》 一 論真理 二 論死亡 三 論宗教之統一 四 論報復 五 論逆境 六 論作偽與掩飾 七 論父母與子女 八 論結婚與獨身 九 論嫉妒 十 論愛情 十一 論高位 十二 論大膽 十三 論善與性善 十四 論貴族 十五 論反叛和* 十六 論無神論 十七 論迷信 十八 論旅行 十九 論君權 二十 論進言 二十一 論拖延 二十二 論狡猾 二十三 論為了私利的智慧 二十四 論革新 二十五 論迅速 二十六 論表面上的聰明 二十七 論友誼 二十八 論消費 二十九 論王國和政府的真正偉大之處 三十論 養生 三十一 論懷疑 三十二 論談吐 三十三 論殖民地 三十四 論財富 三十五 論預言 三十六 論野心 三十七 論假面劇和盛典 三十八 論人的天性 三十九 論習慣與教育 四十 論命運 四十一 論有息貸款 四十二 論青年與老年 四十三 論美 四十四 論殘疾 四十五 論建筑 四十六 論園藝 四十七 論談判 四十八 論隨從和朋友 四十九 論請托者 五十 論學業 五十一 論黨派 五十二 論禮貌和尊重 五十三 論贊揚 五十四 論虛榮 五十五 論榮譽與名聲 五十六 論司法 五十七 論憤怒 五十八 論事物的盛衰浮沉 論謠言(片斷) 書目 作者年表 |
精彩內容 | |
彎;而且在他們認為情勢確實要求作出掩飾的時候,如果他們因而使用了掩飾,那么以前有關他們的真誠和待人清白所廣為流傳的見解,也就使得他們幾乎辨認不出來了。 這種自我遮蓋和掩飾有三個層次。第一是謹慎、保留和保密,也就是一個人使自己不被注意,或者讓人看不出他的本色。第二是掩飾,這是用的否定的方法,也就是一個人露出跡象端倪來,以說明他并不是他那個人。第三則是作偽,這是用的肯定的方法,也就是一個人有目的地和明確地冒充和假裝成為并非他本人的那個人。 就這些當中的第一層次——保密——而言,它確實是告解神父①的美德。而且無疑,保密的人能聽見許多的懺悔。因為誰肯向一個信口雌黃者或者愛嘮叨的人敞開心扉呢?但如果一個人被認為是保密的,人們也會要求他把秘密給透露出來,正如憋進去的空氣越多,就越會把它吐出來一般。在懺悔的時候,隱私的披露并不是出于世俗的需要,而是為了緩解心里的壓力,保密的人也能以同樣的方式得知許多事情,因為人們更樂于宣泄心事而不是增加心事。簡言之,神秘之處是由保密所造成的。除此之外,(說實話)不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肉體上,裸露都是不合適的;而且如果人的舉止和行動并不是完全不加掩飾的話,那么給人的舉止和行為所增加的受人尊敬之處也就不會少。至于饒舌者和易泄密的人,他們通常是輕率且又輕信,因為言其所知的人,也會言其所不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