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 醫學基礎知識2013最新版醫療衛生系統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核心考點 |
作者: | 張明霞//滕旭 | 開本: | 16開 |
原價: | 46
| 頁數: | 310 |
現價: | 36.8 | 出版時間 | 2013-01-01 |
ISBN號: | 9787510053160 | 印刷時間: | 2013-01-01 |
出版社: |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版次: | 1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目錄
第一部分 醫學生物學 第一章 生命的物質基礎(1)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3) 第三章 生命的延續(7) 第四章遺傳與變異的基礎(9) 第五章 人類遺傳病(12) 第二部分 人體解剖學 緒 論(16) 第一章 運動系統(17) 第一節骨學(17) 第二節 關節學(18) 第三節 肌學(20) 第二章 消化系統(22) 第一節 消化管(22) 第二節 消化腺(24)第三節 腹膜(24) 第三章 呼吸系統(26) 第四章 泌尿系統(28) 第五章 生殖系統(30) 第六章 內分泌系統(32) 第七章循環系統(33) 第一節 心(33) 第二節 動脈(35) 第三節 靜脈(37) 第四節 淋巴系統(38) 第八章 感覺器(39)第一節 視器(39) 第二節 前庭蝸器(40) 第九章 神經系統(42) 第一節 總論(42) 第二節 中樞神經系統(43) 第三節周圍神經系統(46) 第四節 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49) 第五節 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循環(51) 第三部分 生理學 第一章緒論(53)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54) 第三章 血液(57) 第四章 血液循環(60) 第五章 呼吸(67)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71) 第七章 能量代謝與體溫(74)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76) 第九章 感覺器官(78) 第十章神經系統功能(80) 第十一章 內分泌(84) 第十二章 生殖(88) 第四部分 生物化學 第一章 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89)第一節 蛋白質的分子的結構與功能(89) 第二節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91) 第三節 酶(93) 第二章 物質代謝及其調節(95)第一節 糖類代謝(95) 第二節 脂類代謝(98) 第三節 氨基酸代謝(99) 第四節 生物氧化(101) 第五節核苷酸合成代謝(102) 第六節 物質代謝間的相互聯系和調控(103) 第三章 基因信息傳遞(105) 第一節DNA的生物合成——復制(105) 第二節 RNA的生物合成——轉錄(107) 第三節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109) 第四節基因表達調控與重組(110) 第五節 基因重組與基因工程(112) 第四章 器官和組織生物化學(113) 第一節 血液生化(113)第二節 肝膽生化(114) 第五章 生化專題(116) 第一節 細胞信號轉導(116) 第二節 癌基因與生長因子(117) 第三節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117) 第五部分 病理學 第一章 細胞、組織的適應和損傷(119) 第一節 適應(119) 第二節細胞和組織的損傷(120) 第二章 再生與修復(122)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124) 第四章 炎癥(127) 第五章腫瘤(132) 第六章 心血管系統疾病(135) 第七章 呼吸系統疾病(140) 第八章 消化系統疾病(144) 第九章泌尿系統疾病(150) 第十章 神經系統疾病(153) 第十一章 內分泌系統疾病(154) 第十二章 傳染病和寄生蟲病(155)第六部分 藥理學 第一章 藥理學緒言(159) 第二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160) 第三章 藥物代謝動力學(162) 第四章擬膽堿藥和抗膽堿藥(165) 第五章 擬腎上腺素藥和抗腎上腺素藥(167) 第六章 局部麻醉藥(170) 第七章 鎮靜催眠藥(171)第八章 抗癲癇和抗驚厥藥(172) 第九章 抗帕金森病藥(173) 第十章 抗精神失常藥(174) 第十一章 阿片類鎮痛藥(175)第十二章 解熱鎮痛抗炎藥(176) 第十三章 鈣通道阻滯藥(177) 第十四章 抗心律失常藥(178) 第十五章 抗心絞痛藥(180)第十六章 抗高血壓藥(182) 第十七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藥(185) 第十八章 抗動脈粥樣硬化藥(186) 第十九章利尿藥和脫水藥(187) 第二十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統的藥物(189) 第二十一章 組胺受體阻斷藥(192) 第二十二章作用于呼吸系統的藥物(193) 第二十三章 作用于消化系統的藥物(195) 第二十四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196) 第二十五章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198) 第二十六章 胰島素與口服降血糖藥(199) 第二十七章 抗生素(200) 第二十八章人工合成抗菌藥(205) 第二十九章 抗真菌藥與抗病毒藥(207) 第三十章 抗結核病藥(209) 第三十一章抗寄生蟲病藥物(211) 第三十二章 抗惡性腫瘤藥(213) 第七部分 微生物學 第一章 微生物概述(214) 第二章細菌的形態與結構(218) 第三章 細菌的生理(221) 第四章 細菌的遺傳與變異(224) 第五章 細菌致病與抗菌免疫(225)第六章 病毒概述(229) 第七章 真菌概述(231) 第八部分 免疫學 第一章 緒論(234) 第二章 抗原(235) 第三章免疫系統(236) 第四章 免疫細胞(237) 第五章 免疫球蛋白(239) 第六章 補體系統(241) 第七章 細胞因子(243)第八章 白細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244) 第九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及其編碼分子(245) 第十章 固有免疫應答(246)第十一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248) 第十二章 黏膜免疫系統(250) 第十三章 免疫耐受(251) 第十四章 超敏反應(253)第十五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257) 第十六章 免疫缺陷病(258) 第十七章 腫瘤免疫(260) 第十八章移植免疫(261) 第十九章 免疫學檢測技術(262) 第二十章 免疫學防治(264) 第九部分 診斷學 第一章臨床常見癥狀(266) 第二章 體格檢查(277) 第一節 體格檢查的基本方法(277) 第二節 一般檢查(277) 第三節頭頸部檢查(280) 第四節 胸部及肺檢查(281) 第五節 心臟與血管檢查(282) 第六節 腹部檢查(285) 第七節脊柱、四肢及關節檢查(287) 第八節 神經系統檢查(287) 第三章 實驗室診斷(289) 第一節 血液常規檢查(289) 第二節尿液常規檢查(291) 第三節 糞便常規檢查(294) 第四節 肝臟病常用檢查(295) 第五節 腎功能檢查(296) 第六節脂類代謝檢查(297) 第七節 血糖及其糖代謝檢查(298) 第四章 器械檢查(299) 第一節 心電圖檢查(299) 第二節超聲波檢查(303) 醫療衛生專業知識考點精講課程(306)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