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招生要求:
1.一志愿為機械、機電、機器人等相關專業。
2.英語通過六級、參加過學科競賽者優先。
有意調劑的同學,請發郵件至gaohui@bipt.edu.cn咨詢。非誠勿擾,謝謝!
方向負責人簡介:
高輝,男,博士,副教授。長期從事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焊接工藝及焊接自動化、水下焊接及水下維修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現任北京市高校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深水油氣管線關鍵技術與裝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海洋工程領域網評專家、星光星凱達舞臺設備有限公司外聘專家、中海輝固(深圳)地學服務有限公司外聘專家、天津津磨機床有限公司外聘專家。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北京市教委項目1項、企業橫向課題20余項,科研經費600余萬元,部分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并用于現場施工作業。參與完成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2項、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1項、國家“863”計劃探索性項目1項、國防科工委重大項目1項,獲中國鐵路總公司科學技術特等獎1項、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目、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先后在國內外專業雜志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作為主要發明(設計)人獲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培養碩士研究生近30名。
中心簡介:
2000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開始水下焊接技術研究,2002年成立水下焊接研究組,2006年成立海洋工程連接技術研究中心,2010年海洋工程連接技術研究中心發展成為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研究中心,并列入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計劃。
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of Energy Engineering Advanced Joining Technology,簡稱EEAJT),作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為依托,聯合聯合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國核電站運行服務技術有限公司、唐山開元企業集團等企業進行共建。
中心宗旨:中心的宗旨是“校企合作、服務工程”,實施能源工程連接領域的技術轉移,向企業提供先進的工程化成套技術。一方面,解決企業發展提出的現實技術課題,迅速突破瓶頸制約、形成生產力,另一方面,開展具備工程應用潛力的前沿課題研究,為企業持續健康科學發展提供技術儲備。能源工程連接中心既是學術研究的舞臺,也是研究成果轉化的中試基地。
研究方向:中心下設四個研究方向:水下焊接工藝與設備、焊接自動化與智能應用、特種智能作業裝備、能源工程檢測與監測技術。其中,水下焊接和焊接自動化兩個方向是中心傳統優勢方向,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在國外有一定影響。研究中心以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為中心,形成了水深3000m以內的鋪設建造、檢驗監測和維護維修技術研究能力,獲得的研究成果應用范圍拓展到了石油化工、核電、地下工程、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還可以進一步應用于海軍、海上救助、港口、橋梁等領域。
研究人員:
中心現有固定研究人員48人,客座人員6人,其中高級職稱28人、中級職稱16人、實驗人員10人。能源連接北京工程研究中心下設技術委員會,由學校、企業、學會、協會的12名技術專家組成,其中教授5人、高級工程師7人。
實驗室:
研究中心實驗室由學校實驗室和共建企業實驗室組成。學校實驗室面積2000平方米,下設高壓焊接實驗室、核電水下焊接實驗室、試驗水池與試驗水槽、鋼結構疲勞實驗室、焊接自動化技術實驗室、機器人焊接實驗室、激光焊接實驗室、摩擦疊焊實驗室、核電焊接實驗室、海洋工程焊接實驗室、能源工程檢測與監測技術實驗室、無損探傷與力學性能實驗室,并建有數控加工車間。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焊接實驗室、理化實驗室。國核電站運行服務技術有限公司擁有核工業無損檢測中心、核電站模擬體廠房。唐山開元企業集團建有專業研究機構-焊接自動化技術研究所,并擁有焊接實驗車間。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