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一区,免费看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1区2区3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2023年青海大學農牧學院考研調劑信息說明

高校名稱 青海大學 所在省市 青海
調劑專業 獸醫學、獸醫、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加工與安全、農藝與種業、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畜牧、林業 是否有公費名額 未知
發布時間 2023-04-04 截止時間 未注明

2025考研復試標準班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根據教育部《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關于做好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公布《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國家分數線)》、青海省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青海省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方案》的通知、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會議要求、《青海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調劑錄取工作方案》(青大校研字[2023]1號)文件精神,為全面做好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結合學院實際,特制定《2023年青海大學農牧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調劑錄取工作實施細則》。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復試過程要政策透徹、程序規范、監督機制健全,要提高服務意識和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確保研究生招生質量。

二、組織管理

(一)成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監督小組

學院成立以學院院長為組長的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監督小組,成員由各系主任、副書記、紀檢委員、輔導員組成。負責學院碩士招生工作實施的全程監督、檢查及違規處理,負責受理考生舉報與投訴,并對復試工作中徇私舞弊者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并追究責任。研究生院指定專人全程監督檢查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

(二)成立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領導小組

成員由學院領導、各學位點負責人、研究生導師及秘書組成,學院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負責農牧學院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的各項工作。下設應急管理組、綜合協調組、輿情監控組、網絡技術保障組。

復試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1.選派經驗豐富、業務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員參與復試工作,并對所有人員進行政策、業務、紀律等方面的培訓,使其明確工作紀律、工作程序、評判規則和評判標準。

2.針對復試方式、學科專業特點和辦學特色,精心設計復試內容,應采用綜合性、開放性的能力型試題,試題數量充足,同一考題不被重復使用,確保復試考核科學有效、公平公正。

3.對復試軟件平臺的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等功能進行充分評估和演練,確保滿足網絡復試要求。復試全程要錄音錄像并保存3年。

4.配合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做好其他復試錄取相關工作。

(三)成立各學科點招生復試工作小組

各學科點根據專業(類別領域)特點,成立一個或多個復試小組,每個小組不少于5名專家和2名秘書在內的復試工作小組,負責復試工作,專家均應為碩士研究生導師,秘書應為在職在編教師。復試小組設組長1人,組長由學位點負責人擔任。

復試小組成員工作要求:

1.復試工作小組成員有直系親屬或利害關系人報考本專業,執行回避制度。

2.復試過程中禁止單獨與考生及親屬聯系。

3.復試小組成員須獨立評分,評分記錄和考生問答情況記錄任何人不得改動。

4.每個復試工作小組設秘書1-2人,負責考生進入復試會場前的準備工作、相關演練、技術保障、處理突發狀況、考生身份確認、環境檢查、順序安排、邀請考生進入復試、復試問答情況的記錄、錄音錄像等工作。

5.根據考生情況合理分組,復試前要確定統一的打分標準,并開展培訓。

(四)學院復試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并配合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檢查監督。

三、復試工作

(一)復試方式

2023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采取網絡遠程復試方式進行。選用“云考場”為網絡遠程復試平臺,騰訊會議和釘釘做為備用平臺。

(二)復試時間

今年我院復試工作分兩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為一志愿上線考生復試工作,第二階段為調劑考生復試工作,具體時間如下:

2023年4月6日前完成一志愿上線考生復試工作。

2023年4月20日前完成調劑考生復試工作。

具體復試時間請考生及時關注農牧學院網站公布的信息。

(三)資格審核

在網絡遠程復試前3天通過復試平臺提交相關PDF版電子材料。各系、學位點按提供材料精準做好“人臉識別”、“人證識別”和“四比對”的考生確認工作。

各系學位點對享受加分項目的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加分項目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專項計劃及照顧政策(含少數民族骨干計劃、少數民族照顧政策、大學生士兵計劃)不累加。

資格審查所需材料:

1.考生初試準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思想政治情況審核表(應屆本科畢業生由學校相關部門出具,非應屆本科畢業生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考生戶籍所在地村委會、居委會或檔案材料保管單位的黨組織填寫并加蓋公章)、往屆考生需提交學歷證書、學位證書、《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應屆考生需提交學生證、《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其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將在入學時提交審查。

考生可登陸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www.chsi.com.cn),按要求進行學歷或學籍認證。復試階段未提交學歷或學籍認證的考生,應在錄取結束后的規定時間內提交,否則將視為資格審核不合格并失去擬錄取資格。

2.“大學生士兵計劃”考生,還須提供本人《入伍批準書》、《退出現役證》。

3.有正式工作單位的在職考生,在材料提交時還須提供在職單位同意報考書面證明,并注明是否在職培養。

4.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還須遞交定向地區或工作單位同意定向培養書面證明。對少數民族應屆本科畢業考生,由同意定向培養考生的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縣級以上人事部門出具;對工作單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由考生所在工作單位人事部門出具。

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后,3年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納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

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加分項日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

5.考生自述(句括政治表現、外語水平、業務和科研能力、研究計劃等)。

6.考生自愿提供其他證明考生研究潛能的材料,如考生大學學習成績單、畢業論文、科研成果、專家推薦信、以及攻讀碩士學位階段的研究計劃等補充材料。

考生資格審查后,各系學位點認真做好復試資格審查記錄,并由審查人、學位點負責人和學院復試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共同簽字確認存檔。如考生提供虛假材料,任何時候一經發現,將取消其錄取資格。

(四)復試規則

1.成績要求。考生初試成績須達到教育部規定的進入復試初試基本要求(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2.比例要求。復試采取差額形式,復試人數按不低于招生計劃的120%確定。對上線生源不足120%的學科專業(類別領域)按實際上線考生人數名單組織復試。

(五)復試內容

以面試為主,采用綜合性、開放性的能力型試題,綜合考生大學學習成績、畢業論文、科研成果、獲獎等材料,對考生既往學業、一貫表現、科研能力、綜合素質和思想品德等情況進行全面考查。

每位考生復試時間原則上不少于30分鐘(含自我介紹、專業知識考核、外語能力考核、綜合素質考核等)。復試成績滿分為100分。

1.專業知識考核(占40%)。各系學位點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定將理論知識、實驗技能等考核項納入專業知識考核,突出對考生創新能力、專業素養的考查,同時應細化、設計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問題,考核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可為此適當增加遠程面試的時間。為保持規則統一,各系學位點復試工作小組嚴格按照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考試內容組織實施。

同等學力考生在復試期間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試卷滿分為100分,60分及以上為合格?忌募釉嚦煽冇筛飨祵W位點在考試結束后報送研招辦。

2.外語能力考核(20%)。重點考核考生聽、說、讀、譯等能力,包括英語自我介紹。

3.綜合素質考核(占40%)。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類別領域)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等。

(六)總成績計算

1.總成績核算方式

總成績=初試總成績×50% +復試成績×50%

2.總成績排名方式

各學科專業(類別領域)按照總成績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一志愿考生和調劑考生分別排名。

(七)復試程序

1.發布復試通知。第一志愿上線考生復試通知由研究生院招生辦在研究生院網站和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同時公布,調劑考生是否進入復試由各系學位點會同學院、研究生院確認后在調劑管理系統向考生發出復試通知?忌皶r關注青海大學研究生院官網發布的復試信息,并在規定的時間進行復試。

2.核對復試信息。在復試開始前由各系學位點復試工作小組再次認真核對考生信息包括準考證、學籍學歷、有效身份證件等。信息不符的考生不能進入復試。

考前,要采取“兩識別”(人臉識別、人證識別)、“四比對”(報考庫、學籍學歷庫、人口信息庫、誠信檔案庫數據比對)等措施,加強考生身份審核,嚴防“**”。

考中,要采取“一平臺”(云考場),“三隨機” (隨機選定考生次序、隨機確定導師組組成人員、隨機抽取復試試題)等方式,加強復試過程監管,嚴防“作弊”。

3.交納復試費用。根據“中國移動云考場”網絡遠程復試平臺要求,需要交納平臺系統使用費,收費標準為30元/人次,參加復試的考生按照系統提示進行交納。

(八)復試紀律

1.各系學位點復試工作小組成員應由能正確執行招生政策、不徇私情、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本年度有直系親屬報考或有其他原因可能影響公正的相關人員必須回避。

2.各系學位點對復試工作小組人員提前進行管理和培訓,學院招生復試工作和各學位點的復試工作自覺接受青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和督查小組的監督和檢查,并接受社會監督;加大招生工作的透明度,抵制不正之風,營造公正公平公開的招生工作環境。對違反招生政策,造成不良影響的招生人員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3.各系學位點嚴格按照學校規定的復試程序進行,不得擅自變更。

4.對在復試中違規的考生,一經查實,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等規定嚴肅處理,取消錄取資格,記入《考生考試誠信檔案》。

、調劑辦法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系統于2023年4月6日開通,學校屆時將及時公布調劑辦法和各學科專業(類別領域)具體計劃余額信息。

(一)調劑基本條件

1.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在B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且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個學科門類內,即一志愿報考**碼與申請調入**碼前2位(學術型)和前4位(專業型)應一致,優先調劑相同專業考生。

3.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優先調劑考試科目相同的考生。即考試科目為3科的考生只能調入考試科目為3科的專業,考試科目為4科的考生只能調入考試科目為4科的專業。

4.301-數學一、302-數學二、303-數學三、314-數學(農)和396-經濟類綜合能力可視為相同(自命題數學與統考數學類科目不可視為相同);314-數學(農)和315-化學(農)可視為相同。

5.考試科目無統考數學的學科專業(類別領域)不能調入初試科目考數學的學科專業(類別領域)。未考統考數學或自命題數學(科目代碼601-609)的考生不能調入初試科目含數學的專業。

6.考試科目為201-英語一和204-英語二可視為相同。

7.第一志愿報考非照顧專業的考生若調入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符合B區對應的非照顧學科專業(類別領域)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8.初試成績相同情況下,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考生可優先調劑。

9.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不得調劑到該計劃以外;未報考的不得調劑入該計劃。

10.各系學位點在國家確定的初試成績B區基本要求基礎上,結合生源和招生計劃等情況,可自主確定各學科專業(類別領域)報考非專項計劃考生參加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和其他具體學術要求,不得按單位、行業、地域、學校層次類別等限定生源范圍,也不得出臺歧視性或其他有違公平的規定。

(二)調劑工作要求

1.第一志愿上線考生已經達到實際招生計劃的學科專業(類別領域)原則上不開放調劑系統。

2.第一志愿報考的考生,申請調劑校內其他專業也須通過“全國碩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申請,否則無效。

3.第一志愿上線考生未達到實際招生計劃的學科專業(類別領域),研究生院統一開放調劑系統,12小時內未完成調劑工作的延長12小時,各系學位點完成調劑后開始復試工作。調劑志愿鎖定時間為24小時,鎖定時間到達后,考生可繼續填報其他志愿。

4.各系學位點符合調劑條件考生按缺額人數不低于本次招生計劃的120%確定,確定參加復試考生的人數進入復試備選庫,考生名單經研究生院二次審核確認無誤后向考生發送復試通知。

5.各系學位點在復試工作開始前,應及時發布通知,進行網絡遠程復試測試和復試準備工作,因考生個人原因導致復試準備不足無法進行網絡遠程復試的需由考生自己承擔相應責任。

五、錄取工作

(一)錄取規則

1.堅持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

2.錄取時按照考生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合成的總成績從高到低錄取。若總成績相同,按照初試成績從高到低錄取。若總成績和初試成績均相同,按照先看政治單科成績,后看外語單科成績從高到低錄取。調劑考生可根據復試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錄取。

3. 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身體檢查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加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二)錄取程序

1.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制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關于普通高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文件要求,通過復試待錄取的考生在報到入學前前往符合規定醫院進行體檢。

2.對擬錄取名單進行網上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10天。公示期間名單不得修改;名單如有變動,須對變動部分做出說明,并對變動內容另行公示10個工作日。未經學校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錄取,不予學籍注冊。

3.公示期間,各系學位點將擬錄取名單連同復試記錄上報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審核后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擬錄取名單審定后報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進行政策審核。

4.公示結束后,學校按要求將錄取名單報“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開平臺”。最終錄取名單及新生學籍注冊均以學校上報平臺的信息為準。

5.新生入學3個月內,學校再次對錄取考生進行身份、學籍學歷等重要信息審核,審核未通過者,取消其入學資格。

六、信息公開公示

按教育部相關政策要求,遵循“誰公開、誰把關”和“誰公開、誰解釋”原則,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及錄取工作信息均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開平臺”公開。

研究生院和學院提前在研究生院官網和農牧學院主頁通知公告欄向社會公布本單位復試錄取辦法和實施細則,各學科及領域、專業招生人數、參加復試考生名單(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編號、初試各科成績等信息)和擬錄取考生名單(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編號、初試成績、復試成績、總成績等信息)。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學院研究生復試工作小組統籌協調,保證招生錄取工作有序進行,指導督促各系學位點嚴格按照政策規定開展招生錄取工作。各學科點嚴格落實招生工作政策,確保招生工作順利進行。

(二)突出院系主體。學院是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志是直接責任人,各系學位點是此次復試工作的責任主體單位,各學科點負責同志對本學科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要親自部署、親自把關、親自協調、親自監督,做到嚴之又嚴、慎之又慎、細之又細、實之又實,堅決杜絕草率大意、粗糙行事。

(三)健全完善制度。各系學位點認真學習《青海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方案》,遴選責任心強、學術水平高、品行端正的人員參與招生復試工作,加強對復試人員的培訓,了解政策、熟悉規則、掌握方法。要嚴明招生紀律,加強招生廉潔自律,堅決抵制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風。

(四)優化考生服務。學院網站及時發布學院各學位點復試、調劑、錄取工作方案(辦法),及時、準確解讀招生政策規定和學院復試、調劑、錄取工作方案(辦法)的相關內容和要求,特別是時間、方式、流程等安排,要讓考生及時充分知曉。要暢通考生聯系咨詢通道,安排專人值守接聽考生咨詢電話,及時為考生答疑解惑。采取遠程復試的,要及時受理并解答考生復試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突發狀況,并做好安撫解釋工作,妥善化解問題矛盾。要強化人性化關懷和個性化安排。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貧困地區考生、殘疾考生等特殊群體的關愛幫扶,確保應考盡考;對于不具備遠程復試條件的考生,要進行技術兜底保障,根據考生申請積極協調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或高校提供必要合理的支持和幫助。

(五)加強監督檢查。學院研究生招生督查小組和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要以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執法監察工作的通知》(教監廳[2013]2號)和教育部《關于做好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強研究生復試錄取巡視監督。及時調查處理考生的投訴和舉報,對于失職瀆職、徇私舞弊等招生違規事件,一律按規定處理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切實維護廣大考生合法權益和招生錄取公平公正。

本辦法從發布之日起執行,由青海大學農牧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各學位點聯系方式。

青海大學農牧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

復試工作領導小組(代)

2023年3月29日

附件

2023年青海大學農牧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調劑工作各學位點聯系方式

原文鏈接 https://nmxy1.qhu.edu.cn/tzgg/aec20665846b4784b08f3c712b71bbaf.htm 

2025考研復試標準班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2025考研復試伴學班·【初試不過,協議退費】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關閉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

頁面加載時間:0.1877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