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任愛民教授課題組招收2021級碩士研究生
導師簡介
任愛民 教授 :
女,1969年生
1998年獲吉林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
2001年被吉林大學評聘為物理化學專業教授
2003年至2005年在加拿大Guelph大學化學系做博士后研究
2005年末被聘為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2001年獲教育部“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三獲獎人)
2008年獲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三獲獎人)
2009年12月被《物理化學學報》聘為特邀評審專家
2010年5月獲得中國民主同盟長春市委頒發的“崗位成就特別獎”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280多篇
主要從事:生物熒光、電發光、雙光子吸收材料的理論研究
主持及參加國家級項目15項
鄒陸一 副教授 :
物理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指導教師。
2004-2009 吉林大學,理論化學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理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
2009-2011吉林大學,理論化學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講師。
2011-至今吉林大學,理論化學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
2010-2012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職博士后。
2016&ndash2017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訪問學者(KendallHouk課題組)。
2013年獲吉林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三等獎。
主要從事新型光電材料的設計及發光原理的理論研究和重要化學過程微觀機理的探索,發表SCI論文70余篇,其中發表頂級期刊Science一篇。作為負責人主持承擔科研項目11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子課題,1項吉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2項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科學技術研究規劃項目,3項吉林大學校內基金,3項橫向課題;同時作為青年骨干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
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
螢火蟲等生物多色發光機理的理論探索
本課題組就螢火蟲發熒光(是由熒光酶作為酶催化底物分子熒光素,氧化,以后產生熒光的)現象及機理利用量子化學方法進行研究。對氧化熒光素分子可能結構的確定,螢火蟲熒光素可能發光粒子的吸收和發射光譜及水溶液對其光譜的影響;極性溶劑、金屬離子濃度、溶液pH值等的改變對發光顏色的影響;钚渣c結構在不同酶作用下的伸縮作用;熒光素酶中關鍵氨基酸對氧化熒光素分子發光顏色的影響等方面展開研究。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材料的理論研究
本課題組建立了一套量子化學理論研究方法,對空穴和電子注入,空穴和電子傳輸,空穴和電子復合形成激子、發光進行表征、計算、研究。并對小分子(包括金屬有機配合物)、低聚物和高聚物展開計算研究,期望通過分子設計,改變分子結構,實現對發光波長及載流子注入與傳輸速率的調控,為得到各方面品質優良的OLED材料提供重要的理論信息。
雙光子吸收材料的分子設計研究
本課題組主要是利用本組設計并編制的FTRNLO-JLU軟件包計算頻率相關的三階非線性光學系數及雙光子吸收截面,研究了一系列雙光子吸收材料分子包括一維共軛線型分子,二維共軛平面分子,三維共軛立體分子的電子結構、性質,構建結構性能關系,通過分子結構修飾,改變雙光子吸收波長和截面,從理論上預測可能得到材料的雙光子波長范圍、截面大小等信息,為進一步的實驗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課題組學習氛圍良好,科研配套完善。
課題組更多信息詳見課題組主頁: https://www.labxing.com/renamgroup
聯系方式
有意向的同學請聯系任老師,renam@jlu.edu.cn 郵件正文中應該含有簡短的自我描述和簡歷(含本科學校及專業,科研或競賽經歷,考研初試各科成績,英語四/六級成績,以及其他突出的成績)。
歡迎對本課題研究方向有興趣的同學聯系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