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學校:福建農林大學
專業:理學->生物學
農學->林學->林木遺傳育種
工學->工程[專]->生物工程
農學->林業[專]
年級:2020
一、林學中心簡介
基礎林學與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林學中心)是福建農林大學海峽聯合研究院五大中心之一,也是福建農林大學第一期高水平大學建設的主要成果之一。
林學中心現有員工43人,其中全職教授6名、副教授9名、講師及博士后3名。中心已經組建了八個研究團隊:包括林木蛋白質組學、林木分子生物學、植物光生物學、林木遺傳轉化、林木生物信息學、植物激素、植物生長發育、林業病蟲害早期預警技術。
林學中心擁有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實驗條件,包括蛋白質組學,竹子遺傳轉化,與生物信息學三大開放平臺。中心目前擁有3800平方米實驗室,以及307平方米溫室。擁有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雙三元超高壓液相色譜儀、生物信息學分析平臺、ZEISSAxioObserverA1熒光顯微系統、Leica熒光體視顯微鏡、實時熒光定量PCR儀、高效冷凍離心機,以及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質譜儀(OrbitrapFusionTribrid&OrbitrapLumosMS)等精密大型儀器。
林學中心自成立以來累計發表論文77篇,其中以福建農林大學為第一作者及通訊單位發表論文42篇,總影響因子294.321,平均影響因子7。影響因子大于5.0的論文22篇。并在三大世界頂尖學術期刊(Nature、Cell、Science)上發表了基礎科學研究成果。
林學中心采取國際化聯合培養模式,中心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簡稱UCLA)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簡稱UBC)聯合共建國際聯合實驗室,鼓勵并資助研究院研究生在畢業前后出國深造,每年選送優秀碩博生開展聯合培養。
二、聯系方式
劃重點:請填寫附件中《BFPC申請表(考生姓名)》以及考研成績截圖,并以附件的形式發到導師各自郵箱(見導師簡介)或招生郵箱:maychen531@163.com,大家可以查看網站導師團隊信息,在表格中“學生意向”一欄寫明意向導師。通過初步篩選的同學,我們將盡快以email形式與大家聯系。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下店路15號福建農林大學
招生電話:0591-86392267聯系人:陳老師
網址:http://www.chbfpc.cn
三、導師簡介
1、林辰濤,國際知名植物學專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國際光信號傳導領域權威專家之一,藍光受體的發現者之一,在《Science》、《Nature》、《PNAS》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科學論文近百篇。
主要研究方向:1.植物光信號傳導;2.基因轉錄調節的分子機制;3.植物蛋白質組學;4.農林作物生物技術。
2、王琴,林學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福建省高層次引進人才。2013年獲得湖南大學博士學位,2013-2018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后。
本課題組主要以植物(擬南芥、竹子)為研究對象,使用植物生理、生物化學、分子遺傳及各類組學等方法,研究隱花色素(Cryptochrome)的光生物化學與信號轉導及光響應植物生長發育過程調控的分子機制。課題組負責人王琴博士是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福建省高層次引進人才,王琴博士長期從事植物光生物學領域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Science,NatureCommunications,MolecularPlants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投遞簡歷聯系方式
Email:eva.wangqin@gmail.com
3、林德書,林學中心全職教授,植物生長發育研究課題組組長,博士生導師。國家優青,福建省杰青,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者”。2012年獲得中國農業大學植物學博士學位,2009-2013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從事研究。2014年引進福建農林大學。以模式植物擬南芥和水稻為研究對象,主要從事植物發育與細胞生物學研究。近年來主要學術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在國際高水平期刊,包括CurrentBiology(2篇),CellReports,PLoSGenetics(2篇),PlantPhysiology,MolecularPlant等。承擔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1植物細胞形態建成的分子調控與信號機制;2水稻生長發育的機制研究。
投遞簡歷聯系方式
Email:deshulin@163.com
4、左澤乘,林學中心全職教授,蛋白質組學研究課題組組長博士生導師。2011年于湖南大學生物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師從林辰濤教授研究植物籃光受體信號傳導機制,研究結果曾發表于《Science》、《NatureCommunications》、《CurrentBiology》、《Genes&Development》等國際學術期刊。現為福建農林大學林學中心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
主要研究方向:蛋白質組和系統生物學
投遞簡歷聯系方式
Email:piaomingxin@qq.com
5、顧連峰,現為林學中心全職教授,生物信息學課題組組長,博士生導師。201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生物信息學博士學位,2015年從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訪學回國,受聘為福建農林大學林學中心全職教授。2016年入選福建省C類引進高層次人才,2017年獲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者”榮譽稱號,第十四屆林業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課題組主要研究領域:以福建主栽的農林物種為研究對象,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特別是單分子和單細胞測序技術,并結合機器學習算法,開發生物信息學應用工具,研究甲基化和非編碼RNA(小分子RNA和環狀RNA等)在快速生長和開花發育中的調控網路。研究方向主要歸納為兩點:1.生物信息學:開發生物信息學軟件和數據庫挖掘來自高通量技術所產生的大批量數據;2.林木遺傳育種:開展重要樹種的表觀遺傳學調控網絡研究。
課題組所獲基金支持:目前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依托單位主持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自毒脅迫下杉木可變剪接與microRNA相互調控網絡研究”;主持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毛竹環狀RNA響應赤霉素誘導的分子機制研究”;并負責國家重點專項子課題兩項:“林木次生生長的分子調控和環境脅迫機制”和“竹資源高效培育關鍵技術研究”。
課題組主要研究成果:截止到2019年共有近四十多篇SCI論文發表在PNAS、CellResearch、Bioinformatics、PlantJournal等權威期刊上,具體信息參考課題組網站http://forestry.fafu.edu.cn
課題組接受調劑生要求:要求熱愛科研,能積極主動開展工作,踏實勤奮,具有基本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信息學基礎或分子生物學研究背景者優先考慮。
投遞簡歷聯系方式
Email:lfgu@fafu.edu.cn。
6、朱強,林學中心全職教授,博士生導師,遺傳轉化研究課題組組長;福建省高層次境外引進人才(C類);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者青年拔尖”。200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遺傳學博士學位。2010-2015年在比利時根特大學(GhentUniversity)和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所(ISTAustria)從事博士后研究。入職福建農林大學后主要從事林木基因工程相關研究;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treephysiology》《MolecularPlant》、《PlantJournal》、《TrendsinPlantScience》、《FrontiersinPlantScience》、《BMCGenomics》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8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協同創新專項等多個科研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1.竹子分子生物學,2,重要林木樹種的擴繁與分子育種
投遞簡歷聯系方式
Email:zhuqiang@fafu.edu.cn
7、YuanyuanLiu,劉圓圓,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閩江學者特聘教授,廈門市雙百人才。
主要研究內容:以植物(擬南芥,楊樹,漢麻等)為研究對象,運用植物遺傳學、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基因組學等先進的方法和技術,系統研究植物次生代謝合成調控及其分子機理。所取得的一系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發表在PlantCell,TreePhysiology,PlantPhysiology,PlantSignaling&Behavior等相關雜志。
投遞簡歷聯系方式
Email:yyliufafu@163.com
考研調劑信息提示:本文內容轉載自小木蟲論壇,由學校導師實驗室自行發布,信息準確度有待考量,請廣大考生謹慎選擇。
原文網址:http://muchong.com/t-14139691-1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