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2012年考研調劑信息,詳情如下: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2012年研究生招生(調劑)工作簡章
機械工程領域碩士專業學位
經教育部批準,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作為首批獲準實施“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的院校。2011年9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位[2011]69號文件),獲得機械工程領域、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資格,因未能趕上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報名工作,所以我校2012年機械工程領域、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面向全國相關專業考生接受調劑,開展正規的研究生學位學歷教育。
一、學校及機械工程領域簡介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創建于1978年,原隸屬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2000年劃轉到北京市,是一所中央與北京市共建的普通高等院校。經過30余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相結合,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具有鮮明工程實踐特色的高等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工77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473人,碩士以上學位專任教師占85%。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級人選2人,北京市科技創新團隊10個,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6人,北京市教學名師5人。兩院院士閔恩澤為我校終身教授,聘請唐本忠院士等多名國內外知名學者作為學校講座教授。學校現有10個教學院(系、部),25個本科專業,在校生7263人;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專業5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納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8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北京市高等學校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
機械工程領域的學科專業根源可以上溯至北京化工學院第二分院1978年開始招生的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機械工程學科目前已成為學校師資隊伍最為雄厚、教學科研實力最強的學科之一。現開辦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等6個本科專業,其中北京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各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個;擁有“機電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回歸工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光機電一體化”和“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兩個北京市人才培養與產學研基地的主要支撐單位。
機械工程領域現有專任教師96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高級實驗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科技專家2人,獲得“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榮譽稱號1人,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北京市屬高校高層次人才1人、北京市屬高校拔尖創新人才2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人、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3人,并有多人次獲“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北京市高校師德標兵”等稱號;現擁有“特種機器人”、“海洋深水立管重要構件設計與智能管道研究”、“節能減排技術與設備”等北京市級學術創新團隊3個、“機電測控技術基礎課程群”等北京市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
機械工程領域現擁有“光機電裝備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特種葉輪技術研究所”、“環保多相流分離技術研究所”、“摩擦學與流體密封技術研究所”等科研學術組織,“機械電子工程”學科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擁有“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環境污染控制新技術研究”等北京市級科技創新平臺2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相關實驗室使用面積近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1億元,硬件設施條件位居國內同類高校前列,部分科研儀器設備為國內獨家所有。
機械工程領域近五年來先后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和各行業領域的科研課題110多項,科研合同額3500多萬元,其中國家863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20項。尤其是連續承擔了國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863計劃重大項目子課題,在水下連接工藝與設備、焊接裝備自動化與智能化等方向已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學術影響力。近五年來共發表科技論文600多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100多篇;獲得省部級或國家級行業協會科技獎勵8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90多項。
機械工程領域的知名學者蔣力培教授等人1994年就開始與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0年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合作,開始“機械電子工程”等碩士研究生的全過程培養工作;2002年與北京化工大學合作,開始“化工過程機械”等碩士研究生的全過程培養工作。迄今有20多位教師被正式聘請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碩士生導師,3人被聘請為博士生導師。先后培養畢業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化工過程機械等方向的碩士研究生50多人,培養畢業博士研究生近10人,并建立了完整規范的研究生培養管理制度;目前在校碩士和博士研究生46人。
機械工程領域目前的研究關注點和重點切入點是能源工程裝備技術,主要研究方向有:①水下連接工藝與設備;②焊接裝備自動化與智能化;③高效油氣水多相分離技術與設備;④過程流體裝備設計與減振降噪技術;⑤光電檢測與機器人應用技術;⑥應用摩擦學與表面工程技術;⑦機械產品現代設計與制造技術。
二、調劑名額及要求
2012年,我校擬調劑招收全日制機械工程領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40名,全部為公費指標(不收學費),最終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為準。
1. 初試成績總分、單科分均達到2012年國家教育部規定的A類(一區)考生最低復試分數線要求。
2. 調劑專業:機械工程,領域代碼:430102。與機械工程相同或相近專業(包括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力學、自動化等)均接收調劑。
3. 外國語語種為英語。
4. 最終調劑要求和程序以國家教育部公布為準。
三、獎勵政策
根據《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方案》,從2012級進行碩士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學校統籌各方面的資源,為研究生設置碩士生基礎獎學金(或助學金)、優秀碩士生獎學金、碩士生專項獎學金、碩士生助學基金。
1. 碩士生基礎獎學金(或助學金)和優秀碩士生獎學金評審按照研究生學生手冊規定執行。
2. 碩士生專項獎學金
(1) 新生獎學金:用于吸引優質生源,獎勵985、211高校畢業生和高分新生。
(2) 學術專項獎學金:用于獎勵碩士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參加各類學術競賽和學術活動等。
(3) 校企合作培養獎學金:用于獎勵與企業、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的國內就讀的優秀碩士生。
(4) 國際聯合培養獎學金:用于資助研究生到國外企業、科研院所、高校進行合作培養。
3. 碩士生助學基金
按照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要求,學校、院系和導師為研究生設置教學助理(簡稱“助教”)、管理助理(簡稱“助管”)和研究助理(簡稱“助研”)崗位(統稱為“三助”崗位),并發放相應的助學金。
四、復試時間及科目
正式調劑到我校的考生,需按規定到我校參加復試,其中同等學力考生還必須加試2門科目。復試加試時間一般安排在4月上旬左右(具體時間以學校研究生部網站發布信息為主)(http://www.bipt.edu.cn/pub/yjs/)。復試采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滿分為200分。
1. 筆試
主要為專業基礎課程測試。筆試科目為下表所示四門專業課任選一門(不能與初試專業課科目相同),參考書目如下所示。專業課筆試的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00分。
筆試科目
|
參考書
|
出版社、出版時間
|
作 者
|
A
|
《機械設計基礎》(第5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
楊可禎、程光蘊、李仲生 主編
|
B
|
《流體力學》(第1版)
|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
景思睿、張鳴遠 主編
|
C
|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術基礎》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
孫康寧、李愛菊 主編
|
D
|
《控制工程基礎》(第3版)
|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
董景新、趙長德、郭美鳳 等 編著
|
對同等學力考生,加試兩門所報考專業大學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名稱不得與初試科目和復試中的專業知識筆試科目相同。同等學力加試科目的試題難易程度應嚴格按本科教學大綱的要求掌握。考試形式一律采取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每門120分鐘,試卷滿分為100分。評卷后試題與答卷一并交到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加試科目成績不及格,不予錄取。
2. 綜合面試
綜合面試滿分100分,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不少于20分鐘,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專業能力傾向,同時注重考生興趣、愛好、特長及就業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復試具體安排另行公告,請考生及時關注。
五、調劑工作流程
1. 第一階段:預調劑(成績發布 —— 國家初試合格資格線公布之前)
有意調劑的同學,請于即日起登錄“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研究生部網站” (http://www.bipt.edu.cn/pub/yjs/),在“招生信息”處下載并填寫《北京石油化工學院2012年碩士研究生調劑申請表》,并將電子版發送至郵箱yanzb@bipt.edu.cn或Jiaqing@bipt.edu.cn。
2. 第二階段:正式調劑(國家初試合格資格線公布后)
(1) 所有調劑志愿考生都必須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 上提交調劑志愿,請相關考生關注該網站調劑信息,網上調劑平臺開通后,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調劑志愿。
(2) 我校將結合考生初試成績、提交調劑申請順序等情況發出復試通知,請確有意向的調劑考生在提交調劑申請后及時關注我校研究生部網站上發布的最新動態,接到復試通知后盡快確認并與我校研究生處保持聯系,辦理相關調劑手續并按時到校參加復試!
(3) 參加復試的考生須攜帶《復試通知》、《準考證》、有效第二代身份證件及初試成績通知單。
(4) 復試時參加我校統一組織的體檢。體檢工作由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校醫院負責,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制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執行。
(5) 復試結束后,復試合格的調劑考生我校將在教育部調劑系統平臺設置待錄取狀態,并通知考生網上確認。考生須在限定時間內做出明確答復,否則學校可取消待錄取資格。
3. 其他注意事項
(1) 我校將擇優接受調劑志愿僅填報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的考生。
(2) 以上信息若與國家有關部門及教育部頒布的規定有不同之處,須按國家有關部門及教育部有關文件的規定執行,并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研究生部網站公布信息為準。
六、招生咨詢
1. 學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清源北路19號;郵政編碼:102617;
電話:010-81292110(胡紅老師),010-81292045(劉衛國老師)
郵箱:yanzb@bipt.edu.cn
網址:http://www.bipt.edu.cn/pub/yjs/
2. 機械工程領域直接聯系方式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電子郵箱
|
陳家慶 教授
|
010-81292134, 13911586175
|
Jiaqing@bipt.edu.cn
|
李 峰 博士
|
010-81292136, 13521697531
|
Lifeng@bipt.edu.cn
|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